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1楼] 师范-杨帆 - 评论于:2014-07-28 19:47:53
作者-杨铁梅回复:杨帆的原贴:
讲的真好!
愿我的课能让更多人受益! -
[222楼] 北校-高彩虹 - 评论于:2014-07-28 17:38:53
作者-杨铁梅回复:高彩虹的原贴:
好课
谢谢! -
[223楼] - - 评论于:2014-07-28 17:07:40
作者-杨铁梅回复:的原贴:
课堂上,你轻轻的吟诵,犹如你的演讲,宛如一曲动听的轻音乐,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谢谢你的赏识! -
[224楼] - - 评论于:2014-07-28 17:07:22
作者-杨铁梅回复:的原贴:
环节紧凑,自然有序
谢谢肯定! -
[225楼] 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吴道明 - 评论于:2014-07-28 16:47:46
作者-杨铁梅回复:吴道明的原贴:
学习了您的作品,印象深刻,感觉很棒,值得学习。也请您有空时对我的微课作品多提宝贵意见与建议,谢谢 http://weike.enetedu.com/play.asp?vodid=168863&e=3
谢谢你,我一定去看你的课! -
[226楼] 蓝天大学-无名氏 - 评论于:2014-07-28 16:34:37
作者-杨铁梅回复:无名氏的原贴:
杨老师是在工作吗?no,她是在享受工作;学生们是在学习吗?no,他们是在享受艺术。如果说古人类是按照感觉和习惯被迫生活,新人类是按照理性和实践来自发改造生活的话,那么深受马克思主义熏陶的新新人类,我们就应该是运用理性和和科学自觉的创造和自主的生活。观看杨老师的“徐志摩和他的《再别康桥》”微课,我觉得杨老师你是做到了,你不是把工作当成一种负担,一种谋生手段,而是把工作当成一种生活乐趣,你是在真正享受自己的工作。在这一理念之下,你的课堂就变成了一种享受生活,享受艺术魅力的天堂。我相信每个置身其中的莘莘学子们都能发自肺腑的感觉到幸福。恩格斯曾说:思维着的悟性是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在杨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美,什么是爱,什么是思维着的悟性,什么是真正意思上的生活美。而这一切的一切,归根结底就一句话,生活需要爱,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策划!杨老师,你不但做到了,而且做的很好!点赞支持你!
太感谢你的深入精彩的解读,爱学生,爱课堂,爱工作,做一个幸福的老师,培养幸福,乐观,爱生活的学生是我永恒的追求!我会一如既往的爱我的课堂,学生! -
[227楼] - - 评论于:2014-07-28 16:29:25
作者-杨铁梅回复:的原贴:
很好
谢谢! -
[228楼] - - 评论于:2014-07-28 14:13:35
作者-杨铁梅回复:的原贴:
赞
谢谢! -
[229楼] - - 评论于:2014-07-28 13:03:10
作者-杨铁梅回复:的原贴:
上课生动、形象,有亲和力,特别是情绪的渲染和情感的传达!赞一个。
谢谢你! -
[230楼] - - 评论于:2014-07-28 10:20:18
作者-杨铁梅回复:的原贴:
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设计合理,效果好。
谢谢关注! -
[231楼] - - 评论于:2014-07-28 10:19:17
作者-杨铁梅回复:的原贴:
课堂教学容量适当,节奏感安排合理,时间把握较好。
谢谢支持! -
[232楼] - - 评论于:2014-07-28 10:18:06
作者-杨铁梅回复:的原贴:
微课很好的完成了本课堂的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且富有美感。
谢谢! -
[233楼] - - 评论于:2014-07-28 10:16:44
作者-杨铁梅回复:的原贴:
教学语言亲切自然,充满智慧
我会继续努力 -
[234楼] 新绛古联-王雪琴 - 评论于:2014-07-28 07:52:04
作者-杨铁梅回复:王雪琴的原贴:
轻轻的吟诵,宛如一曲动听的轻音乐,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谢谢支持! -
[235楼] - - 评论于:2014-07-27 20:10:18
作者-杨铁梅回复:的原贴:
教学目标明确,教材理解透彻,教态自然大方,语言流畅,教学互动,本节课堪称完美。
谢谢你的欣赏! -
[236楼] 河津实验三中-薛尧艺 - 评论于:2014-07-27 19:45:45
作者-杨铁梅回复:薛尧艺的原贴:
杨老师之“徐志摩和他的《再别康桥》”微课,情景优美,形象生动,极富有艺术感染力。作为你的学生,我深深地相信爱的灵魂一定能成为我们今后学习生活工作的指南针!
能给人点滴收获是我最大的梦想! -
[237楼] 河津中学-薛青龙 - 评论于:2014-07-27 19:20:05
作者-杨铁梅回复:薛青龙的原贴:
重观杨铁梅老师的“徐志摩和他的《再别康桥》”微课,重温诗人《再别康桥》之诗像,回游诗人《再别康桥》之诗境,感悟诗人《再别康桥》之诗情,我们不得不坦言:徐志摩是一位我们永远无法复制的天才,他的《再别康桥》更是一篇能长长久久划过历史星空的不朽之作,康桥的自然美借助诗歌自由的翅膀,成就了诗人一颗深深沉沉的爱之魂。听着杨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和对诗歌点石成金般的渐进解读,我们也不得不坦言:杨老师,你也是一位让别人永远无法复制的师哲,你对徐志摩理解是独具慧眼的,你对《再别康桥》解读是独具匠心的,诗歌《再别康桥》的自然美借助你自由挥洒的讲解,让师者的爱深深刻刻的绽放在你的课堂上。相信你的师者之爱也一定能长长久久的刻绘在每个听讲者的心坎里!真诚地祝愿杨老师的工作生活能永远与《再别康桥》的爱 美 自由同行!
谢谢你如此精彩的评价,使我受益匪浅!谢谢你! -
[238楼] 运城学院-张艳 - 评论于:2014-07-27 17:36:55
作者-杨铁梅回复:张艳的原贴:
杨老师讲的很好!
谢谢你! -
[239楼] 鄂州职业大学-赵敏 - 评论于:2014-07-27 17:24:10
作者-杨铁梅回复:赵敏的原贴:
您的微课思路清晰,印象深刻,感觉很棒,值得学习。您也可以看看赵敏的微课《数字创意设计》啊,http://weike.enetedu.com/play.asp?vodid=164892&e=3 请评价下,提出您的宝贵意见,谢谢。
谢谢你,我一定会好好欣赏你的课,向你学习! -
[240楼] 新绛县职教中心-曹吉庆 - 评论于:2014-07-27 15:43:08
作者-杨铁梅回复:曹吉庆的原贴:
清新、亲切、自然、流畅,不知不觉中,我已被带进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听杨老师的课,实在是一种美的享受。
上课是一门艺术,我力求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
评论/评审说明:
·仅显示作者在个人中心-评论管理中审核公开的评论内容,未审核的不显示。
·交流活动分校级、省级、全国三个环节。校级由学校组织评审、省级由省厅或省级承办机构负责、全国由组委会负责组织。
·为了保障公平性,对各阶段的评审专家均采用匿名显示,分别为“校级评审专家”、“省级评审专家”、“全国评审专家”。
·专家评审意见均显示在“专家点评”里。其他用户的评论显示在“网络交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