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出场
  • 标题:凤姐出场
  • 作者:李华基
  • 学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组别:高职高专
  • 评论:544 条
  • [161楼] -刘烨 - 评论于:2014-08-13 20:06:50

    刘烨的原贴:
    一部举世瞩目的著作。一场无与伦比的演说。妙不可言!
    作者-李华基回复:
    华基何德何能,竟然摆在与曹公同等的位置!愧不敢当!愧不敢当!
  • [162楼] - - 评论于:2014-08-13 16:15:45

    的原贴:
    一如既往的支持!
    作者-李华基回复:
    谢谢!无言感激!
  • [163楼] -杨阳 - 评论于:2014-08-13 15:37:26

    杨阳的原贴:
    《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化之瑰宝之一,在于她以一部小说而征服了全世界,得以成就一门伟大学说,即“红学”。更有王国维、蔡元培、胡适等博学硕儒以大宗师身份对《红楼梦》予以点评,进而以专著行世,对当时以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教授选择了《凤姐出场》的一个微课,为我们演绎着各人物间复杂的心理活动,交代了王熙凤的性格核心,便是她的权势欲和金钱欲,她的所有性格表象,情感波动,都由她的权势欲和金钱欲衍生、支配,都因金钱权势的得失而转化,而向着两极辐射。她作恶,固然是为攫取金钱、权势;行善,则因她有钱有势。她骄横跋扈,颐指气使,是在运用权势,让人服服贴贴;她卑恭温顺,俯首贴耳,是在邀怜取宠,巩固权势。她心高气傲,争强好胜,怡然自得,情致勃发,是顺利得势时的表现;她心灰意懒,畏葸难前,赧颜生愧,着气含悲,是受挫失势时的表露。正是这种对金钱和权势的无穷贪欲构成了王熙凤性格的稳定性因素。她的各种性格要素,均以她的权势欲、金钱欲为核心,互相联系,互相转化,互为因果,组合成为一个复杂有序的性格系统。 李教授以点带面,借凤姐出场的一段戏,交代了红楼梦各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丰富的内心活动。简明扼要,高度概括和总结。 老师给人的印象是:温文而雅,风度翩翩,学识广泛,诙谐幽默,虚心学习。 我们期待老师有更多,更好的新作品。非常感谢!
    作者-李华基回复:
    看到这么长的一段点评,第一感觉是:高手来也!细读之后发现,不但是高手,简直是超级高手!不但观点严密精到,还对凤姐的性格、心理进行反诘,盘查,剖析,学问高深难测,考据词章亦可圈可点!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拥有一颗包容和宽容之心:把鲜花和掌声送给别人,把艰辛的归纳和总结工作留给自己! 人世间的美,往往是有遗憾的。凤姐若活在当下,能结识您这么一位导师,结局,肯定不是那样!而我,除了感谢,只有感激!
  • [164楼] -杨阳 - 评论于:2014-08-13 15:37:24

    杨阳的原贴:
    《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化之瑰宝之一,在于她以一部小说而征服了全世界,得以成就一门伟大学说,即“红学”。更有王国维、蔡元培、胡适等博学硕儒以大宗师身份对《红楼梦》予以点评,进而以专著行世,对当时以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教授选择了《凤姐出场》的一个微课,为我们演绎着各人物间复杂的心理活动,交代了王熙凤的性格核心,便是她的权势欲和金钱欲,她的所有性格表象,情感波动,都由她的权势欲和金钱欲衍生、支配,都因金钱权势的得失而转化,而向着两极辐射。她作恶,固然是为攫取金钱、权势;行善,则因她有钱有势。她骄横跋扈,颐指气使,是在运用权势,让人服服贴贴;她卑恭温顺,俯首贴耳,是在邀怜取宠,巩固权势。她心高气傲,争强好胜,怡然自得,情致勃发,是顺利得势时的表现;她心灰意懒,畏葸难前,赧颜生愧,着气含悲,是受挫失势时的表露。正是这种对金钱和权势的无穷贪欲构成了王熙凤性格的稳定性因素。她的各种性格要素,均以她的权势欲、金钱欲为核心,互相联系,互相转化,互为因果,组合成为一个复杂有序的性格系统。 李教授以点带面,借凤姐出场的一段戏,交代了红楼梦各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丰富的内心活动。简明扼要,高度概括和总结。 老师给人的印象是:温文而雅,风度翩翩,学识广泛,诙谐幽默,虚心学习。 我们期待老师有更多,更好的新作品。非常感谢!
    作者-李华基回复:
    看完杨阳先生前面的评论,再看这次的评论,深深为作者的认真感动!这是一种“力拔山兮”的气概,是一种“舍我其谁”的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每一个人都可以勇攀高峰,创造辉煌!不必期待,坚信每个人的每次阅读,都是一篇全新的作品!
  • [165楼] 牧人-胡 - 评论于:2014-08-13 15:05:38

