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
  • 标题:《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
  • 作者:莫光辉
  • 学校:广西大学
  • 组别:文史
  • 评论:81 条
  • [1楼] 广西大学-周敏婷 - 评论于:2015-04-29 13:00:30

    周敏婷的原贴:
    非常有创意的一次课,喜欢也印象深刻哟!同学的互动也是非常的好呢!但是我被拍下来真的好丑╭(°a°`)╮
    作者-莫光辉回复:
    感谢敏婷评论。相信自己的美貌,自己觉得美,别人才会觉得更美。况且,人的美丑与相貌也没用必然的联系哈,智慧女生才会更有吸引力!
  • [2楼] 广西大学-杜丹莹 - 评论于:2015-04-25 17:08:52

    杜丹莹的原贴:
    莫老师上课注重学生主体性,致力于培养和开发学生各项能力,是一位十分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支持莫老师,为莫老师点赞!
    作者-莫光辉回复:
    感谢丹莹同学的评价,我做得还不够好,还要继续努力。你很优秀,希望你利用好剩下的本科学习时光,为自己的美好未来加油!
  • [3楼] 广西大学-黄春蕾 - 评论于:2015-04-22 23:13:14

    黄春蕾的原贴:
    看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我很受启发。使我们大学生关注艾滋病的危害。这个微课我强力推荐。
    作者-莫光辉回复:
    感谢我们班唯一的高水平运动员春蕾同学评论,感谢您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在我眼里,您很优秀,继续加油吧,老师希望看到一个更加充满智慧、更富运动气息的优秀高水平运动员。
  • [4楼] 广西大学-韦华胜 - 评论于:2015-04-22 21:51:26

    韦华胜的原贴:
    老师讲课深入浅出,让人们很直观的了解艾滋病的危害,加深了人们对艾滋病的了解。课堂互动性强,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
    作者-莫光辉回复:
    感谢华胜同学,您的学习很认真很刻苦,几乎没有翘课的经历,老师为你的上进心点赞。祝愿您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拥有一个美好幸福的未来!
  • [5楼]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蒋一娴 - 评论于:2015-04-22 16:08:19

    蒋一娴的原贴:
    这个课程互动性很强。课前体验,课中提问、讨论、现场回答。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好,学生是非常喜欢的。
    作者-莫光辉回复:
    感谢蒋老师的认可和评价,欢迎您抽空回到您家乡最好的大学讲学、做客!
  • [6楼] 广西大学-杨红波 - 评论于:2015-04-22 08:32:35

    杨红波的原贴:
    课堂设计挺好,学生参与度高,前期准备很充分!问题在于视频制作过程中,可能让社会误导,以为广西大学学生有比较多的艾滋病患者,产生负面的影响,要有相应的举措规避这种影响。
    作者-莫光辉回复:
    感谢评价,您的顾虑没有必要哈,视频制作本意是大学生"艾滋病患者"的了解程度和同情关爱之心,只是一种场景模拟。
  • [7楼] 广西大学-宁梦华 - 评论于:2015-04-21 22:59:55

    宁梦华的原贴:
    这个课在内容上很有意义,正确的传播了艾滋病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们对艾滋病有了一个客观和理性的认识。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内容。在形式上,老师和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了其中,教学效果很好。课堂气氛活跃。老师和学生表现都很好,学生的讲课很有激情,令人感动,并且非常有新意。是一个别具一格的课堂。课堂教学形式多样,教学小视频也很有意思。总之点个赞。希望这样的课堂能有更多。
    作者-莫光辉回复:
    感谢梦华评论和参与。您在班上很低调,希望您今后更加活跃起来,加强与同学、老师的交流,相信您会在丰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寻找到自己的发展支点,为您的未来加油!
  • [8楼] 南开大学-宋金宁 - 评论于:2015-04-21 14:33:04

    宋金宁的原贴:
    详实的数据资料,让人很震惊;观念上、思想上、行动上怎样实现aids的预防,是一个难解之题。
    作者-莫光辉回复:
    感谢宋老师评论,防艾,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欢迎您找机会来到我们的教学课堂讲学,期待我们有更多地合作与交流!
  • [9楼] 中国计量学院-李战国 - 评论于:2015-04-21 13:41:10

    李战国的原贴:
    运用小游戏深化对授课内容的理解,非常好
    作者-莫光辉回复:
    感谢战国兄的独具慧眼,对游戏教学环节的青睐和推荐,游戏环节强调学生主体、全程参与。欢迎您抽空来广西大学讲学、做客!
  • [10楼] 华中师范大学-郑宁 - 评论于:2015-04-21 13:06:40

    郑宁的原贴:
    莫老师这个课程又极具现实价值,可以让大家了解艾滋病的病因,传播现状,传播途径,如何避免等知识,讲课朴实又不失生动、活泼,赞一个!
    作者-莫光辉回复:
    感谢郑宁、郑兄的高度评价,以后要向您多学习请教,欢迎您抽空来广西大学讲学、做客!
  • [11楼] 西南财经大学-鲁长安 - 评论于:2015-04-21 00:36:39

