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出场
  • 标题:凤姐出场
  • 作者:李华基
  • 学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组别:高职高专
  • 评论:544 条
  • [121楼] -文苑 - 评论于:2014-08-16 09:34:05

    文苑的原贴:
    非常好! 吸引的标题, 丰富的内容, 深刻的内涵, 精彩的讲解, 让人听得津津有味。精到!
    作者-李华基回复:
    谢谢鼓励!谢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观看在下微课,并不吝赞美之词,再次感谢!
  • [122楼] -寻米 - 评论于:2014-08-15 23:26:57

    寻米的原贴:
    看了还想再看,好!!!
    作者-李华基回复:
    谢谢!您的鼓励,是我进步的动力!!
  • [123楼] - - 评论于:2014-08-15 21:19:50

    的原贴:
    值得推荐的一次成功的微课现场
    作者-李华基回复:
    谢谢!非常感谢!
  • [124楼] 松口中学-李威 - 评论于:2014-08-15 20:53:13

    李威的原贴:
    ‘好!
    作者-李华基回复:
    谢谢!怎一个好字了得!
  • [125楼] -霞 - 评论于:2014-08-15 20:41:11

    霞的原贴:
    好!
    作者-李华基回复:
    谢谢!好给力!
  • [126楼] -刘筱文 - 评论于:2014-08-15 19:06:46

    刘筱文的原贴:
    太精彩了!
    作者-李华基回复:
    谢谢!过奖了,会努力追求进步!
  • [127楼] -秋香 - 评论于:2014-08-15 19:02:36

    秋香的原贴:
    讲得好!
    作者-李华基回复:
    谢谢鼓励!争取更好!
  • [128楼] -黄兰 - 评论于:2014-08-15 18:44:45

    黄兰的原贴:
    听君一堂课,胜读十遍书!
    作者-李华基回复:
    闻君一通赞,亦胜十年书!谢谢!
  • [129楼] -洪福 - 评论于:2014-08-15 18:22:10

    洪福的原贴:
    教授:贾母为什么不跟大儿子过?既然跟小儿子过,为什么又要单独搞一个院子自己单独住着?我糊涂了,请教。
    作者-李华基回复:
    谢谢您的提问,很关键的节点。贾母选择跟那个儿子生活的问题,已经超出“凤姐出场”的范畴,涉及到贾母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贾母的这种做法,直接影响到贾府的每一个人,是一个非三言两语能说明白的问题。 提问有很高的水平,让人深思!
  • [130楼] -廖一 - 评论于:2014-08-15 17:30:32

    廖一的原贴:
    很喜欢听这样的课! 以文学讲故事, 以故事树人物, 以人物论人性, 耐人寻味! 李教授同时兼具学究的渊博, 导演的才华, 演员的表现力, 评述的口才, 却又自成一格, 让人印象深刻, 回味无穷! 强!
    作者-李华基回复:
    我想过夸人,也曾经赞美别人!但是,以排山倒海的气势,以归纳总结的形式褒奖别人,还带着深沉优雅的微笑,这种风度和雅致,令我折服!崇拜!谢谢!我将永远记住,以这种方式去表扬,赞美,讴歌!再次谢谢!
  • [131楼] -李好 - 评论于:2014-08-15 17:13:02

    李好的原贴:
    凤姐是曹公雪芹先生着墨最多,最为生动的灵魂人物之一,她的出场,是从初到贾府的林黛玉眼中开始的—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啦,没得迎接远客!”用未见其人,先听其声地描写,来表达黛玉的眼里的凤姐:放诞无理。 红楼梦中对各个人物的语言、行为、性格和复杂心理活动,用诗歌等,把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像风景画在眼前一一呈现。 这里且不说凤辣子的毒与辣,她的美,善,恶,她的为人圆滑,且不说美貌聪慧集于一生,且不说她的风趣幽默,行为不拘礼数,谈笑风生面对人生,且不说她的阴险奸诈,贪婪,谋财害命,对下人恩威并重。 我们这里只说她做事八面玲珑,井井有条,忙而不乱地管理大观园,上至统治者,下至丫鬟等400多人的衣食住行。游刃有余,巧妙地解决各种事物的卓越治国理财能力让人记忆深刻。正如沈慕韩评价:“舌烂莲花迷五色,心藏机械刻三分。”可见曹公的万般宠爱于一身。 李教授巧妙地运用《凤姐出场》寓意深刻。独具慧眼。借微品给我们带来有血有肉,敢爱敢狠的,不让须眉的治家高手。 非常感谢老师的作品。强烈推荐。
    作者-李华基回复:
    可以看出,您对红楼的熟悉,对我慢节奏地赏析一个细节十分着急!面对我的微课,那是一种指导,是我的一份荣耀!在我开设的选修课《红楼梦赏析》中,我赏析凤姐的时候,也象您要求和设想的这么做的。但是,微课的要求是短小精悍,微言大义,所以,我选择其中一个小环节“出场”。凤姐出场,犹如一个“纲”,纲举目张,凤姐出场以后,关于凤姐的性格特质,犹如一道画卷,慢慢在读者面前徐徐展开。让读者在漫长而仔细的阅读中充分享受!“读书乐”,“乐读书”,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了。再次感谢!
  • [132楼] -秋之风 - 评论于:2014-08-15 16:30:54

