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出场
  • 标题:凤姐出场
  • 作者:李华基
  • 学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组别:高职高专
  • 评论:544 条
  • [501楼] - - 评论于:2014-08-01 12:28:02

    的原贴:
    棒棒棒!!!
    作者-李华基回复:
    谢谢!
  • [502楼] - - 评论于:2014-08-01 11:55:49

    的原贴:
    非常好!
    作者-李华基回复:
    谢谢!汗颜自己,受不了这么高的评价。“好”是一种追求,“非常好”,我把它理解为一种目标!谢谢!
  • [503楼] 铜盘-冯岳 - 评论于:2014-08-01 11:08:40

    冯岳的原贴:
    支持,拍
    作者-李华基回复:
    估计是个年轻的九零后。充满活力的表达:拍!干脆!爽!谢谢!
  • [504楼] - - 评论于:2014-08-01 10:46:15

    的原贴:
    不错,很好…值得借鉴
    作者-李华基回复:
    惺惺相惜,什么时候我也向你学习,借鉴一下?教学是一门学问,真的很想努力提高!希望我们能有机会交流。学习!
  • [505楼] - - 评论于:2014-08-01 10:33:02

    的原贴:
    好文章
    作者-李华基回复:
    文章是曹公曹雪芹的,五千年的中国文化,《红楼梦》是顶峰!如果你只是看到好文章,而没有留意到我的讲课,证明我的授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见过给人提意见的,没有见过水平这么高,这么婉转低表达情感的。真心感谢!
  • [506楼] - - 评论于:2014-08-01 10:29:38

    的原贴:
    理科男,突然想看红楼梦了。点赞,超喜欢的!
    作者-李华基回复:
    滴水珠光,生活中任何一滴小小的浪花,都可能对人一辈子产生巨大的影响。喜欢了,就是有爱了,那就大胆追求。机会永远属于热爱生活的人!谢谢理科男!
  • [507楼] - - 评论于:2014-08-01 09:54:37

    的原贴:
    怎一个赞字了得,太精彩了!
    作者-李华基回复:
    客气了。简单的一句祈使句,竟然让我感受到强大的动力。文字的感染力不可谓不强,谢谢!
  • [508楼] -李岚 - 评论于:2014-08-01 09:40:30

    李岚的原贴:
    我喜欢您讲的课
    作者-李华基回复:
    喜欢,是一种福气!喜欢身边的一草一木,就是喜欢万紫千红的世界!谢谢!
  • [509楼] - - 评论于:2014-08-01 08:22:44

    的原贴:
    不错。
    作者-李华基回复:
    谢谢!我即菩提,菩提即我!唯善善者,知善,美他人之善,而行善事也!谢谢!
  • [510楼] 深圳大学-李义 - 评论于:2014-08-01 08:03:58

    李义的原贴:
    李教授的微课,选点精准,讲凤姐出场,先让黛玉出场作为铺垫,并在贾母的授意下将三个孙女叫来进行横向对比,使三个孙女又称为黛玉的铺垫。凤姐在当出时而出,凤姐出则难事迎刃而解!难事解也,王夫人不满,又生事!小说在这种消解和建构中不断推进。李教授的解读,可谓匠心独运,佩服!
    作者-李华基回复:
    知我者,先生也!闻君一席话,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先生对红楼的解读,与在下同出一辙,其言简意赅,点石成金之笔,则在我之上。期待与先生在敬亭山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浮一大白。谢谢!
  • [511楼] - - 评论于:2014-08-01 02:11:01

    的原贴:
    幽默风趣,很喜欢老师上老师的课,干巴爹!!!
    作者-李华基回复:
    最后三个字,不知道啥意思。假如是笔误,我选择误读,估计是鼓励的话,华基这厢有礼,谢谢了。
  • [512楼] 实验中学-李虎根 - 评论于:2014-08-01 00:05:26

