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洗涤剂的历史与发展
  - 古代洗涤方式
    - 草木灰的使用
    - 敲打衣物去除污垢
  - 现代洗涤剂的出现
    - 科技发展推动洗涤剂多样化
    - 表面活性剂的核心作用
-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特性
  - 定义与功能
    - 降低水的表面张力
    - 少量即可显著改变液体性质
  - 结构特点
    - 不对称结构
    - 亲水端与疏水端
    - 碳链长度(8到18个碳)
  - 分类
    -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阳离子型
      - 阴离子型
      - 两性表面活性剂
    -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制
  - 在水中吸附的过程
    - 亲水端朝向水体
    - 疏水端指向空气
  - 降低表面张力的原理
    - 替代高表面张力界面
    - 浓度增加效果更明显
  - 去污过程
    - 包裹并拉离污垢
    - 防止污垢再沉积
    - 清水冲洗完成清洁
- 实验验证与数据分析
  - 实验目的
    - 温度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 实验方法
    - 最大气泡压力法
    - 使用SDS作为研究对象
  - 实验结果
    - 升高温度降低表面张力
    - 添加表面活性剂效果更显著
    - SDS浓度达到临界值后表面张力不再下降
- 洗涤作用的根本原理
  - 公式分析
    - 减小界面张力的关键
    -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依据
  - 化学规律总结
    - 结构决定性质
    - 性质决定用途
- 后续探讨问题
  - 临界胶束浓度现象
  - 课后查阅文献寻找答案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