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楼]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何晓青 - 评论于:2014-12-16 11:43:03
看了三遍,并推荐给了同事。我想这就是引人入胜吧。“竖筷插碗”争端,悄然把观众引入筷子文化的探询,筷子的历史、文化、演变缓缓而来。看尽文化,则是科学的分析,让小小一双筷子,引出大文化、精知识、细生活。老师的讲解也是清晰而温润,给人以美的享受。 -
[2楼] 黑龙江工程学院-郭丽娟 - 评论于:2014-12-12 14:02:49
作者-王静回复:郭丽娟的原贴:
讲的真的很棒,受益匪浅.视频制作真的很精美,很想学习。呵呵,一般都不评论,觉得真的不错,所以留个言。
感谢您的关注! -
[3楼] 中国矿业大学-李向群 - 评论于:2014-11-19 18:33:19
作者-王静回复:李向群的原贴:
教师端庄大方,备课充分,讲解生动,视频中适时地穿插动画和图片,让教学视频很丰满,效果非常的好
谢谢您的支持! -
[4楼] 天水师范学院-苏俊安 - 评论于:2014-11-16 18:02:22
作者-王静回复:苏俊安的原贴:
王老师教态大方讲解语言流畅,用简单而朴实的语言讲出了筷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很值得学习!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
[5楼] - - 评论于:2014-11-13 13:43:25
作者-王静回复:的原贴:
非常精美的微课!制作如专业的电视节目!赞!
谢谢! -
[6楼]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李红霞 - 评论于:2014-11-07 11:15:29
作者-王静回复:李红霞的原贴:
很好。
感谢支持 -
[7楼]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颜伟光 - 评论于:2014-11-07 10:50:55
作者-王静回复:颜伟光的原贴:
普通话标准,表达清晰,肢体语言运用合理。讲解到位。百家讲坛的水平!
感谢关注! -
[8楼] 食品学院-褚多多 - 评论于:2014-11-07 09:11:48
作者-王静回复:褚多多的原贴:
很好
谢谢! -
[9楼]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时赛赛 - 评论于:2014-11-07 09:08:14
作者-王静回复:时赛赛的原贴:
受益匪浅,值得学习。 超赞
共同学习了! -
[10楼]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董金晶 - 评论于:2014-11-07 09:05:17
作者-王静回复:董金晶的原贴:
挺好的
谢谢! -
[11楼]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王伟伟 - 评论于:2014-11-07 08:59:15
作者-王静回复:王伟伟的原贴:
真的很是自愧不如啊
感谢您的支持! -
[12楼]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侯兴起 - 评论于:2014-10-31 21:09:52
作者-王静回复:侯兴起的原贴:
学习了,很棒!
感谢您的支持! -
[13楼]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宋夜星 - 评论于:2014-10-26 23:07:17
作者-王静回复:宋夜星的原贴:
好
感谢关注! -
[14楼]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宋夜星 - 评论于:2014-10-25 20:33:45
作者-王静回复:宋夜星的原贴:
好
感谢关注! -
[15楼]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朱双桥 - 评论于:2014-10-25 13:29:00
作者-王静回复:朱双桥的原贴:
好,非常好!
感谢支持! -
[16楼]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郭鹏 - 评论于:2014-10-24 23:41:07
作者-王静回复:郭鹏的原贴:
没有看您视频时候还不知道筷子的历史来源,看了以后让我深深的了解了筷子的历史,虽然每天用筷子,只是盲目用,没有去了解筷子,原来筷子还有这么多讲究。
筷子的学问很大哦! -
[17楼] 江苏食品-叶锐 - 评论于:2014-10-24 23:23:39
作者-王静回复:叶锐的原贴:
很精彩,受益匪浅!
同样受益! -
[18楼]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孟庆炎 - 评论于:2014-10-24 22:40:27
作者-王静回复:孟庆炎的原贴:
老师上课时备课充分,语言流畅,思路清晰,课堂上有许多生动的案例分析,收获很大。
感谢关注! -
[19楼]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缪薇 - 评论于:2014-10-24 22:38:53
作者-王静回复:缪薇的原贴:
让我们更加了解中国文化,值得借鉴和学习,学到了很多啊
感谢支持 -
[20楼]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段文许 - 评论于:2014-10-24 21:37:44
作者-王静回复:段文许的原贴:
原来知识无处不在啊,听了老师的讲解,才对本身不起眼的筷子有了很深刻的理解,谢谢老师给我们又上了一课
感谢支持!
评论/评审说明:
·仅显示作者在个人中心-评论管理中审核公开的评论内容,未审核的不显示。
·交流活动分校级、省级、全国三个环节。校级由学校组织评审、省级由省厅或省级承办机构负责、全国由组委会负责组织。
·为了保障公平性,对各阶段的评审专家均采用匿名显示,分别为“校级评审专家”、“省级评审专家”、“全国评审专家”。
·专家评审意见均显示在“专家点评”里。其他用户的评论显示在“网络交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