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1楼] - - 评论于:2014-08-02 23:31:03
作者-李华基回复:的原贴:
好文笔
谢谢! -
[482楼] 深圳卫校-颖婵 - 评论于:2014-08-02 22:40:23
作者-李华基回复:颖婵的原贴:
讲得精彩生动,非常👍
寥寥数语,句式独特,爱心盎然,深受感动,大受鼓舞!谢谢谢谢! -
[483楼] - - 评论于:2014-08-02 22:14:13
作者-李华基回复:的原贴:
非常精彩,好像身临其境
读书之出入法:先入书,而后出书。临其境,故能领略“满纸荒唐言,谁解其中味”之味。子之悟也高哉! 谢谢夸奖! -
[484楼] - - 评论于:2014-08-02 21:57:31
作者-李华基回复:的原贴:
很好,值得推荐!
谢谢肯定和鼓励。一定加倍努力! -
[485楼] -彭丽容 - 评论于:2014-08-02 10:06:57
作者-李华基回复:彭丽容的原贴:
我怎记得是第三回呢;李教授的见解独到,娓娓到来。
生活是现场直播,黛玉进贾府确实是在第三回。我在教案里也是写第三回,可惜一开口,三变成了二。铁板上钉了钉子。谢谢您的提醒,以后一定会牢牢记住。谢谢! -
[486楼] -彭丽容 - 评论于:2014-08-02 09:54:57
作者-李华基回复:彭丽容的原贴:
讲得清楚明了,听得想再拜读红楼梦。
读书是一种心情,读《红楼梦》更是一种心情。红学博大精深,能怡情和移情。我每次读红楼,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有空我们可以一起探讨。谢谢你的鼓励! -
[487楼] - - 评论于:2014-08-02 08:49:36
作者-李华基回复:的原贴:
作者-李华基回复: 从侯歌的评论中发现,侯歌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研究很深刻,值得我学习。对小说和课程中的结构及情节的把控也分析得很好。所谓作者以为然,读者不以为然,读者以为然,作者不以为然。由是推理,侯歌真的道出了许多讲者没有想到的地方。谢谢指教! 作者-李华基回复: 设问是为了快速进入主题,凤姐的人物形象,是客观存在于文本中的。凤姐出场,初读不觉得如何如何,细读发觉大有乾坤。我努力读曹公雪芹先生的作品,无奈曹公疑似天人,我辈难望项背!
抱歉,操作不当,误删评论!抱歉之至!!! -
[488楼] - - 评论于:2014-08-02 08:01:39
作者-李华基回复:的原贴:
好,非常好!棒,非常棒!精,都非常一流
可以看出,您是以极高的热情,在鼓励我,谢谢! -
[489楼] -镇银 - 评论于:2014-08-02 00:15:36
作者-李华基回复:镇银的原贴:
超喜欢凤姐的服饰,李教授讲到凤姐服饰时一带而过,略显遗憾,不过瘾!
《红楼梦》是一本百科全书。内容博大精深,本专题名为“凤姐出场”,按照教学的需要,只能讲“出场”。凤姐的服饰,我也喜欢,因为时间关系,主旨问题,只好忍痛割爱!希望以后有机会,就服饰问题,再探讨您的问题。sorry! -
[490楼] -赵佩珊 - 评论于:2014-08-01 20:01:05
作者-李华基回复:赵佩珊的原贴:
很精彩!真的是一位优秀的老师!
精彩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追求。所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您的好评是一枝滴着晨露的玫瑰,让我在每一个早上,都充满美好的憧憬!谢谢! 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的角色都在转换,您一定是一位“优秀的老师”! -
[491楼]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侯俊 - 评论于:2014-08-01 18:54:50
作者-李华基回复:侯俊的原贴:
节点选得好,讲述也生动,问题设计巧妙,扣人心弦,把王熙凤刁钻狡亵,阿谀奉迎的性格刻画的惟妙惟肖。课堂效果非同凡响。
红学中有句话:不见凤姐想凤姐。见了凤姐呢?兴观群怨,皆有之。凤姐故事之多,红楼无出其右。就微课而言,“出场”是必然。且观古往今来之读者,未尝就此进行深刻揣摩,因而选之。 -
[492楼] 深职院-吴奇倩 - 评论于:2014-08-01 15:20:50
作者-李华基回复:吴奇倩的原贴:
李老师的课讲的实在是太perfect了,一万个赞
很奇怪,很有特色的表达方式。谢谢! -
[493楼] - - 评论于:2014-08-01 14:57:19
作者-李华基回复:的原贴:
嗯,可以顶一下
不要顶一下,要一直顶!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会加油! -
[494楼] - - 评论于:2014-08-01 14:40:19
作者-李华基回复:的原贴:
非常好!
谢谢鼓励! -
[495楼] - - 评论于:2014-08-01 14:30:09
作者-李华基回复:的原贴:
非常棒!
谢谢鼓励!你的鼓励,会成为我的动力。 -
[496楼] - - 评论于:2014-08-01 13:10:27
作者-李华基回复:的原贴:
从小就喜欢看红楼梦电视剧,读红楼梦小说。今天李教授的微课程又让我重温了一遍红楼梦。受益多多。很有趣,很喜欢。
《红楼梦》是书,电视剧是根据小说改编的,但是电视剧也是一种再创作。讲红楼,必须忠于原著,但也不完全是原著,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创作。希望我对小说的解读,是有益的。谢谢! -
[497楼] 深圳卫校-丽霞 - 评论于:2014-08-01 13:06:48
作者-李华基回复:丽霞的原贴:
分析仔细。
我是想采取精读的方式,确实像仔细分析,将分析做得更好一点。肯定还没有达到效果,所以,我会更加努力! -
[498楼] -林宝珍 - 评论于:2014-08-01 13:05:16
作者-李华基回复:林宝珍的原贴:
老师的课生动精彩,让人印象深刻,继续关注和支持老师!
谢谢!“生动”,可能是我的本性,“精彩”则受之有愧!一定加油,尽量不让你失望!再次谢谢! -
[499楼] - - 评论于:2014-08-01 12:59:53
作者-李华基回复:的原贴:
内容很精彩
如果我的解读,不能让你满意的话,不要介意。这正是文学作品的魅力!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也有一千本《红楼梦》。 -
[500楼] -赖欣然 - 评论于:2014-08-01 12:37:44
作者-李华基回复:赖欣然的原贴:
李教授讲得太生动了,太精彩,分析的很透切!
谢谢!强中更有强中手!我知道,你希望我做到像你说的那样好!那是我的追求,也是你对我的一种鼓励。 生动是一种风格,透彻是一种功力,两者要完美结合,很难啊!但我不放弃,一定会加油!
评论/评审说明:
·仅显示作者在个人中心-评论管理中审核公开的评论内容,未审核的不显示。
·交流活动分校级、省级、全国三个环节。校级由学校组织评审、省级由省厅或省级承办机构负责、全国由组委会负责组织。
·为了保障公平性,对各阶段的评审专家均采用匿名显示,分别为“校级评审专家”、“省级评审专家”、“全国评审专家”。
·专家评审意见均显示在“专家点评”里。其他用户的评论显示在“网络交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