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率因素的提高
  - 功率因素定义
    - 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
    - 公式:lambda = cosφ = P / S
    - φ为等效阻抗的阻抗角
    - 常见功率因素小于0.9的设备:电动机、日光灯
  - 提高功率因素的意义
    - 提高电源容量利用率
      - 负载有功功率P = S × cosφ
      - cosφ越大,有功功率越高
    - 减少输电线路损耗
      - 电流I = P / (U × cosφ)
      - cosφ越大,电流越小,线路损耗减少
      - 减少电压降
  - 提高功率因素的措施
    - 并联电容方法
      - 保证负载工作状态不变
      - 感性负载并联电容
      - 相量图解释
        - 并联电容后总电流相位差减小
        - cosφ提高
      - 计算并联电容值
        - 已知条件:频率50Hz,电压380V,功率20kW,初始cosφ1=0.6,目标cosφ=0.9
        - 公式推导:C = Ic / (ω × U)
        - 计算过程
          - I1 = 87.72A,I = 58.5A
          - Ic = I1 × sinφ1 - I × sinφ
          - 最终C = 347.5μF
    - 功率补偿作用
      - 减小电源提供的无功功率
      - 感性负载无功功率由电容和电源共同提供
  - 功率因素补偿程度
    - 补偿为感性电路
      - 实际工程中常用
      - 功率因素提高至0.85~0.95
    - 补偿为纯电阻电路
      - 理论上可行但实际难以实现
    - 补偿为容性电路
      - 经济性差,现实中不采用
  - 功率因素的重要性
    - 衡量供电系统电能利用率
    - 提高电力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方式
    - 工程实际意义显著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