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楼] 省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14-08-13 16:08:05
这堂课的主要优点是:作为作品赏析课,授课人超越了以往对作品支离破碎的肢解,对作品整体上的思想和历史内涵的发掘比较到位。主要缺点是缺乏对这篇散文作品审美内涵的发掘。另外,在表达上的缺点很像前面的杨士钦老师: 1、教学语言书面化,听起来不太像讲课,有点像在听散文朗诵。这样做的不良后果有二:一是造成接受者的“隔”,二是节奏太慢,教学效率低。 2、学生只是被动地听,难以主动参与教学。 -
[2楼] 省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14-08-13 07:08:20
讲授重点突出,逻辑严谨。讲课语言很简练,语速舒缓自然。课件要素完整,视频质量好。师生课堂上的交流还可更多一点。 -
[3楼] 省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14-08-07 19:59:03
思路清晰,吐字清楚,语速不紧不慢,自有特点。讲秋雨散文的主观人文色彩,把都江堰与长城的对比列表细比,凸显都江堰的文化内涵特点,切实而说服力。转到李冰,过渡自然。主旨理解不肤浅。 讲李冰、结尾泛化了,这与作品有关。
1
第1/1页
评论/评审说明:
·仅显示作者在个人中心-评论管理中审核公开的评论内容,未审核的不显示。
·交流活动分校级、省级、全国三个环节。校级由学校组织评审、省级由省厅或省级承办机构负责、全国由组委会负责组织。
·为了保障公平性,对各阶段的评审专家均采用匿名显示,分别为“校级评审专家”、“省级评审专家”、“全国评审专家”。
·专家评审意见均显示在“专家点评”里。其他用户的评论显示在“网络交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