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
  - 政治经济学问题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资本主义的全新阶段
      - 质变的发生条件
        - 量变积累过程
        - 催化剂的作用
      - 垄断的概念与形成
        - 少数大企业联合控制市场
        - 垄断形成的三种类型
          - 生产集中导致极少数企业联合
          - 某企业规模巨大限制竞争
          - 竞争激烈促使妥协
        - 常见垄断组织形式
          - 卡特尔
          - 辛迪加
          - 托拉斯
          - 康采恩
      - 私人垄断与社会化生产的矛盾
        - 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社会化生产
        - 矛盾锐化形成质变条件
      - 经济危机的催化作用
        - 1929年经济危机背景
          - 黑色星期四
          - 股市断崖式下跌
          - 道琼斯指数跌幅达90%
        - 危机对资本主义的冲击
          - 动摇了资本主义根基
          - 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践与理论
        - 罗斯福新政
          - 加强政府干预经济
        - 凯恩斯主义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 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基础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 特殊经济管理体系接管国民经济
      - 国家垄断资本的特点
        - 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结合
        - 国有垄断资本参与私人垄断活动
        - 调节社会再生产过程
      - 经济危机与金融行业的关系
        - 生产与消费矛盾的表现
        - 金融寡头的控制手段
        - 股票投机活动猖獗
      - 国家监管的重要性
        - 健全金融监管体系
        - 守住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 资本家的贪婪本性
        - 追求利益最大化
        - 垄断行为的目的
      - 国家干预的效果
        - 站在人民立场上的干预
        - 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的干预
      - 参考文献与拓展阅读
        - 互动学习平台查询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