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楼] 南通大学-周坚 - 评论于:2015-06-10 18:23:37
设计得很好,讲得很好,拍得也很好! -
[2楼] 安徽医科大学-CCD - 评论于:2015-06-10 13:45:09
陈峰老师您好,讲得真好。期盼您制作更多的类似课件,最好能把主要的统计学方法都来一遍呵 -
[3楼] 南京医科大学-尤东方 - 评论于:2015-06-04 21:27:53
讲的很通俗易懂,让难以理解的统计学变得生活化~ 很推荐~ -
[4楼] 南京林业大学-勾建伟 - 评论于:2015-06-03 17:00:35
作者-陈峰回复:勾建伟的原贴:
陈老师讲解的假设检验太有趣了,从一个有趣故事出发,启发学生一步步思考,最后留的思考题也很给我们启发。
我们希望用微课这种多媒体的教学形式,将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更加形象生动的呈现给同学们,开拓大家的思维! -
[5楼] 南京医科大学-卢晓敏 - 评论于:2015-06-02 12:54:07
视频很精彩,值得推荐! -
[6楼] 南京医科大学-宋紫娇 - 评论于:2015-06-02 12:52:56
讲得好精彩!!强力推荐!! -
[7楼] 南京医科大学-万程 - 评论于:2015-06-02 11:00:42
讲得真心好,n年前学统计,没搞懂的概念一下子就清楚了 -
[8楼] 南京医科大学-葛雨秋 - 评论于:2015-06-02 09:06:17
作者-陈峰回复:葛雨秋的原贴:
每次听陈老师的讲课,总是会有新的收获,觉得自己对统计学基本概念和思想的理解还有欠缺,还需深入学习,陈老师赞赞赞!
我们将会利用微课的平台,再接再厉,将展示更多丰富的内容,帮助大家理解掌握统计学思维和方法! -
[9楼] 南京医科大学-陈丽君 - 评论于:2015-06-02 08:59:01
寓理于事,深入浅出地为我们介绍了假设检验的相关知识,形象,易懂,很赞~\(≧▽≦)/~ -
[10楼] 南京医科大学-乔善磊 - 评论于:2015-06-02 07:01:54
非常有意思,通俗易懂,奶往茶里倒,味道会变淡的吧,可能和奶中的乳滴对茶中成分的吸附有关系。 -
[11楼] 浙江中医药大学-孔丽娅 - 评论于:2015-06-01 23:07:00
采用“女士品茶”作为导入,很吸引人。教学过程逻辑严密,表述清楚,值得推荐。最后的思考题提得也很巧妙,也是对假设检验概念的理解,对后面理解两类错误也有帮助。 -
[12楼] 南京医科大学-朱猛 - 评论于:2015-06-01 22:23:14
陈老师的教学还是一如既往的精彩! -
[13楼] 南京医科大学-张慧 - 评论于:2015-06-01 21:02:13
该微课以一个小故事开场,很好地调动了听众的兴趣,并引出“假设检验”这一统计学概念。值得推荐! -
[14楼] 南京医科大学-喻荣彬 - 评论于:2015-06-01 18:41:27
作者-陈峰回复:喻荣彬的原贴:
枯燥的理论通过实例讲得浅显易懂。陈教授的水平就是高!
我们将会继续利用微课平台,进一步提高教学和制作水平,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途径。 -
[15楼] 南京医科大学-丁骏 - 评论于:2015-06-01 16:22:23
作者-陈峰回复:丁骏的原贴:
陈院长在短时间内浅显易懂的讲解了假设检验的原理,字幕和动画效果也做的很好,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一节好课程。
谢谢!大家的鼓励和支持将会促进我们去尝试开发更多的微课教学资源,进一步丰富微课平台。 -
[16楼] 南京医科大学-张汝阳 - 评论于:2015-06-01 10:13:13
南京医科大学的陈峰教授果然名不虚传!他在业内讲解统计方法有这非常高的口碑。希望全国的医学生们能够从《医学统计学》微课课程中获益! -
[17楼] 广东药学院-黄晓霞 - 评论于:2015-06-01 10:01:54
作者-陈峰回复:黄晓霞的原贴:
以女士品茶的案例形象地引入假设检验的概念和应用的实际情况,能让人对假设检验很容易产生感性和理想的理解。
生物统计学一定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方式和理念也会随之变化。您的支持将会更加激励我们进一步的进行教学改革和尝试,为推动我国生物统计学课程建设作出一点微薄的贡献。 -
[18楼] 南京医科大学-王卫煜 - 评论于:2015-06-01 09:19:19
讲得很生动,非常好的一节课,强力推介。 -
[19楼] 南京医科大学-CJJ - 评论于:2015-06-01 09:17:54
作者-陈峰回复:cjj的原贴:
有陈老师给我们上统计,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
您和您母亲的支持就是我们不断进行教改的动力! -
[20楼] 南京医科大学-周同学 - 评论于:2015-06-01 09:15:37
老师讲课通俗易懂,加上赔了动画更加形象。医学统计是基本功,很多至关重要的基本概念讲的很通透。以前不大理解的,再看理解加深了许多。会一直支持。
1
第1/1页
评论/评审说明:
·仅显示作者在个人中心-评论管理中审核公开的评论内容,未审核的不显示。
·交流活动分校级、省级、全国三个环节。校级由学校组织评审、省级由省厅或省级承办机构负责、全国由组委会负责组织。
·为了保障公平性,对各阶段的评审专家均采用匿名显示,分别为“校级评审专家”、“省级评审专家”、“全国评审专家”。
·专家评审意见均显示在“专家点评”里。其他用户的评论显示在“网络交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