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里人民抗英--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 标题:三元里人民抗英--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 作者:朱晓
  • 学校:广东财经大学
  • 组别:文史
  • 评论:940 条
  • [621楼] 广东财经大学-蔡梓帆信科一班 - 评论于:2015-04-08 09:12:28

    蔡梓帆信科一班的原贴:
      “国破山河在”,几百年来,我大中华英雄儿女浴血奋斗,誓与国土同进退,在全国各地都发生了轰轰烈烈的保家卫国战争。老师拍的“三元里人民抗英”,则是发生在广州的一件保家卫国的大事。它充分显示了我华夏儿女同仇敌忾的勇气,抵御外侮的众志成城。当时敌人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南大门,而我们即使面临着性命不保的威胁,也依然用土枪同敌人抗争,他们用鲜血换来了主权。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缅怀先烈,勿忘国耻。
    作者-朱晓回复:
    梓帆,你认识到了三元里抗英斗争的伟大意义,同时能结合现实传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 [622楼] 广东财经大学-张广林-14信科一班 - 评论于:2015-04-08 08:56:44

    张广林-14信科一班的原贴:
      视频了的三元里抗英斗争体现了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伟大情怀,虽然当时人民的出发点可能是为了自保,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园不被英军侵略,但是不保家园,又何能保卫祖国呢?祖国其实就是更大的‘家’。保家卫国,两层意思:保家与卫国。保家是守护自己的家园,是个人层面上的,卫国是守卫国家的主权与尊严不受侵害,是社会层面上的。这两者是递进的,后者是前者的放大体现。但这些都离不开那些人民群众的参与,如古话有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作者-朱晓回复:
    广林,你很好地理解了保家卫国的含义,分析有条理,思路清晰。
  • [623楼] 广东财经大学-胡文强 - 评论于:2015-04-08 06:46:00

    胡文强的原贴:
    天下兴旺,匹夫有责。这句话在什么年代都不会被人忘却,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明确个人的历史使命,努力履行大学生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就要担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和义务。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担负建设社会主义社会重任的一个精英群体,保家卫国,义不容辞。
    作者-朱晓回复:
    文强,你认识到了作为一名大学生应当承担的爱国义务,很好。
  • [624楼] 广财-57文一林子祥 - 评论于:2015-04-08 00:23:48

    57文一林子祥的原贴:
    三元里抗英纪念馆承载着1841年广州人民抗击英军的伟大功绩,当时三元里人民高举旗帜,拿起大刀,长矛,钗子等最原始的工具,抗击拥有先进武器的英军,体现着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共同同仇敌忾,抗击外侵的责任,三元里抗英是当时大规模的抗英斗争,注定成为历史上光辉的一页。
    作者-朱晓回复:
    子祥,你对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意义理解得很深刻,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 [625楼] 广东财经大学-林佩敏 - 评论于:2015-04-08 00:10:44

    林佩敏的原贴:
    看罢感触颇深,三元里人民抗英的胜利恰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而其核心正是人和。“人和”一词,在“家”看来,是关爱和睦;在“国”看来,仅爱国可以诠释。朱老师,恕我评论更侧重围绕人和而不是爱国,在我看来,“人和”高于一切,爱国必不可失,但它也包囊在“人和”当中。三元里抗英人民,即使工具远不及英敌,但凭着满腔的爱国热情以及智取勇战,让我们由内而发,感受到了一种卫国的“人和”,可赞可歌。今,祖国大需要“人和之气”,人和了,万家灯火何等温馨;人和了,社会犯罪作乱、冷漠行径大减;人和了,爱国情这条纯净河流自然早就在每个人心中流淌,循环不间断。一个国的“人和之气”正如一个人的气质,由内而发,爱国是最基本的要求,愿我们每个人都认识到“人和”,努力去爱,去关怀以及虔诚地生活,“人和之气”遍地弥漫的日子不会太远。
    作者-朱晓回复:
    佩敏,看来上课时你是认真听讲了,你深刻地理解了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理解了人民群众是爱国的主
    作者-朱晓回复:
    体,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爱国主义的巨大热情和力量,老师给你一个赞。
  • [626楼] 广东财经大学-黄淑媛 - 评论于:2015-04-07 23:09:47

