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1楼] 辽宁科技大学-杨锐 - 评论于:2015-03-27 21:42:12
作者-王志有回复:杨锐的原贴:
老师的课讲得生动形象 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吸氧腐蚀 激发了我们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看来,你有了最好的老师了。加油! -
[582楼] 辽宁科技大学- - 评论于:2015-03-27 20:32:49
作者-王志有回复:的原贴:
只是就是要从身边的事学起。
事事留心皆学问! -
[583楼] 辽宁科技大学-董立彬 - 评论于:2015-03-27 19:56:00
作者-王志有回复:董立彬的原贴:
老师讲的很生动 太帅了
谢谢! -
[584楼] 辽科大-鄂学东 - 评论于:2015-03-27 19:54:15
作者-王志有回复:鄂学东的原贴:
讲课生动……自然流畅
听明白就好! -
[585楼] 鞍山48中学-赵素华 - 评论于:2015-03-27 19:44:36
作者-王志有回复:赵素华的原贴:
我采用,有借鉴价值。
谢谢!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 -
[586楼] - - 评论于:2015-03-27 17:28:55
作者-王志有回复:的原贴:
条理清晰,生动形象。非常好!
看明白了!好! -
[587楼] 辽宁科技大学-王慧吉 - 评论于:2015-03-27 17:23:43
作者-王志有回复:王慧吉的原贴:
非常喜欢老师的课!把抽象的原理讲的准确生动!化工14-a1
谢谢! -
[588楼] 辽宁科技大学-董宏刚 - 评论于:2015-03-27 16:54:19
作者-王志有回复:董宏刚的原贴:
王老师讲的真好
谢谢! -
[589楼] 辽宁科技大学-金老师 - 评论于:2015-03-27 16:38:05
作者-王志有回复:金老师的原贴:
结合生活实际降解化学原理,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
感谢金老师的点评。也向金老师学习! -
[590楼] 辽宁科技大学-王平 - 评论于:2015-03-27 16:22:53
作者-王志有回复:王平的原贴:
教师讲课深入浅出,由实际现象引入正题。教学重点突出、内容充实,组织合理,反映本学科发展特点。教学进程安排合理,思路清晰,易理解。教师自然大方,精神饱满;教学用语准确、生动、标准,无口头语,是一名优秀教师!!
感谢王主任的点评!点评全面到位!还得向王主任学习! -
[591楼] - - 评论于:2015-03-27 15:00:58
作者-王志有回复:的原贴:
非常详细,通俗易懂……
懂了,就好,制作微课很不容易,但你懂了、受益了,老师就高兴了。 -
[592楼] - - 评论于:2015-03-27 14:59:12
作者-王志有回复:的原贴:
理论联系实际,生动形象
谢谢 -
[593楼] 辽宁科技大学-张丽 - 评论于:2015-03-27 14:47:38
作者-王志有回复:张丽的原贴:
王老师讲课方式通俗易懂并且思路清晰,课题也很符合实际
你听明白了,好! -
[594楼] - - 评论于:2015-03-27 14:44:53
作者-王志有回复:的原贴:
讲的非常好
谢谢! -
[595楼] - - 评论于:2015-03-27 14:23:27
作者-王志有回复:
作者-王志有回复:的原贴:
受益非浅
教师付出的辛苦,就是让学习者受益!
受益好哇! -
[596楼] 辽宁科技大学-陈绯 - 评论于:2015-03-27 14:14:44
作者-王志有回复:陈绯的原贴:
选题有价值,借用新闻报道做引言自然新颖,可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以动画来演示钢铁腐蚀的微观过程,形象生动的阐述了钢铁腐蚀的本质,以此突破教学难点,教学效果好;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深入浅出,知识点的讲解层层递进,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尾扣题。
感谢陈老师点评!感谢陈老师在此微课的构思、制作、录制等各环节的大力付出与无私奉献!陈老师的这种精神值得我学习。 -
[597楼] 辽宁科技大学-张伟 - 评论于:2015-03-27 14:10:40
作者-王志有回复:张伟的原贴:
王老师教风漂亮,课程讲解有趣容易引起学生兴趣,课程采用生活实例对学生加深《普通化学》课程知识十分有效。支持王老师!点赞!
谢谢张老师!我们一起加油吧! -
[598楼] - - 评论于:2015-03-27 13:40:15
作者-王志有回复:的原贴:
非常好的课,受教了,谢谢!
谢谢 -
[599楼] -王娜 - 评论于:2015-03-27 12:33:22
作者-王志有回复:王娜的原贴:
此课生动形象,知识点准确,通俗易懂!
谢谢点评! -
[600楼] 辽宁科技大学-张军 - 评论于:2015-03-27 12:24:22
作者-王志有回复:张军的原贴:
great.灰常棒!
谢谢点评!
评论/评审说明:
·仅显示作者在个人中心-评论管理中审核公开的评论内容,未审核的不显示。
·交流活动分校级、省级、全国三个环节。校级由学校组织评审、省级由省厅或省级承办机构负责、全国由组委会负责组织。
·为了保障公平性,对各阶段的评审专家均采用匿名显示,分别为“校级评审专家”、“省级评审专家”、“全国评审专家”。
·专家评审意见均显示在“专家点评”里。其他用户的评论显示在“网络交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