    胡的原贴:
    《凤姐出场》,在看似平淡无奇的细节,挖掘出精彩非凡的故事。李教授的功力,了得!
    作者-李华基回复:
    平淡,是生活,是生活的一个层面;精彩,也是生活,是生活中拍打滩头的浪花!故事里的人,是你,是我,是大家!生活,是一条不安分的小船,用“心”的程度,莫非就是一种“功力”?谢谢!
  • [166楼] -媚 - 评论于:2014-08-13 14:47:02

    媚的原贴:
    好!!!说的那是一个声情并茂,活色生香啊!!!!!
    作者-李华基回复:
    生活本就是万花筒,“活色生香”是一种提炼,也是一种心情!祝福您的生活,更加“活色生香”!谢谢!
  • [167楼] -周冲 - 评论于:2014-08-13 14:38:35

    周冲的原贴:
    一个好的故事会流传千古,一本好的著作会名扬四海,一个好的老师,会桃李满天下!你做到了!
    作者-李华基回复:
    人的一生,可能受到很多次的赞扬。但是这一次的褒奖,令人难于拒绝!我只好告诫自己,努力!努力!再努力! 谢谢!
  • [168楼] -寻米 - 评论于:2014-08-13 14:16:58

    寻米的原贴:
    李教授的课讲得生动活泼,寓意深刻。推荐!!!
    作者-李华基回复:
    书,给我们的是智慧;您,给我的是温情。站在台上,我只能竭尽所能;坐在台下,您端的冷静睿智。所以,我只想说一句感恩的话:谢谢!谢谢您的鼓励和支持!
  • [169楼] -成军 - 评论于:2014-08-13 12:40:24

    成军的原贴:
    李教授,请教一个问题,黛玉出面而不出场,“含而不发”固然很好,会不会时间间隔太长,有点审美疲劳了呢?
    作者-李华基回复:
    “黛玉含而不发”的关键是没有放下,一直“含”在嘴里。虽然“不发”,在经过“未发”,“渐发”之后,“终发”!象风筝的线,钓竿的浮标,人们固然希望结果,但也重视过程,所以不但没有“审美疲劳”,反而妙不可言!
  • [170楼] 宝安中学-李探春 - 评论于:2014-08-13 11:54:47

    李探春的原贴:
    没有满腹经纶,没有胸怀全书,如何能做到思维敏捷,出口成章,以自己精辟的语言,引人入胜的表达方式,诠释红楼里的《凤姐出场》?原本是妙不可言的,却变得活灵活现了!强!!
    作者-李华基回复:
    阁下锦口含香,兰心蕙质的鼓励,妙语连珠式的赞扬,让我深深感动!谢谢!谢谢!!
  • [171楼]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欧阳榕 - 评论于:2014-08-13 11:53:16

    欧阳榕的原贴:
    很好
    作者-李华基回复:
    谢谢鼓励!
  • [172楼] -苏进 - 评论于:2014-08-13 11:49:11

    苏进的原贴:
    确实值得推荐
    作者-李华基回复:
    谢谢!一定努力,争取扬帆远航!
  • [173楼] - - 评论于:2014-08-13 11:41:20

    的原贴:
    生动形象 带来很强烈的画面感
    作者-李华基回复:
    谢谢!假如我真的能将密密麻麻吗的字符,演绎为生动活泼的画面,我也为自己感动!谢谢你的指点鼓励和支持!
  • [174楼] 深圳大学-黄玉 - 评论于:2014-08-13 10:11:34