    黄淑媛的原贴:
    民族是我们的民族,国家是我们的国家,没有国哪来的家。面对强敌,人民群众拿起手中的武器共同抵御外敌,事实也证明了凝聚起来的民族是无敌的,历史也见证了三元里人民抗英的伟大事迹。团结的民族也许不是最强大的民族,但一定不会是任人欺辱的民族!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众志成城,只要今日我们的民族能像三元里的人民群众一样,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作者-朱晓回复:
    淑媛,你认识到了人民群众是爱国的主体,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很好。
  • [627楼] 广东财经大学-谭秀丽 - 评论于:2015-04-07 22:48:25

    谭秀丽的原贴:
    保家卫国正如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斗争业绩可歌可泣那样,落后的武器更加展示了他们的那种同仇敌忾,为此而牺牲的先辈们在这片土地上洒下了滴滴英雄热血。今天我们正处在和平的年代,虽然远去了硝烟和战火,但是这并未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因为现今处处有危机,但这也是个国家飞速发展的好机遇。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我认为,应该培养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精神,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对社会的奉献,以至提高国家的软实力,这就是我所认为的当今的爱国所应该做的事。保家卫国不再是用鲜血,而是用知识和科技来捍卫我们国家的主权,这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所应该努力的方向,用先烈的精神鼓舞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争取早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中国早日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强国。
    作者-朱晓回复:
    秀丽,你能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社会现实,理解爱国主义,所以你能有认识上的提高,老师给一个赞。
  • [628楼] 广东财经大学-14文1蔡美琪 - 评论于:2015-04-07 22:29:03

    14文1蔡美琪的原贴:
    “爱国”二字,无论是在动荡时期还是和平时期,都是应烙印于魂的民族精神。三元里人民抗英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是那些敢于反抗的人们,在用他们的行动淋漓尽致地诠释“同仇敌忾,抵御外侮”的同时,亦使我们流动于体内的热血沸腾。这并没有过去,它与其他反侵略斗争鲜活地存在于历史中,时刻提醒着我们勿忘国耻。过去的中国太弱小,保护不了自己的子民,即使爱国在心也难开口,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只为拼出一条血路,保家卫国。而现在的我们,安逸于这片祥和,即使爱国在心在口,也再难有机会理性展现。其实,“爱国”并不是恶语相向,中伤他国,也不是只顾优点,偏执护短,而是“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以小见大,以大护小地投入国家建设中去,使国家越来越强大,可以像电影《战狼》中高喊的“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一样,霸气宣示主权,震慑各国。“爱国”二字,过去现在将来,时刻铭记,点滴做起,方可不负先人。
    作者-朱晓回复:
    美琪,你是个学习认真的好学生,你的评论内容丰富,有条有理,认识深刻,你不仅谈到了爱国主义传统的传承,而且也能理性爱国,很好,老师给你一个赞。
  • [629楼] 广东财经大学-刘秋瑾 - 评论于:2015-04-07 21:41:54

    刘秋瑾的原贴:
    在传统认识中,三元里人民抗英与保家卫国紧密相连,但真是这样的吗?据可靠的史料记载,在满清统治的200 多年里,南方地区一直存在着反清势力,在英军进入三元里时有大把的村民为英军指路,直到英军进行抢掠,调戏妇女之后,三元里的民众才奋起反抗,可见人民不一定意识到保家卫国的重要性,但当家乡遭到侵略时,他们会保卫家乡。而这是由落后的封建社会造成的,因为人们的意识里认为国家是皇帝的,外来的统治者不一定比满清统治者差。
    作者-朱晓回复:
    秋瑾,三元里的人民抗英表面上是保家,但是家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可分的。
  • [630楼] 廣東財經大學-鄭堡升文1 - 评论于:2015-04-07 20:08:12

    鄭堡升文1的原贴:
    保家衛國,一直以來都是中華民族所提倡的,並由先輩們用血來告訴我們的一種偉大的愛國態度。三元里抗英的歷史便是很好的講述了這一信念。對於突然出現的英國侵略者,三元里人民沒有屈服於他們的武力,而是拿起了與對方根本沒有可比性的冷兵器,保衛自己的家園。他們無畏無懼,有的只是衛國的血氣。就是這一點,就如同視頻中老師所說的,也是愛國主義的一個重要展現。
    作者-朱晓回复:
    堡升,你的理解深刻,保家卫国就是中华民族爱国传统的重要内容,老师哥你一个赞。
  • [631楼] 广东财经大学-14文一曾琼 - 评论于:2015-04-07 17:33:42

