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楼] 大连理工大学-jt - 评论于:2015-04-21 08:14:59
作者-江波回复:jt的原贴:
很喜欢“微平台”的介绍,感觉视频语料库会是以后学习日语的一个好帮手。
我们正在进行视频语料库的三期建设,以后会陆续扩充视频内容,并且不断完善平台的使用功能,争取让使用者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
[2楼] 大连理工大学-XF - 评论于:2015-04-13 15:04:41
作者-江波回复:xf的原贴:
老师的微课简单易懂,讲解引人入胜。从问题的引入到解答,一气呵成。课后配备微练习、微反馈、微视频等资源,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复习和巩固。总之,很赞!
谢谢,微练习的内容跟微课主题是相符的,希望通过这些练习能让大家巩固已学的知识。 -
[3楼] 大连理工大学-刘莉 - 评论于:2015-04-08 12:19:18
作者-江波回复:刘莉的原贴:
讲课思路清晰,语音纯正,易于学生接受.语法方面尤其突出.
多谢您的评价! -
[4楼] - - 评论于:2015-04-07 06:40:07
作者-江波回复:的原贴:
形式新颖,设计巧妙,非常好!
非常感谢! -
[5楼] 大工盘锦校区-王飞 - 评论于:2015-04-06 23:12:19
作者-江波回复:王飞的原贴:
真的是很棒的微课!作为一个日语学习者来说很有帮助! 优点: ①微课内容选材很好。正好抓住了同学们在学习中容易犯的错误,学习后能颇有收获。 ②微课开头设计很好。直接引出一个犯错实例,并列出犯错比例高达70%引起学生的重视。 ③微课课件制作精良。例句等均有生动贴切的配图,图文并茂。避免了视觉上的枯燥。 ④微课内容丰富。除了文字性的讲解以外,还安排了日文影视作品对白片段作为教学例子。 ⑤将大连理工大学日语在线学习系统的使用方法也做了说明和讲解,并安排了课后作业巩固学习。
谢谢小王!这个微课的设计的确是花了一番心思。每年教到日语被动态的时候,学生都容易犯错,我就琢磨该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后来发现,用生活中的场景视频很有效,就做了这个小微课,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6楼] 大连理工大学-张冬瑜 - 评论于:2015-04-02 11:18:08
作者-江波回复:张冬瑜的原贴:
语言流畅,生动有趣,启发性强,ppt制作精良,作为同行,表示钦佩!大赞!
谢谢张老师的称赞,我会继续努力提升技术,设计出更具实用性的小微课。 -
[7楼] - - 评论于:2015-03-30 22:19:13
作者-江波回复:的原贴:
很好。新颖
谢谢! -
[8楼] -aaron - 评论于:2015-03-30 20:33:00
作者-江波回复:aaron的原贴:
老师的课程不错哟
谢谢! -
[9楼] 大连理工-钟春琳 - 评论于:2015-03-30 20:30:34
作者-江波回复:钟春琳的原贴:
课程内容很丰富,细节上的讲解也很到位,很容易理解,值得推荐。
谢谢小钟! -
[10楼] 大连理工大学-薛红秀 - 评论于:2015-03-30 20:28:18
作者-江波回复:薛红秀的原贴:
情景生动,老师的使役被动态通俗易懂,很赞!
谢谢! -
[11楼] 大连理工-郑浩洋 - 评论于:2015-03-30 20:26:52
作者-江波回复:郑浩洋的原贴:
觉得使用视频语料库进行教学的方式能够非常自然的,由浅入深的说清了非常有难度的日语文法的难点,也能够使同学们加深对所学文法的理解,在视频中得到使役被动态的正确使用方式。希望老师能够继续使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加油。
很高兴你们能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以后我会找更多的视频例句来辅助教学的。 -
[12楼] dagogn-huajie - 评论于:2015-03-30 18:56:46
作者-江波回复:huajie的原贴:
jia you
谢谢! -
[13楼] 大连理工大学-刘玉琴 - 评论于:2015-03-30 18:47:15
作者-江波回复:刘玉琴的原贴:
视频片段教授被动式太有说服力。生活中的句子很容易理解!加油!
谢谢! -
[14楼] 大连理工大学-徐成鹏 - 评论于:2015-03-26 00:02:27
作者-江波回复:徐成鹏的原贴:
微课视频生动有趣,对于复杂的句型深入浅出,展开自然,讲解详细,内容充实。同时老师将视频语料库同日语句式学习结合起来,使句型有了生活的场景,最后提问也通过语料视频的方式,直接引用日本生活的例子,非常具有启发性。教学中引入视频语料库让大家更加接近真实语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不失为语言教学的绝佳方式。
谢谢您的评价! -
[15楼] 大工-琳琳 - 评论于:2015-03-25 12:49:09
作者-江波回复:琳琳的原贴:
加油
谢谢!我会继续努力的!
1
第1/1页
评论/评审说明:
·仅显示作者在个人中心-评论管理中审核公开的评论内容,未审核的不显示。
·交流活动分校级、省级、全国三个环节。校级由学校组织评审、省级由省厅或省级承办机构负责、全国由组委会负责组织。
·为了保障公平性,对各阶段的评审专家均采用匿名显示,分别为“校级评审专家”、“省级评审专家”、“全国评审专家”。
·专家评审意见均显示在“专家点评”里。其他用户的评论显示在“网络交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