    秋之风的原贴:
    旅游也不忘给老师一个赞,确实有才!
    作者-李华基回复:
    谢谢!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旅游也不忘学习,也关心老师,非常感谢!
  • [133楼] -麦镇江 - 评论于:2014-08-15 16:27:44

    麦镇江的原贴:
    太吸引我们这班同学了!老师太棒了!
    作者-李华基回复:
    谢谢!师生情深,老师感谢你们“这班同学”!是你们成就了老师我!
    作者-李华基回复:
    谢谢!师生情深,老师感谢你们“这班同学”!是你们成就了老师我!
  • [134楼] - - 评论于:2014-08-15 16:08:35

    的原贴:
    讲的不错啊~
    作者-李华基回复:
    谢谢鼓励!一定加油!
  • [135楼] -小雨 - 评论于:2014-08-15 15:28:05

    小雨的原贴:
    精彩伦比,值得推荐!
    作者-李华基回复:
    “精彩”的是您的心情!谢谢推荐!
  • [136楼]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欧阳榕 - 评论于:2014-08-15 14:44:02

    欧阳榕的原贴:
    非常好
    作者-李华基回复:
    记得,您已经不是第一次写评论了。每一次的评论都如此简洁明快,可见您是一个性格坚毅,做事专一的人。具有这种品德的人,往往能成就大事!祝福您!
  • [137楼] - - 评论于:2014-08-15 13:50:12

    的原贴:
    老师的课讲的很好,吸引力强,顶!!!
    作者-李华基回复:
    谢谢鼓励!“吸引”是因为您的心中有书,手中握着磁铁,身处强力磁场之中。琴声虽好,于牛何干?遇知音方能“知雅意”也!
  • [138楼] - - 评论于:2014-08-15 12:59:10

    的原贴:
    请问李教授:凤姐还活着吗?还活在当下吗?
    作者-李华基回复:
    问题问得好!文学与新闻最大的差别,可能是“时效性”!时过境迁,新闻的价值在逐渐消逝,文学则由于它在书写人性而不是具体的人,而愈加精彩!凤姐不是作为具体的人存在的。“凤姐”是典型人物、典型形象,活在当时,活在当下,活在未来。只要人类社会还在,凤姐就会穿上时尚的服饰,永远活着!在你身边,在你心里。
  • [139楼] -李国慧 - 评论于:2014-08-15 11:51:10

    李国慧的原贴:
    老师风趣幽默,课程设计出彩!
    作者-李华基回复:
    谢谢鼓励!希望通过自己的“幽默风趣”,可以诠释红楼的精彩绝伦!
  • [140楼] - - 评论于:2014-08-15 11:49:35

    的原贴:
    强烈推荐!
    作者-李华基回复:
    谢谢鼓励!
第一页 5 6 7 8 9 最后一页  第7/28页 

 姓名:

 学校:

 院系:

验证码: 6304

评论/评审说明:

·仅显示作者在个人中心-评论管理中审核公开的评论内容,未审核的不显示。

·交流活动分校级、省级、全国三个环节。校级由学校组织评审、省级由省厅或省级承办机构负责、全国由组委会负责组织。

·为了保障公平性,对各阶段的评审专家均采用匿名显示,分别为“校级评审专家”、“省级评审专家”、“全国评审专家”。

·专家评审意见均显示在“专家点评”里。其他用户的评论显示在“网络交流”里。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