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41楼] 贵州财经大学-刘杰 - 评论于:2014-11-13 13:57:31
作者-林海明回复:
作者-林海明回复:刘杰的原贴:
重点突出,条理清楚,知识结构丰富
重点突出,条理清楚,知识结构丰富。谢谢鼓舞。
重点突出,条理清楚,知识结构丰富。谢谢鼓舞。 -
[1842楼] -周晶 - 评论于:2014-11-13 13:36:24
作者-林海明回复:周晶的原贴:
越是基础的东西越难讲明白,林老师摒弃枯燥乏味照本宣科的方式,结合实际中发生的有趣案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诠释了统计学的定义,能够让学生对统计学的理解更加生动和深入。
越是基础的东西越难讲明白,林老师摒弃枯燥乏味照本宣科的方式,结合实际中发生的有趣案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诠释了统计学的定义,能够让学生对统计学的理解更加生动和深入。谢谢认同。 -
[1843楼] - - 评论于:2014-11-13 10:30:14
作者-林海明回复:的原贴:
讲解清晰,简单易懂
讲解清晰,简单易懂。谢谢鼓励。 -
[1844楼] 广东财经大学-周瑾 - 评论于:2014-11-13 10:18:54
作者-林海明回复:周瑾的原贴:
非常认可林海明老师对统计学全新的诠释。
非常认可对统计学全新的诠释。谢谢鼓舞。 -
[1845楼] - - 评论于:2014-11-13 10:14:11
作者-林海明回复:的原贴:
作为公共基础课,统计学属于比较枯燥的,但是林老师讲授的统计学,不仅不枯燥,反而更加有趣,听之深有所感。
统计学不仅不枯燥,反而更加有趣。我们共同努力。 -
[1846楼] -金倩 - 评论于:2014-11-13 10:10:38
作者-林海明回复:金倩的原贴:
国人对统计学的认识并没有真正普及,事实上,很多用人单位甚至将统计学等同于财务学,而统计学在现实工作中的运用十分强大,这门学科值得广大高校大力推广!
国人对统计学的认识并没有真正普及,而统计学在现实工作中的运用十分强大,这门学科值得广大高校大力推广。谢谢认同。 -
[1847楼] - - 评论于:2014-11-12 23:09:52
作者-林海明回复:的原贴:
好
谢谢鼓励。 -
[1848楼] 贵州财经大学-杨华蔚 - 评论于:2014-11-12 23:06:25
作者-林海明回复:杨华蔚的原贴:
引入很新颖,值得学习
新颖。谢谢鼓励。 -
[1849楼] 华南理工大学-王伟峰 - 评论于:2014-11-12 22:35:03
作者-林海明回复:王伟峰的原贴:
我觉得很好,有实际意义。
谢谢鼓舞。 -
[1850楼] 广东财经大学-解保华 - 评论于:2014-11-12 19:29:44
作者-林海明回复:
作者-林海明回复:解保华的原贴:
讲课生动风趣,案例设计精彩,与学生互动良好!我采用。
生动风趣,案例设计精彩,师生互动良好!谢谢认同。
生动风趣,案例设计精彩,师生互动良好!谢谢认同。 -
[1851楼] 广东财经大学-陈丽 - 评论于:2014-11-12 15:15:36
作者-林海明回复:陈丽的原贴:
非常好
我们一起努力。 -
[1852楼] 韶关学院-罗子荣 - 评论于:2014-11-12 14:37:31
作者-林海明回复:罗子荣的原贴:
最看好的教学质量凸显
谢谢你如此评价。 -
[1853楼] -唐紫薇 - 评论于:2014-11-12 14:29:16
作者-林海明回复:唐紫薇的原贴:
支持支持!做的太好了
谢谢大力支持。 -
[1854楼] 广东财经大学-周晶 - 评论于:2014-11-12 14:27:59
作者-林海明回复:周晶的原贴:
很棒!强力推荐并采用!
谢谢鼓舞。 -
[1855楼] - - 评论于:2014-11-12 14:19:18
作者-林海明回复:的原贴:
好
谢谢鼓励 -
[1856楼] 南方报社-彭德娜 - 评论于:2014-11-12 14:18:34
作者-林海明回复:彭德娜的原贴:
受益匪浅,不错!
谢谢鼓舞。 -
[1857楼] 广东商学院-吕娴汶 - 评论于:2014-11-12 14:00:07
作者-林海明回复:吕娴汶的原贴:
讲的清楚有条例。
清楚有条例。谢谢鼓励。 -
[1858楼] - - 评论于:2014-11-12 13:50:22
作者-林海明回复:的原贴:
学生们可以通过手机或网络进行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的创新。支持。
谢谢认同。 -
[1859楼] - - 评论于:2014-11-12 13:33:17
作者-林海明回复:的原贴:
赞\(≧▽≦)
谢谢鼓励。 -
[1860楼] 广东财经大学-邹伟美 - 评论于:2014-11-12 13:25:30
作者-林海明回复:邹伟美的原贴:
很棒
谢谢鼓舞。
评论/评审说明:
·仅显示作者在个人中心-评论管理中审核公开的评论内容,未审核的不显示。
·交流活动分校级、省级、全国三个环节。校级由学校组织评审、省级由省厅或省级承办机构负责、全国由组委会负责组织。
·为了保障公平性,对各阶段的评审专家均采用匿名显示,分别为“校级评审专家”、“省级评审专家”、“全国评审专家”。
·专家评审意见均显示在“专家点评”里。其他用户的评论显示在“网络交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