    李虎根的原贴:
    赏析一个细节不是一项容易的功夫。你从一个细节联想到几个主要人物的内心世界,于无声处听惊雷---以小见大,令人耳目一新。。。。。
    作者-李华基回复:
    寥寥数语,见到阁下的真知灼见。万里晴空,飘来丝丝彩虹。大有高山流水之念想,谢谢!
  • [513楼] 深圳卫校-刘莉 - 评论于:2014-08-01 00:05:04

    刘莉的原贴:
    李老师讲的太精彩了!老师加油!
    作者-李华基回复:
    谢谢夸奖与鼓励!讲课没有止境,只有更好。我会加油的。
  • [514楼] Chinese language & Cultures School-Lilly Chen - 评论于:2014-07-31 23:43:22

    lilly chen的原贴:
    hi mr li, i am lilly, one of the teachers of chinese language & cultures school at melbourne, australia. i am sorry about not using chinese to give my review today, since my computer has not yet got chinese typing software. i watched this lecture video online after suggested by a friend, and i have to say it is well worth to watch and so much to learn from it. the school i work is a chinese language & cultures school which only open on weekends, and the most of students in our classes are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chinese immigrants, but we also have some students from malaysia, singapore, indonesia and local people who are really crazy about chinese. it is a challenge for me to past on my knowledge of chinese cultures to them and i am really enjoying it. i am always seeking a better way to offer my students opportunities to understand our cultures, and i think you are showing a good example of teaching which come up with so much fun, with a mix of a ton of laughs and an interesting story all rolled into one. thank you again for sharing your teaching experience with me, it is truly wonderful.
    作者-李华基回复:
    thank   you!
  • [515楼]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林晓燕 - 评论于:2014-07-31 23:42:07

    林晓燕的原贴:
    老师讲的非常好,使我受益匪浅。很喜欢老师的课堂,老师加油!
    作者-李华基回复:
    谢谢鼓励!老师我一定加油!
  • [516楼] 深职院-杨倩倩 - 评论于:2014-07-31 23:34:45

    杨倩倩的原贴:
    老师的课一向很有趣,32个赞
    作者-李华基回复:
    谢谢夸奖。得到同学们的认可,是我最大的荣幸!我会加油!
  • [517楼] - - 评论于:2014-07-31 20:47:22

    的原贴:
    很好…必须效仿学习
    作者-李华基回复:
    谢谢!学习不敢当,互相交流,“择其善者而从之”,共同进步!
  • [518楼] 深圳桂园中学-李坚老师 - 评论于:2014-07-31 19:50:50

    李坚老师的原贴:
    李华基老师视角独特,善于通过细节,将蕴含的丰富内容及各种线索与矛盾冲突,分析得淋漓尽致,耐人寻味,此设计适课教学,确是不可多得的优秀典范。
    作者-李华基回复:
    多谢李老师谬赞!从李老师的评论,可以看出您的深厚的功底,希望有机会和您交流,向您学习!谢谢!
  • [519楼] - - 评论于:2014-07-31 17:09:53

    的原贴:
    太精彩啦!
    作者-李华基回复:
    谬赞!惭愧!汗颜!
  • [520楼]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方凯利 - 评论于:2014-07-31 17:09:31

    方凯利的原贴:
    先生の授業はすごく面白いですね!おすすめです!
    作者-李华基回复:
    感谢来自日本的朋友!中国文学能在日本发扬光大,有利于中日友谊!谢谢!
第一页 24 25 26 27 28 最后一页  第26/28页 

 姓名:

 学校:

 院系:

验证码: 9052

评论/评审说明:

·仅显示作者在个人中心-评论管理中审核公开的评论内容,未审核的不显示。

·交流活动分校级、省级、全国三个环节。校级由学校组织评审、省级由省厅或省级承办机构负责、全国由组委会负责组织。

·为了保障公平性,对各阶段的评审专家均采用匿名显示,分别为“校级评审专家”、“省级评审专家”、“全国评审专家”。

·专家评审意见均显示在“专家点评”里。其他用户的评论显示在“网络交流”里。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