    鲁长安的原贴:
    选题既高大上,又接地气;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多样;师生互动效果好;认真学习了,赞一个!
    作者-莫光辉回复:
    感谢鲁老师在百忙中抽空点赞,欢迎您抽空来广西大学指导、讲学,与我们可爱的学生互动交流。
  • [12楼] 广西大学-向慧桃 - 评论于:2015-04-20 21:17:05

    向慧桃的原贴:
    莫老师的课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让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当中,非常棒!
    作者-莫光辉回复:
    感谢评价,全程互动开放式教学仍然在探索的路上,期待今后有合作与交流的机会。
  • [13楼] 南京大学-豌豆君 - 评论于:2015-04-20 16:59:59

    豌豆君的原贴:
    有幸和莫老师有聊过几次,莫老师为人谦和,做事细心,这个课程又极具现实价值,可以让大家了解艾滋病的病因,传播现状,传播途径,如何避免等知识,因此强力推荐
    作者-莫光辉回复:
    感谢您的评价及推荐,欢迎有机会来到我的全程互动教学课堂交流。祝您学习进步、生活愉快!
  • [14楼] 广本师范学院-李慧真 - 评论于:2015-04-20 13:09:56

    李慧真的原贴:
    非常棒呀!喜欢~~学习了
    作者-莫光辉回复:
    感谢学姐的肯定,以后要多向您学习请教,欢迎您来到我的教学课堂指导、讲学!
  • [15楼] 中石化安徽分公司-高原 - 评论于:2015-04-20 12:16:19

    高原的原贴:
    老师的讲课很精彩!让我感觉到我的女儿真的是在大学里获益匪浅!给老师点赞!
    作者-莫光辉回复:
    感谢高家长的肯定,您的女儿很优秀,很有上进心。期待您们的相依相伴,共同营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温馨生活!
  • [16楼] 吉首大学-周华忠 - 评论于:2015-04-20 08:40:38

    周华忠的原贴:
    莫教授微课教学运用了当下学生喜欢的时尚的方式,启发、诱导、体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课堂气氛活跃,互动良好,效果明显,点赞!
    作者-莫光辉回复:
    感谢母校周老师、周部长的关注点评,也感谢10年前有幸得到您的培养,这份恩情,学生一直铭记在心。欢迎您抽空来广西大学指导!
  • [17楼]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王周楠 - 评论于:2015-04-20 00:22:55

    王周楠的原贴:
    莫教授的课堂上非常活跃。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很多。但让我最难忘的还是课堂上的自制短片。短片中反映出了艾滋病患者在生活中受到的不一样的眼色。艾滋病患者在社会群体中是处于弱势地位的。这主要是人们对于艾滋病的片面理解—艾滋病是不可治愈的这一问题。而不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就会以另类的眼光去看待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这是人类对于可能会给自身带来毁灭的恐惧。而莫教授所上的这堂课就是为了普及人们艾滋病的认知。让人们对于艾滋病不再一知片解,而能以正确的眼光对待艾滋病患者。
    作者-莫光辉回复:
    感谢您的多维评价,很中肯。校园视频短片主要是学生自制完成,这个班的学生很优秀,很支持配合老师的教学互动,效果很好。艾滋病群体是一群更需要国家政策和社会各界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也跟感谢您的爱心和建议。欢迎您来到我的互动课堂进行指导!
  • [18楼]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蔺泽伟 - 评论于:2015-04-19 23:45:16

    蔺泽伟的原贴:
    支持曹老师!!!
    作者-莫光辉回复:
    本老师姓莫,谢谢您为曹老师点赞,也希望您今后学习、工作更认真点哈
  • [19楼] 广西大学-李文 - 评论于:2015-04-19 22:40:31

    李文的原贴:
    长知识了
    作者-莫光辉回复:
    谢谢,祝您进步!
  • [20楼] 山东大学-张辉 - 评论于:2015-04-19 22:38:17

    张辉的原贴:
    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不错
    作者-莫光辉回复: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师生互动交流,才能够教学相长哈
1 2 3 最后一页  第1/4页 

 姓名:

 学校:

 院系:

验证码: 3615

评论/评审说明:

·仅显示作者在个人中心-评论管理中审核公开的评论内容,未审核的不显示。

·交流活动分校级、省级、全国三个环节。校级由学校组织评审、省级由省厅或省级承办机构负责、全国由组委会负责组织。

·为了保障公平性,对各阶段的评审专家均采用匿名显示,分别为“校级评审专家”、“省级评审专家”、“全国评审专家”。

·专家评审意见均显示在“专家点评”里。其他用户的评论显示在“网络交流”里。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