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楼] 鲁东大学-张玉莹 - 评论于:2015-05-19 07:30:59
匿名回复:张玉莹的原贴:
课程内容丰富,主题明确
对任何一个专业的微课而言。为了保障比赛的公平性,对各阶段的评审专家(包括决赛评审专家)不应采用匿名显示,否则,会产生暗箱操作!而是应公开评审专家的姓名、所在工作单位,以便所有人看到评审专家是否公正、公平。同时,让所有看任何一个微课的人既可以对一个微课进行客观评论,也可以对评审专家给与评论!让不公正、不公平的评审专家暴露在公众之中,让公正、公平的评审专家在公众面前得到认可和赞扬!让好的作品经得住评论。产生出真正优秀的作品! -
[2楼] 济宁技师学院-郑尊鹏 - 评论于:2015-05-07 09:03:18
作者-檀晶回复:郑尊鹏的原贴:
以吟诵的方式讲授《关雎》,另人耳目一新!
吟诵,是我们今天课堂缺失很久的内容,若要学生真正感受文化传统,需从可触可感处入手,故将此引入了我的课堂,希望大家能喜欢并接受。 -
[3楼] 山东省泰安第四中学-艾庆丽 - 评论于:2015-05-06 22:56:29
作者-檀晶回复:艾庆丽的原贴:
非常讶异檀老师的授课方式是这样的: 1、吟诵导课,使学生快速融入课堂,充分激发学生兴趣; 2、如此年轻漂亮的老师,对诗文内涵的理解和剖析竟是如此深刻! ...... 受益匪浅!希望能有机会带着孩子一起去课堂体验!可以吗?
谢谢艾老师的谬赞,有机会多交流! -
[4楼] 北京语言大学-李思齐 - 评论于:2015-05-04 21:59:17
匿名回复:
作者-檀晶回复:李思齐的原贴:
我是韩国留学生,虽然不能都听懂,但是老师讲得真好,我很有收获!
哇,真不错!希望你能喜欢。
一部作品的采用人数等指标最关心的应该是作者自己。任何一个作者只要每天不停的鼓动自己的学生等等给自己拉票,都可以使自己的采用人数等指标异常增高。优秀的作品应能代表国内最好的教学水平,能得到国际上的认可。是不受人为因素拉票多少的影响。。。。等。以上评论绝不争对某一具题的作品。 -
[5楼] 烟台南山学院-王腾飞 - 评论于:2015-05-04 21:36:56
作者-檀晶回复:王腾飞的原贴:
听了受益匪浅
谢谢!共同学习! -
[6楼] 汶上一实中-杜玉清 - 评论于:2015-05-01 07:42:29
设计新颖,有独到趵的见解! -
[7楼] 济宁市十五中学-孙静 - 评论于:2015-05-01 07:35:22
作者-檀晶回复:孙静的原贴:
听了檀老师的课对《诗经》又有了更多的领悟!
谢谢!共同学习。 -
[8楼] 鲁东大学-毛嘉宾 - 评论于:2015-04-29 15:27:16
作者-檀晶回复:毛嘉宾的原贴:
整个课堂流畅自如,层层深入,引人入胜。使学生能见微知著,获益匪浅。是一堂十分成功的微课!
謝謝毛老師!向您學習! -
[9楼] 山东大学-李才朝 - 评论于:2015-04-29 09:24:15
作者-檀晶回复:李才朝的原贴:
含芳漱腴,充然而有所得。一点顽固的考虑:一、《关雎》放在首篇,绝不是随意编排,包括南、风、雅、颂的次序,篇章次序,都是从思孟学派到汉儒的精心策划。二、对孔子是否删诗定诗阙疑。三、放在首篇完全是体现《大序》的意志。
有道理!学习了!对于孔子删定三百篇之说,已经在课堂上跟学生探讨过,基本持否定意见。放在首篇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
[10楼] 鲁东大学-全香兰 - 评论于:2015-04-29 07:51:50
匿名回复:全香兰的原贴:
檀老师的课主题鲜明,层次清楚,自然流畅,朗诵动听,让人耳目一新。佩服!赞👍
谢谢全老师!朗诵和诵读还是有点区别的,呵呵呵。 -
[11楼] 鲁东大学-谭晶 - 评论于:2015-04-29 07:42:09
教学生动形象,设计新颖,效果好! -
[12楼] 济宁市和平街小学-张红梅 - 评论于:2015-04-28 09:49:23
匿名回复:
作者-檀晶回复:张红梅的原贴:
受教了,檀老师讲的真好!
