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解读诗经 - 儒家知识体系以六经为骨干 - 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 诗经在六经中位置首要 - 论语中的诗经相关内容 - 论语涉及诗经的段落共十三段 - 子夏与孔子讨论《八佾》篇的一段 - 子夏身份特殊 - 孔门弟子中以“文学”见长 - 文学指深通掌故、学识渊博 - 子夏提问诗句意义 -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炫兮 - 提问重点在于诗句的威严大义及思想引申 - 孔子回答“绘事后素” - 绘画先不复杂,后以素色完成 - 举例长沙马王堆帛画及洛神赋图 - 子夏领悟“礼后乎” - 美女虽有美质,仍需礼完成 - 礼的理念被提升到高度 - 孔子评价子夏 - “起予者商也” - 高度评价子夏的理解能力 - 解读诗经的方法 - 断章取义 - 从一首诗中截取一句或几个字 - 引申到整体理念问题 - 示例:由“素以为炫”引申到“礼后乎” - 方法特点 - 不局限于儒家,庄子亦提到类似方法 - 通过细节形成对世界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