    黄玉的原贴:
    今天拜读了李教授的《凤姐出场》作品,你的学识渊博,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诙谐幽默的课堂讲解给人影响深刻。你把王熙凤的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为人刁钻狡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刻画得淋漓尽致。凤儿由于对上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博得贾母欢心,从而独揽了贾府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统治者。王熙凤最显著的性格特点:“五辣俱全”,即香辣、麻辣、泼辣、酸辣、毒辣。曹公在红楼梦里的各种人物的语言和情景描写以及布局,都有其深厚的寓意。这就是红学爱好者乐此不疲,寻求答案的原因。非常感谢老师精彩的微课,学习啦。
    作者-李华基回复:
    谢谢您的点评。您的点评纵横开阖,力透纸背,除了书上能看到的,还有是只有独具慧眼的您才能看到的,想到的。曹公在书中深厚的寓意,被您慢慢剥落,展现出层云断崖式的诗情画意,令人耳目一新!面对您的点评,我失语了,只有虚心学习。谢谢!真心感谢!
  • [175楼] 深职院-黄伟成 - 评论于:2014-08-13 09:33:51

    黄伟成的原贴:
    李老师讲的课一直都很棒!
    作者-李华基回复:
    谢谢!你的鼓励,激发我继续前进的动力,会加油!
  • [176楼] 深职院-黄 - 评论于:2014-08-13 09:32:44

    黄的原贴:
    很好!!!
    作者-李华基回复:
    谢谢鼓励!三个惊叹号,真的谢谢!
  • [177楼] - - 评论于:2014-08-12 23:49:24

    的原贴:
    真的很用心,精彩
    作者-李华基回复:
    谢谢!“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要今天还是和尚,没有还俗,就一定要将钟撞响!这是一种责任!干一行爱一行,用心,是必须的。谢谢你的“精彩!”
  • [178楼] -致远 - 评论于:2014-08-12 23:44:13

    致远的原贴:
    真心喜欢这堂课。观看完后仍觉得余音绕梁, 意尤未尽, 还好有评论栏, 可以一窥老师的文采, 真真是有出口成章, 下笔成文的才华啊! 看了那么多的评论以及您一一细致的回复, 我被莫名的感动了: 一个被学生如此欣赏, 爱戴, 铭记和支持的老师, 在如潮水一般的好评面前却如此的虚怀若谷, 谦和有礼, 我还有什么可以骄傲, 可以自负的呢?! 还是好好跟着老师学习国粹, 学习立人吧! 李老师, 请不要怀疑: 学生们对您的爱就是对您最真实的评价!
    作者-李华基回复:
    “学生们对您的爱就是对您最真实的评价!”“良言一句三冬暖”,看到这句话,我忍不住“凭轩涕泗流”!我相信,这绝对是一句掏心掏肺的肺腑之言!是一个老师收获的最好的礼物!“如潮好评”过誉了,但是,想到自己的付出,能被肯定,能获得回报,再苦再累又算得了什么?谢谢亲爱的同学,谢谢各位朋友,谢谢我的同行!敬礼!!
  • [179楼] -小小 - 评论于:2014-08-12 22:36:23

    小小的原贴:
    精彩一课,赞!
    作者-李华基回复:
    精彩不敢当,用心确是实情。谢谢鼓励!
  • [180楼] - - 评论于:2014-08-12 20:45:23

    的原贴:
    生动诙谐...,教授能否再给俺们上一课
    作者-李华基回复:
    谢谢鼓励。教室里的三尺讲台,只是一个小讲台,人生才是大讲台,大舞台。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是一堂微课。您的点评,更加是一堂精彩的微课,让我受益匪浅,谢谢!
第一页 7 8 9 10 11 最后一页  第9/28页 

 姓名:

 学校:

 院系:

验证码: 3448

评论/评审说明:

·仅显示作者在个人中心-评论管理中审核公开的评论内容,未审核的不显示。

·交流活动分校级、省级、全国三个环节。校级由学校组织评审、省级由省厅或省级承办机构负责、全国由组委会负责组织。

·为了保障公平性,对各阶段的评审专家均采用匿名显示,分别为“校级评审专家”、“省级评审专家”、“全国评审专家”。

·专家评审意见均显示在“专家点评”里。其他用户的评论显示在“网络交流”里。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