谢谢,共同学习!
檀老师的课自然流畅,朗诵动听,赞一个! -
[13楼] 烟台黄金职业学院-冯其桢 - 评论于:2015-04-27 11:10:52
作者-檀晶回复:冯其桢的原贴:
边吟诵边讲解,同时提出思考的问题,引领学生跟着节奏进入情境中,赞!!!
谢谢您的肯定! -
[14楼] 中国林科院-王秀磊 - 评论于:2015-04-27 10:57:10
作者-檀晶回复:王秀磊的原贴:
第一次听这种文学性极强的授课,并没有想象中的晦涩难懂,吐字清晰,条理清楚,课堂生动,檀老师加油哦!
谢谢您的评价和鼓励,我会继续努力! -
[15楼]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张大山 - 评论于:2015-04-27 10:32:05
作者-檀晶回复:张大山的原贴:
很精彩,耳目一新的感觉
谢谢! -
[16楼] 北京师范大学-李澄澄 - 评论于:2015-04-27 10:23:06
作者-檀晶回复:李澄澄的原贴:
很喜欢诵读部分,很有古风古韵,现在很多古代文学教学,此环节是缺失的。教学切入点较好,赋予古代经典现代华彩,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生产生共鸣,课堂互动效果较好。教师语言典雅、生动,将知识点巧妙地融入生动的讲解中,寓教于乐。
谢谢您的肯定!的确,到今天,诵读在我们的课堂上几乎消失了,但作为中国优秀文化之一,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让其回归,故从开课之初即把此引入课堂。 -
[17楼] 鲁东大学-李晓燕 - 评论于:2015-04-26 16:54:56
作者-檀晶回复:
作者-檀晶回复:李晓燕的原贴:
听老师的课,有种自然而然的带入感,就是时间好短,正听得津津有味,就没了。好想听老师的后续!关于老师布置的作业,我搜寻了关于《关雎》为何放在第一篇的说法,无外乎这几种:一、《关雎》符合孔子申扬的“中和之美”;二、《毛诗序》作者认为它符合“后妃之德”,“风之始也”,是教化的开端;三,古人随意编排,无意义。希望老师给予指点。总之,老师讲课太棒,点赞!!!
你太棒了!
个人认为,关于第一种说法虽有学者持《诗经》并非孔子删订的观点,但中和之美并非孔子首创,孔子是遵循周礼的;第二种说为后妃之德未免过于政治和教条化;而第三种的随意编排有可能,但若从《诗经》兴观群怨的作用而言又有些不符。故综合而言,本人认为第一种说法还是有道理的。 -
[18楼] 鲁东大学-栾潇潇 - 评论于:2015-04-26 16:26:14
作者-檀晶回复:栾潇潇的原贴:
学生的吟诵很给力,檀老师的表现很精彩!将近十七分钟的微课堂,显示了檀老师精致的教学设计。点赞!《关雎》式的爱情,基于门当户对的基础,男方基于结婚为目的的追求,过程曲折,结局完美,我心目中理想的恋爱婚姻模式!
謝謝!那就去追求吧! -
[19楼] 山东新闻职业学院-高泽平 - 评论于:2015-04-26 09:50:04
作者-檀晶回复:高泽平的原贴:
最美的爱情,最美的诗
谢谢哦,希望您能喜欢。 -
[20楼] 东营职业学院-李佐祥 - 评论于:2015-04-26 08:12:28
作者-檀晶回复:李佐祥的原贴:
重新认识了《诗经》。
谢谢!
评论/评审说明:
·仅显示作者在个人中心-评论管理中审核公开的评论内容,未审核的不显示。
·交流活动分校级、省级、全国三个环节。校级由学校组织评审、省级由省厅或省级承办机构负责、全国由组委会负责组织。
·为了保障公平性,对各阶段的评审专家均采用匿名显示,分别为“校级评审专家”、“省级评审专家”、“全国评审专家”。
·专家评审意见均显示在“专家点评”里。其他用户的评论显示在“网络交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