    14文一曾琼的原贴:
    三元里的胜利,在当时着实鼓舞了人心,使人民对自己的国家的力量多了一份信心,在当时的战争年代,武力的强大貌似决定着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国家的话语权,绝对的武力可以统治一方水土,而弱者只能被奴役。当今世界现代化进程正不断发展,武力这个“工具”也以不可估量的速度发展,但是,真正保卫着国家的不是坚船利炮,不是日益破坏力增加的炸弹,不是训练有素的军队,真正保卫着国家的是人民心中那热爱国家的情感。当人民有了爱国的情感,国家就不会轻易被打败,当时三元里的人民如此,如今的中国也是如此
    作者-朱晓回复:
    曾琼,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爱国主义的巨大热情和力量,认识到了人民群众是爱国的主体,很好。
  • [632楼] 广东财经大学-何洁清文化产业管理一班 - 评论于:2015-04-07 17:13:17

    何洁清文化产业管理一班的原贴:
    爱国两字之于和平年代的我们也许显得大而空泛,因为常挂口边,而不懂其实质含义。然而三元里人民抗英这一史实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大敌当前,国难当头,爱国不远。它就在当时人们的潜意识之中,鼓舞他们的士气,让他们举起破破烂烂的棍棒也敢于与敌人搏斗;它也在人们的热血中,喷薄着,让人们不怕死,不怕难,同仇敌忾,所向披靡。
    作者-朱晓回复:
    洁清,你认识到了爱国主义的巨大的精神力量,理解深刻,很好。
  • [633楼] 广东财经大学-罗俊杰文1 - 评论于:2015-04-07 16:50:37

    罗俊杰文1的原贴:
    朱晓老师的这节课令我受益匪浅,对于爱国主义的诠释,对于优良传统的传承,很好地让我直观了解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基本内涵,培养了我的爱国主义情感,提升了我的文化素质,提高了我的文化水平。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人们的同仇敌忾、抗御外秽的事件,让我懂得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性,感谢他们。
    作者-朱晓回复:
    俊杰,你学习认识,所以有这样深刻的体会,老师给你一个赞。
  • [634楼] 广东财经大学-陈建宇-文1 - 评论于:2015-04-07 15:58:18

    陈建宇-文1的原贴:
    面对着猖狂的侵略军,村民们没有被吓倒,即使传统的武器比不过英军的枪支大炮,但他们仍凭着他们的智慧,爱国的激情而为之反抗奋斗,让我深深触动,而从中我也看到了团结和信念的作用,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子孙,血液里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我们有义务为了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作者-朱晓回复:
    建宇,你体验到了爱国主义的精神力量,也受到了鼓舞,很好。
  • [635楼] 广东财经大学-龙秤足 - 评论于:2015-04-07 15:14:03

    龙秤足的原贴:
    三元里人民彰显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三元里人民同仇敌忾,抵御外辱,彰显了其民族气节,对家国间进行衡量,体现了对保家卫国最好的阐释,失小家救大家,有国才有家。国家安稳才有家的安定,三元里人民深刻领悟了其中的道理,深刻理解到同仇敌忾,抵御外辱,奋起反击,才能实现家国之安,深刻理解到国安才家稳民安。
    作者-朱晓回复:
    秤足,你对家与国之间的关系理解的很深刻。
  • [636楼] 广东财经大学-张钰莹(文一) - 评论于:2015-04-07 14:01:06

