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筷子文化的核心内容
  - 筷子的历史与名称由来
    - 筷子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 先秦至唐代称为“箸”
    - 明代因谐音改称“筷子”
    - 筷子名称加入“竹”字头
  - 筷子的哲学元素
    - 长度为七寸六分,象征七情六欲
    - 头圆尾方,暗含天圆地方理念
    - 手持筷子形成天地人三才之相
    - 成双出现符合阴阳结合理念
  - 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
    - 第一步:拿第一根筷子在上方三分之一处
    - 第二步:用无名指和虎口压住第二根筷子
    - 第三步:加菜时两根筷子上端合拢
    - 常见错误方式
      - 中指食指同侧导致无力
      - 筷子拿太短影响美观和功能
      - 反手加菜难以夹起小食物
  - 使用筷子的禁忌
    - 当众上香:筷子插在饭菜中递给对方
    - 敲打碗盆:被视为乞丐行为
    - 仙人指路:食指伸出带有指责意味
    - 弥铸刨坟:筷子在碗里不停扒拉
    - 交叉十字:筷子交叉摆放否定他人
    - 三长两短:筷子长短不齐摆放不吉利
  - 筷子的文化意义
    - 蕴含丰富情感与民族智慧
    -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 小筷子体现大哲学与通达智慧
  - 学习任务与思考
    - 思考题
      - 筷子在古代的其他称呼
      - 如何理解小筷子大学问
      - 如何闻名用筷
    - 课下任务
      - 拍摄正确手持筷子的照片并分享至班级群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