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17-12-18 23:02:09
作者-王新红回复:初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课程设计上应该多花些功夫,讲授还可以多些激情。
已是深夜,专家老师还在评审,辛苦了!感谢您的专业建议,教学设计还需要修改,表情还要调整,在后面的修改中争取完善它,谢谢。 -
[2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17-12-18 17:25:51
作者-王新红回复:初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教学形式单一。
感谢专家老师的耐心点评和建议,准备后期认真修改ppt和教学设计,争取呈现丰富生动的一节课。谢谢。 -
[3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17-12-18 13:18:41
作者-王新红回复:初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讲解清楚,ppt制作效果较好。但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建议进一步丰富教学形式。
很好的建议,非常感谢专家老师的专业点评,在后面的制作过程中一定考虑,丰富教学形式,使得教学过程活泼,有吸引力。谢谢。 -
[4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17-12-18 11:22:35
作者-王新红回复:
作者-王新红回复:初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课题导入自然,重难点突出,语言清晰,讲解透彻。建议将有些陈述性语言调整为设问性语言,以增强启发、发现效果。
感谢专家老师的精心评审,拍摄仓促,准备不足,理工课的课程需要我再好好琢磨,课件需要精心设计,您的宝贵建议是对我很大的激发和鼓舞,非常感谢。
感谢专家老师的精心评审,拍摄仓促,准备不足,理工课的课程需要我再好好琢磨,课件需要精心设计,您的宝贵建议是对我很大的激发和鼓舞,非常感谢。 -
[5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17-12-18 11:07:21
作者-王新红回复:初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讲解简洁明了,重点难点突出,多媒体使用效果也不错。课堂略嫌平实,设计感差了些。
非常感谢专家的细致点评和耐心指导,您辛苦了!这门理工课的课程涉及复杂的计算和公式的推导,这节课只是和实际的工业过程结合起来,如何讲的生动具体,让学生易于接收并喜欢,是要做一番努力的。后面一定认真琢磨和请教,更好地提高微课效果,谢谢。 -
[6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17-12-18 09:03:41
作者-王新红回复:初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教学目标明确,选题好,但内容过多,课堂语言缺少情感。
谢谢专家老师给予我的肯定和建议。这块内容是前面理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讲授理想理想和实际朗肯循环,并举例,然后总结。考虑后认为这样可能是完整的,省掉哪一部分都变的内容太少了,根据您的建议,可能需要把讲课的内容重新规划以下,前面是由于时间紧迫,所以录制过程表情和语调都没有做的好,这些都是后面需要修正和完善的。谢谢。 -
[7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17-12-17 20:11:40
作者-王新红回复:初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选题很好,教学目标明确,讲解清晰,语言精练。教学内容呈现形式较单一,无特色。
感谢专家老师的精心点评,您的点评是对我莫大的鼓励,您的建议也是促进我进一步的成长,作品还需打磨和修改,争取更好的画面感和可看性,继续充实内容,增强趣味性。谢谢。 -
[8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17-12-17 15:15:04
作者-王新红回复:初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教师不像是在上课,更像是一个讲解员。视频也没有学生画面,更没有互动环节。
专家,您好,可能各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也是经过多方请教和咨询,以及学习了往年竞赛一等奖的选手的讲课视频后学,采取了没有学生在场的一种形式,这也是大多数人认可的形式,因为微课的发展趋势将是网络授课,每位学者学习微课,应该感觉到老师是给他一人来讲的,如果镜头中有学生,那可能会造成干扰,或者把学习者的心态拉回到教室上课的状态,那就效果下降了。感谢专家的点评,后期要认真录制,修改完善,目的主要是提高自己的微课授课效果。谢谢 -
[9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17-12-17 06:11:04
作者-王新红回复:初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2:55时段ppt字体显示不完整。可适当增加动画提升可看性
专家老师,您好,ppt的字体大了,然后制作视频时也仓促了,谢谢您的宝贵建议,争取更好的完善它。您辛苦了。 -
[10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17-12-16 23:49:10
作者-王新红回复:
作者-王新红回复:初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内容完整,讲授清楚,设计感一般。
专家老师,您好,时间紧迫,所以有些地方没有来得及琢磨,恩,以后会注意的,谢谢
专家老师,您好,时间紧迫,所以有些地方没有来得及琢磨,恩,以后会注意的,谢谢
1
第1/1页
评论/评审说明:
·仅显示作者在个人中心-评论管理中审核公开的评论内容,未审核的不显示。
·交流活动分校级、省级、全国三个环节。校级由学校组织评审、省级由省厅或省级承办机构负责、全国由组委会负责组织。
·为了保障公平性,对各阶段的评审专家均采用匿名显示,分别为“校级评审专家”、“省级评审专家”、“全国评审专家”。
·专家评审意见均显示在“专家点评”里。其他用户的评论显示在“网络交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