    张钰莹(文一)的原贴: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包括四个方面: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抗御外侮,三元里人民抗英淋漓尽致为当代大学生诠释“同仇敌忾、抗御外侮”。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融汇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保家卫国,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现在的保家卫国已经不是原先的冷兵器战争,现在的保家卫国是维护一切有可能腐蚀祖国安全,是在科技,经济,人民素质等多方面的较量,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全面的提高自己。首先,当代大学生要清楚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其次,增强自己的国防意识,提高军事知识,建立保家卫国的思想,加强了解世界及中国的军事动态。然后,当代大学生要有事业心、责任感,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最后, 培养自己艰苦奋斗精神和务实作风。三元里抗英的人民是当代大学生保家卫国的榜样,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对象,当代大学生一定要牢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保家卫国,义不容辞”。
    作者-朱晓回复:
    钰莹,你掌握了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基本内容,认识到了当代大学生传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意义,思路清晰,很好,老师给你一个赞。
  • [637楼] 广东财经大学-杜家悦 - 评论于:2015-04-07 13:23:09

    杜家悦的原贴:
    三元里抗英对英国侵略者的沉重打击,有力证明了人民群众是反抗外来侵略的主力军,充分体现了群众团结力量之强大。这场斗争的胜利,极大鼓舞了全中华人民,给了民众们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勇气和力量,也激励着中华民族再接再厉,团结一致,将反侵略斗争进行到底。老师13分钟的微课让我们亲身体验了一番三元里抗英的历史,也让我们真正体会到“同仇敌忾,抗御外侮”的强大力量,并了解了爱国主义的深刻含义。
    作者-朱晓回复:
    家悦,从你的评论中可以看出你理解了爱国主义的意义,这说明你学习是认真的。
  • [638楼] 广东财经大学-14文一-曾琼 - 评论于:2015-04-07 13:02:48

    14文一-曾琼的原贴:
    看了老师短短13分钟的课,课程时间短,课程是内涵却不短。自己也发表一下简短的感想吧。三元里的胜利,在当时着实鼓舞了人心,使人民对自己的国家力量的力量多了一份信心,在当时的战争年代,武力的强大貌似决定着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国家的话语权,绝对的武力可以统治一方水土,而弱者只能被奴役。当今世界现代化进程正不断发展,武力这个“工具”也以不可估量的速度发展,但是,真正保卫着国家的不是坚船利炮,不是日益破坏力增加的炸弹,不是训练有素的军队,真正保卫着国家的是人民心中那热爱国家的情感。当人民有了爱国的情感,国家就不会轻易被打败,当时三元里的人民如此,如今的中国也是如此
    作者-朱晓回复:
    曾琼,你理解了人民群众是爱国的主体,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巨大的爱国热情,认识到的人民的伟大,很好。
  • [639楼] 广东财经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一班吴利明 - 评论于:2015-04-07 12:36:41

    信息与计算科学一班吴利明的原贴: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保护国家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当英军入侵时,三元里人民拿起武器,英勇抗敌,其行为,不仅仅是保卫自己的家园,更是为了国家领土主权不被侵犯!更是显示了中华儿女不屈服于强敌的决心!
    作者-朱晓回复:
    利明,通过学习,你认识到了爱国是一种责任,认识到了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力量。
  • [640楼] 广东财经大学-唐域 - 评论于:2015-04-07 10:38:59

    唐域的原贴:
    爱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有的态度,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抵御外侮,更是我们应尽的本分。 今天我们虽然处于和平年代,硝烟渐渐远去,和平成为当代主题。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当下,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各个方面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仍具有很大差距,这种差距自然而然地划分出强国与弱国,活在今天的我们应该时刻有一颗居安思危的心。孟子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梁启超也曾在《少年中国说》中写到“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因此,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我们,要培养忧患意识,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各个方面的“战斗力”,为祖国的明天奉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作者-朱晓回复:
    唐域,你的评论内容丰富,有条有理,从当今世界的发展状况认识到了大学生的爱国责任。
第一页 30 31 32 33 34 最后一页  第32/47页 

 姓名:

 学校:

 院系:

验证码: 9055

评论/评审说明:

·仅显示作者在个人中心-评论管理中审核公开的评论内容,未审核的不显示。

·交流活动分校级、省级、全国三个环节。校级由学校组织评审、省级由省厅或省级承办机构负责、全国由组委会负责组织。

·为了保障公平性,对各阶段的评审专家均采用匿名显示,分别为“校级评审专家”、“省级评审专家”、“全国评审专家”。

·专家评审意见均显示在“专家点评”里。其他用户的评论显示在“网络交流”里。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