- 唐氏综合征的遗传学机制 - 唐氏综合征概述 - 英国医师Dong于1866年首次描述 - 最早、最常见的染色体病 - 特殊面容、语言障碍、智力低下 - 我国发生率为八百分之一 - 孕期重点筛查的遗传病之一 - 遗传学分型及机制 - 游离型(三体型) - 占患者总数92.5% - 多为散发性,双亲染色体正常 - 减数分裂中21号染色体不分离导致 - 主要发生在母方第一次减数分裂 - 母亲年龄与发病率正相关 - 易位型(不平衡易位) - 占患者总数5% - 21号染色体易位到其他染色体(如14号或21号) - 双亲可能为平衡易位携带者 - 平衡易位携带者无表型但传递异常染色体 -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分配异常导致子代表型 - 嵌合型 - 占患者总数2.5% - 同时具有46条和47条染色体的细胞系 - 受精卵早期卵裂中21号染色体不分离 - 症状轻重取决于不分离发生时间 - 发生机制总结 - 游离型:减数分裂中21号染色体不分离 - 易位型:异位染色体的遗传传递 - 嵌合型:受精卵卵裂中21号染色体不分离 - 医学定义 - 部分或全部体细胞增多一套21号染色体基因拷贝 - 综合预防思考 - 结合三级预防知识进行综合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