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0-06-12 17:46:45
准备充分,内容充实、讲课流畅,但缺乏互动交流环节,教态再灵活一些会更好,目前感染力不足 -
[2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0-06-12 16:41:06
教师讲授清晰,教态自然,但课程思政融入过于刻意,特别是结尾处需重新设计,讲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融合在一起,不要分开来谈 -
[3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0-06-12 14:40:39
1.用新冠病毒为线索进行知识传授,比较吸引人。 2.讲授略显得紧张。新冠病毒的“冠”读音应为第一声二不是第四声。 3.最后的一段,作者的思政意图明显,但遗憾的是有“贴”的感觉,没有用好课程素材,没有能与本节的具体知识内容相联系,失去了“既能复习前面的知识点,又能传递思政价值”的机会。 -
[4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0-06-12 09:48:22
专业知识讲解深入,逻辑性强,从专业知识角度讲解了新冠病毒,抗疫方针的思政元素融入与专业知识和融入和结合太牵强,感染力和互动需要加强。 -
[5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0-06-11 23:22:58
教学环节不完整,教学过程中教态和拍摄效果都有待提升,部分环节看不清课件内容。专业知识讲解深入,逻辑性强,从专业知识角度讲解了新冠病毒,结尾部分冷静客观的“思政”,整体效果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割裂。 -
[6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0-06-11 15:40:31
能够结合特点问题挖掘思政元素,但后半部分所讲的抗疫方针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缺乏逻辑关系。 -
[7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0-06-11 09:50:26
课程以问题导入,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教学内容比较翔实,逻辑比较清晰,思政元素融入能够切入时政抗击新冠病毒,但是与知识融入不密切,存在两张皮现象。希望进一步提升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缺少教学总结、思考题和参考书目。教学仪态也需要进一步改良。 -
[8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0-06-11 07:06:08
教态稳重,课程内容层次清晰,讲述清楚,注意从时政切入分析,但思政元素挖掘尚可深入,目前专业知识和价值引导简单叠加感重。 -
[9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0-06-10 11:57:25
课程内容娴熟,以新冠病毒疫情引入本课程教学内容,循序深入,层次清楚,逻辑性强,语言准确。教学效果和感染力一般,缺乏对学生的互动和启发。 -
[10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0-06-10 07:36:21
课程内容贴近时事,但是讲授过程不是太熟练流畅,对整个讲授过程缺乏足够的设计。思政融入度一般。 -
[11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0-06-10 07:10:00
教学内容娴熟,选取的教学内容中能一定程度地体现思政元素,但融入度稍欠。语言的感染力和教态还能有所提升。部分图片讲解可标识中文内容,以动画形式一步步呈现,并标识图片的出处。 -
[12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0-06-09 23:54:52
该课程直接以新冠肺炎病毒为切入点,叙说了病毒的基本知识,内容比较翔实,逻辑比较清晰,思政元素融入较好,希望进一步提升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
[13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0-06-09 22:57:44
主题鲜明,结合时政和学术前沿,逻辑层次清晰,语言准确,感染力有提高,需增强互动性。 -
[14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0-06-09 09:49:15
准备材料完整,教师备课充分,由时事热点引入课程教学,循序渐进,层次清晰。能够将思政元素与专业内容经融合,但融合度需进一步提升。教师讲解稍显平淡,感染力有待提高,与学生的互动不足,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抬头听课率。 -
[15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0-06-08 20:38:25
备课充分,教学各个环节设计良好,讲授内容娴熟,逻辑层次清晰,语言准确,将爱国教育和专业知识融合,有较好效果。在思政元素的挖掘上,若通过中美抗疫举措及效果对比,突出制度自信,培养爱国情怀,也许效果更好。 -
[16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0-06-08 20:30:54
结合抗击疫情讲授病毒学方面的知识,既存在有利的一面,也是挑战。应避免单纯描述疫情防控,要在每一个知识点如起源、传播、检测、治疗等方面有机融合抗疫精神。 -
[17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0-06-08 13:53:15
本课程基本上是一门专业课,教师对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比较熟悉,表达基本流畅。其实,今年受疫情影响,与此相关的学科、专业、课程融入战疫素材对学生进行教育应该相对容易一些。本节课程融入了抗疫因素,一是融入的程度和时机有待以改进,还存在着“两张皮”现象。没有能够有机地融入,直到最后几分钟还是加入。 -
[18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0-06-08 10:31:18
能结合现实社会热点引入课程内容,课程导入对学生有吸引力。 授课从问题开始,问题是学习过程得以延续的助推器,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又能培养思维能力。思想教育与专业知识较好地融合。 教学设计不够完整,没有小结,课后思考题。 -
[19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0-06-08 02:04:39
教学方案设计和课件内容比较充实,视频材料完整;讲课过程较为流畅,备课比较充分,讲解通俗易懂,讲授过程比较生动;课程能够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比较好地融合,但是比较简略,建议有所展开;讲课过程中与学生之间欠缺互动环节;教态比较大方得体,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在授课过程中躯体动作比较紧张僵硬,教学感染力比较缺乏。
1
第1/1页
评论/评审说明:
·仅显示作者在个人中心-评论管理中审核公开的评论内容,未审核的不显示。
·交流活动分校级、省级、全国三个环节。校级由学校组织评审、省级由省厅或省级承办机构负责、全国由组委会负责组织。
·为了保障公平性,对各阶段的评审专家均采用匿名显示,分别为“校级评审专家”、“省级评审专家”、“全国评审专家”。
·专家评审意见均显示在“专家点评”里。其他用户的评论显示在“网络交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