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楼] -刘怡然 - 评论于:2015-01-20 14:19:12
作者-贾知洵回复:刘怡然的原贴:
认真听了您的课,受益匪浅。谢谢!
谢谢!欢迎批评指正。 -
[62楼] -张檬 - 评论于:2015-01-20 10:23:20
作者-贾知洵回复:张檬的原贴:
很喜欢王维的诗歌,老师把王维诗歌中的宁静之美讲的真好,超喜欢!真心支持您。
谢谢!希望你能喜欢这节微课。 -
[63楼] 河北北方学院-安会英 - 评论于:2015-01-20 10:14:25
作者-贾知洵回复:安会英的原贴:
讲得真好。禅意与诗意融合一处,贾老师的讲座句句如理,层层紧扣主题,讲课思维逻辑缜密,用词准确传神,听者感觉意犹未尽而融入课中,诗中,禅中。实在是微课之精品!
谢谢!希望您能喜欢这节微课,也请您多提宝贵意见。 -
[64楼] -闫萌 - 评论于:2015-01-20 08:10:09
作者-贾知洵回复:闫萌的原贴:
贾老师的课内容丰富,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王维诗中有禅的特色,非常棒!
谢谢!也希望我们多交流。 -
[65楼] -孟繁洁 - 评论于:2015-01-20 08:02:52
作者-贾知洵回复:孟繁洁的原贴:
贾老师的课讲得非常精彩,清晰而流畅,内涵丰富又深入浅出。支持!
谢谢,欢迎批评指正。 -
[66楼] -王扬 - 评论于:2015-01-19 23:16:21
作者-贾知洵回复:王扬的原贴:
诗中有画,诗中有禅是王维诗歌最主要的两个特色,贾老师对诗中有禅讲的真好,希望能有机会听到贾老师讲一下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谢谢!请多指教。 -
[67楼] -李蕊 - 评论于:2015-01-19 23:10:48
作者-贾知洵回复:李蕊的原贴:
是一堂非常好的微课,从中对王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谢谢!欢迎批评指正。 -
[68楼] 西南政法大学-张宇 - 评论于:2015-01-19 20:13:22
作者-贾知洵回复:张宇的原贴:
非常好
谢谢! -
[69楼] 金山小学-安桂平 - 评论于:2015-01-19 19:22:33
作者-贾知洵回复:安桂平的原贴:
一手好字,语音清晰洪亮,语速适中,仪表端庄。
谢谢!请你多提宝贵意见。 -
[70楼] 武安一中-王院生 - 评论于:2015-01-19 19:06:47
作者-贾知洵回复:王院生的原贴:
真不错,受益匪浅。
谢谢鼓励!希望你能喜欢这节微课。 -
[71楼] -段丁铭 - 评论于:2015-01-19 18:13:30
作者-贾知洵回复:段丁铭的原贴:
一直欣赏贾老师的讲课风格,这次微课让我更深入的理解了王维的诗歌境界,也更加喜欢上了古代文学,支持贾老师!
谢谢,希望你能喜欢这节微课,也请你多提宝贵意见。 -
[72楼] -张德成 - 评论于:2015-01-19 16:12:13
作者-贾知洵回复:张德成的原贴:
讲的真好!喜欢,赞一个!
谢谢!请多指教。 -
[73楼] 吉林大学-王子阳 - 评论于:2015-01-19 14:08:35
作者-贾知洵回复:王子阳的原贴:
语言生动,层次清晰,深入浅出,将王维诗歌的诗意与禅意完美融合。
谢谢!请多提宝贵意见。 -
[74楼] 赤峰市锦山中学-李思玉 - 评论于:2015-01-19 10:35:14
作者-贾知洵回复:李思玉的原贴:
很好!!
谢谢! -
[75楼] - - 评论于:2015-01-19 08:54:45
作者-贾知洵回复:的原贴:
讲得特别透彻。
谢谢!请多指教。 -
[76楼] -王一倩 - 评论于:2015-01-19 08:30:50
作者-贾知洵回复:王一倩的原贴:
讲得真好,真心喜欢。
谢谢!请多指教。 -
[77楼] - - 评论于:2015-01-18 23:29:43
作者-贾知洵回复:的原贴:
细致,清晰,明了。
谢谢!请多指教。 -
[78楼] -王羽 - 评论于:2015-01-18 22:53:52
作者-贾知洵回复:王羽的原贴:
贾老师的这节微课,内容精炼,逻辑清晰,简单扼要地把王维诗中有禅的艺术特色讲授清楚,是一堂很棒的微课。
谢谢!希望你能喜欢这节微课。 -
[79楼] -秦雪 - 评论于:2015-01-18 21:46:00
作者-贾知洵回复:秦雪的原贴:
贾老师把王维诗歌中空寂、喧嚣之间的内在联系讲的非常清楚明白。非常好的课,应该让更多的人看看。
谢谢!请多指教。 -
[80楼] -秦冰 - 评论于:2015-01-18 21:27:02
作者-贾知洵回复:秦冰的原贴:
诗中有禅是王维诗歌最主要的艺术特色,但想透彻地讲解清楚也不容易。贾老师能在简短的时间内,深入浅出地把这一特色讲解的清晰明了,真的很捧,支持您!
谢谢!请多指教。
评论/评审说明:
·仅显示作者在个人中心-评论管理中审核公开的评论内容,未审核的不显示。
·交流活动分校级、省级、全国三个环节。校级由学校组织评审、省级由省厅或省级承办机构负责、全国由组委会负责组织。
·为了保障公平性,对各阶段的评审专家均采用匿名显示,分别为“校级评审专家”、“省级评审专家”、“全国评审专家”。
·专家评审意见均显示在“专家点评”里。其他用户的评论显示在“网络交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