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楼] -龚少春 - 评论于:2014-09-01 10:34:54
作者-郑巍回复:龚少春的原贴:
看得很明白,简单易学,这种课非常好。
谢谢您的鼓励 -
[2楼] -戴平华 - 评论于:2014-08-29 10:31:58
作者-郑巍回复:戴平华的原贴:
演示精准
谢谢你的支持 -
[3楼] -邓娇娇 - 评论于:2014-08-28 12:06:04
作者-郑巍回复:邓娇娇的原贴:
讲的很精彩
感谢您的支持 -
[4楼] - - 评论于:2014-08-27 16:37:07
作者-郑巍回复:的原贴:
您的微课思路清晰,制作精良,令人印象深刻,感觉很棒,值得学习!您也可以看看龚娟的微课《初识铁路》http://weike.enetedu.com/play.asp?vodid=168468&e=3, 请评价下,提出您的宝贵意见,谢谢。
谢谢您的支持,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
[5楼] 江西旅游贸-李梦玲 - 评论于:2014-08-26 13:16:48
作者-郑巍回复:李梦玲的原贴:
讲的很好
感谢支持 -
[6楼]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李美霞 - 评论于:2014-08-20 12:18:18
作者-郑巍回复:李美霞的原贴:
老师加油!
谢谢您的支持 -
[7楼]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雷彩琴 - 评论于:2014-08-19 09:52:52
作者-郑巍回复:雷彩琴的原贴:
老师的实践操作很好
谢谢赞赏 -
[8楼]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明淑清 - 评论于:2014-08-19 09:02:41
作者-郑巍回复:明淑清的原贴:
高职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主要表现为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恰当得体地表达思想观点为,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交流沟通方式 ,方法技巧,消除与人交流沟通的障碍,能与家人服务对象有效愉快沟通。
因此,在我的教学环节中安排了学生与客人交流的环节,便于学生养成这种职业能力 -
[9楼] 江西工程学院-罗刚 - 评论于:2014-08-18 09:05:09
作者-郑巍回复:罗刚的原贴:
职业教育和培训要想真正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校企全作培养制度”,还有很长的路需要业内和社会各界共同探索,为职业教育长期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的确如此,我们都在探索摸索的过程中。 -
[10楼]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苏乃雄 - 评论于:2014-08-17 06:35:24
作者-郑巍回复:苏乃雄的原贴:
教学和科研是高职教育的两个关键要素,在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形势下,教师要提升教学能力必须进行教学研究。本微课作品的教学ppt“咖啡的服务”中的“任务1:虹吸壶咖啡的制作与服务”中,教师进行了新的赏试,效果好。
谢谢您的赞赏 -
[11楼] -章敏 - 评论于:2014-08-16 13:55:10
作者-郑巍回复:章敏的原贴:
蛮有意思,这种课非常有指导性,不会做的人看过之后就能动手做,不错。
谢谢支持 -
[12楼]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宗立德 - 评论于:2014-08-16 11:04:25
作者-郑巍回复:宗立德的原贴:
任何一个职业都是处于复杂的职业网络中,工作过程不仅是一个技能操作过程,更是一个社会过程。高职课堂必须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特别是学生与社会情境之间的“交往时空”,让学生在“交往时空”走向灵性解放和职业能力的自我生长。“学习情境3:咖啡的服务”中的“任务1:虹吸壶咖啡的制作与服务”,充分显示出此内涵。
谢谢您的赞赏 -
[13楼] -黄建华 - 评论于:2014-08-15 09:09:35
作者-郑巍回复:黄建华的原贴:
咖啡好喝,讲的也很好!
谢谢支持 -
[14楼]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严萍霞 - 评论于:2014-08-15 07:51:17
作者-郑巍回复:严萍霞的原贴:
高职教育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生源中理论学习质量相对较低,但这些学生思想活跃,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不差。若仍是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合格的标准,则与职业教育的方向背道而驰,而且用单位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要远远大于对学业的要求。因此要象该作品一样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从多方位、多层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针对专业和就业需求的现状,充分利用学院的资源,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其他素质的培养。ok!
非常赞成您的观点,高职学生学历不高不等于能力不行,这种类型的操作课程非常适合他们。感谢您的认可! -
[15楼]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余洪升 - 评论于:2014-08-14 08:21:38
作者-郑巍回复:余洪升的原贴:
本微课作品“虹吸壶咖啡的制作与服务”的教学环境按服务企业的真实要求设置实训项目,按服务企业的真实过程对学生进行训练,实训场地还为服务企业提供新产品研发、试制服务等方式,让学生参与真实服务的全过程,从而在“实训与服务合一”的实训基地使学生获得服务实训顶岗能力。思路清晰,方法可行,值得肯定。
感谢你的赞赏和肯定,的确如您所说,良好的实训环境能够大大提高实训课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能力。 -
[16楼] -王贤敏 - 评论于:2014-08-13 14:21:37
作者-郑巍回复:王贤敏的原贴:
很值得学习
谢谢您的支持 -
[17楼] -毛易善 - 评论于:2014-08-13 11:12:07
作者-郑巍回复:毛易善的原贴:
看得很明白,简单易学,这种课非常好。
感谢您的鼓励 -
[18楼] -张晓梅 - 评论于:2014-08-12 16:24:58
作者-郑巍回复:张晓梅的原贴:
很有意思,收获颇丰,希望所有的实训课都能这样上。
感谢您的肯定 -
[19楼] -陈旻 - 评论于:2014-08-12 09:12:05
作者-郑巍回复:陈旻的原贴:
选题切合岗位实际,实用价值高
感谢您的支持 -
[20楼]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刘坤 - 评论于:2014-08-08 21:05:29
作者-郑巍回复:刘坤的原贴:
本微课作品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工作过程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值得肯定和推广。
感谢你的赞赏和认可,我会继续努力的。
评论/评审说明:
·仅显示作者在个人中心-评论管理中审核公开的评论内容,未审核的不显示。
·交流活动分校级、省级、全国三个环节。校级由学校组织评审、省级由省厅或省级承办机构负责、全国由组委会负责组织。
·为了保障公平性,对各阶段的评审专家均采用匿名显示,分别为“校级评审专家”、“省级评审专家”、“全国评审专家”。
·专家评审意见均显示在“专家点评”里。其他用户的评论显示在“网络交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