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孔衍射  光学仪器的分辨率
  • 标题:圆孔衍射 光学仪器的分辨率
  • 作者:吴素芝
  • 学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组别:理工
  • 评论:18 条
  • [1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0-06-15 12:03:31

    课程讲授内容完整,讲解清楚、逻辑性强,教师教态大方,建议调整语速和节奏。 课程思政切入点是中国“天眼”和南仁东教授的事迹,与本次课程专业教学内容相关且契合度高。加强课程小结中对知识点的总结和对科学强国的精神的共鸣
  • [2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0-06-13 18:34:59

    老师将辩证唯物论认识论、南仁东与天眼等融入专业教学,很自然,尤其是南仁东与天眼的故事,蕴含着家国情怀、民族自信,都很好。但这些内容都属于高大上的,离学生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比较远。建议老师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发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中的做人做事道理,提升专业认同、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思想教育促进专业教学,可能效果会更好,供参考。
  • [3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0-06-13 10:18:27

    讲述清楚,表达流畅,以中国“天眼”和南仁东教授的事迹作为课程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结合很自然,效果很好。
  • [4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0-06-12 19:58:32

    课程讲授内容完整,知识点丰富,讲解清楚、逻辑性强,教师教态大方,建议调整语速和节奏。 课程思政切入点是中国“天眼”和南仁东教授的事迹,与本次课程专业教学内容相关且契合度高。建议前后内容之间的衔接可设计的更为自然,加强课程小结中对知识点的总结和对科学强国的精神的共鸣。
  • [5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0-06-12 08:26:47

    讲述清楚,逻辑严谨,表达流畅。还应该加强口语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技巧。
  • [6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0-06-12 07:00:49

    内容丰富,逻辑清晰,表达流畅。课程思政资源与知识点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建议:先导入案例,引发思考,层层递进,激发创新思维;设计作业,促进学生反思。
  • [7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0-06-11 23:54:15

    教态自然,表达流畅,讲解清晰。能结合“天眼”案例和此次疫情,强调我国在光学该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基础学科研究和光学仪器研制的重要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建议这部分的内容再适当展开一些。
  • [8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0-06-11 18:48:48

    教师的课程引入巧妙,语言精练干脆,课程设计完整,和学生的互动较好,并能很好地将专业知识和南仁东先生的案例结合,能够很好引起学生的共鸣,达到较好的育人效果。
  • [9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0-06-11 15:31:53

    讲授自然清新大方,内容清晰,知识点比较完整,采用南仁东先生“天眼”案例作为课程思政元素,比较自然,易引起学生共鸣。建议:语速稍缓一些,适当停顿一下。
  • [10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0-06-11 14:35:31

    讲课非常自然,但语速稍快了。采用南仁东先生“天眼”案例作为课程思政元素,自然贴切,但如果老师在讲授中语速慢点、情感外漏一点,可能会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会让学生产生更多的共鸣。
  • [11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0-06-11 10:32:21

    通过讲授圆孔衍射的特点、艾里斑的概念、衍射对光学仪器分辨能力产生限制的原因、仪器最小分辨角和分辨率的概念和提高仪器分辨率的方法,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课程专业知识。 课程讲授条理清晰,语言表达流畅,并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眼”和抗疫内容引入课程,思政切入点与本次课程内容相关且契合度高,效果良好。
  • [12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0-06-11 07:48:25

    1、讲课轻松自然、清晰。仪表形象好。ppt突出重点。 2、思政元素:引入我国“天眼“,天眼”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天眼”的技术是世界领先的,具有突破性的,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介绍“天眼”的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南仁东先生,强调南仁东先生的名言:“在我眼中,知识没有国界;但国家,要有知识”。坚定学生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和为国家发展而努力的价值取向。习近平:人民科学家!---很好 3、强调联系的观点。 4、疫情防疫讲物理仪器:基础知识重要性教育 5、建议通过作业强化学生将来做人们科学家。
  • [13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0-06-10 21:54:54

    吴老教态从容,轻松自如,内容熟悉,讲解清晰,开头还运用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分析问题,教学运用启发式方法,教学设计的痕迹不明显,显得很自然,教学重点突出,通过“天眼”及南仁东先生的名言体现思政元素,渗透自然,易于学生接受,并起到育人的作用,很好。
  • [14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0-06-10 21:46:21

    老师表达清晰,课程设计思政元素引入自然,能够结合课程知识引入中国天眼,建议加强讲述本节课程内容在天眼中的体现,在显微镜中也可重点讲述科学仪器在冠状病毒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的求知探索精神。另外请注意加入互动环节。
  • [15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0-06-08 17:05:51

    讲课条理清晰,教学内容丰富。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眼”和今年抗疫的内容引入课程。“天眼”的建造技术和探测技术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天眼”的总工程师南仁东先生当年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到祖国,扎根贵州艰苦山区,为国家科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课程设计不够详细,讲课语速较快。
  • [16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0-06-08 15:26:51

    老师讲的很好,通过引入“天眼”和南仁东先生事迹既增强了学生民族自豪感,又激发了学生爱国情怀,通过病毒研究让学生有课程认同感。课程设计很好,案例引用的也很好,几个小建议供参考:1、老师语速语调要调整,感觉语速一直较快,语调单一;2、13分钟其实讲不了这么多东西,要考虑进度和学生接受度;3、最后小结时老师是通过口头总结的,其实可以配合ppt效果更好些。
  • [17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0-06-07 16:50:42

    课程围绕提高光学仪器分辨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到位,讲述清楚。思政教育与“天眼”结合较好,达到预期效果。只是老师讲课速度太快,启发式教学与引导学生思维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 [18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0-06-07 12:05:33

    课程思政切入点与本次课程内容相关且契合度高,相关专业知识点讲授清楚,并与学生之间有互动,有待改进之处:①讲授过程中重点不够突出,语言表述欠流畅;②前后内容之间的衔接不够自然,尤其是南仁东先生事迹介绍与后续“提高分别率”的方法二之间的过渡。建议:①介绍“天眼”之后,专家的奉献精神和对国家的贡献无需详细介绍,点到为止,连同涉及“天眼”的相关物理学知识一起,作为学生课后学习拓展和思政延伸的教学活动;②课程小结应增加一张幻灯片,用知识架构图勾勒出知识关联和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在归纳总结中理清架构知识的思路。
1  第1/1页 

 姓名:

 学校:

 院系:

验证码: 1209

评论/评审说明:

·仅显示作者在个人中心-评论管理中审核公开的评论内容,未审核的不显示。

·交流活动分校级、省级、全国三个环节。校级由学校组织评审、省级由省厅或省级承办机构负责、全国由组委会负责组织。

·为了保障公平性,对各阶段的评审专家均采用匿名显示,分别为“校级评审专家”、“省级评审专家”、“全国评审专家”。

·专家评审意见均显示在“专家点评”里。其他用户的评论显示在“网络交流”里。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