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1楼] - - 评论于:2015-03-07 18:16:37
作者-林莉回复:的原贴:
喜欢互动的课堂、活跃的课堂、有人情味儿的课堂。
课堂教学设计符合教学对象心理特点,我们一直在努力。 -
[522楼] -烛公 - 评论于:2015-03-07 15:59:29
作者-林莉回复:烛公的原贴:
教师和蔼可亲,既严肃又活泼,适合青少年的年龄特征; 能成功地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进了学生理解和牢固的记忆; 教学过程安排合理,教学效果很好。
谢谢关注与支持:)教学方法探索永无止境,我们一直在路上—— -
[523楼] 合肥新东方学校-郑洁霞 - 评论于:2015-03-07 11:29:20
作者-林莉回复:郑洁霞的原贴:
醍醐灌顶,如果能有幸当面聆听,当属人生有幸!
谢谢新东方郑老师的肯定!您是教学专家,希望有机会向您学习:) -
[524楼] - - 评论于:2015-03-07 11:28:41
作者-林莉回复:的原贴: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设计合理。老师本人就是文明的楷模!
谢谢给予这么高的评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这是我努力的方向。 -
[525楼] 保定市女子职业中专-安智君 - 评论于:2015-03-07 00:20:44
1、教师着装整洁,仪表大方有良好的教学风貌。2、教学内容和主题逻辑性强。3、教学设计充分,丰富的教学手段的运用达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
[526楼] - - 评论于:2015-03-06 22:23:13
林老师专业经验丰富,语言流畅,安排合理,课堂学习氛围很好,善于跳动学生积极性,师生互动较强,学生参与度高。赞! -
[527楼] 西南石油大学-张世红 - 评论于:2015-03-06 21:16:26
作者-林莉回复:张世红的原贴:
教学生动,吸引学生。值得学习借鉴。教学设计充分,经验丰富。
谢谢化工院老师的认可!科学与艺术密不可分,期待有更多机会为理工科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助力。 -
[528楼] 成都理工大学-李青蔓 - 评论于:2015-03-06 19:21:50
老师讲课非常棒!! -
[529楼] 李没诺形象设计-李美诺 - 评论于:2015-03-06 17:36:26
课程很棒的 -
[530楼] 十二中-林凡珺 - 评论于:2015-03-06 16:48:27
作者-林莉回复:林凡珺的原贴:
喜欢听林老师的课,比较有意义!
谢谢成都十二中林老师的关注和认可! -
[531楼] 会东中学- - 评论于:2015-03-06 15:06:01
作者-林莉回复:的原贴:
这是一堂启发式教学的示范课,师生之间不停地互动有启有发,课堂非常活跃,没有睡觉的、没有开小差的,教学效果很好。不仅值得大学老师学习,也值得我们中学老师学习。
感谢关注!如果能为中学教学带来一点儿启发,是我的荣幸,欢迎随时探讨教学方式方法,相互学习,不断进步。 -
[532楼] 武汉珞珈传媒学校-张文敏 - 评论于:2015-03-06 14:57:07
着装大方得体,具有大师风范,是我们全体师生学习之楷模 -
[533楼] - - 评论于:2015-03-06 13:15:31
教态优雅,举止得体,这位老师做到了言传身教。n个赞! -
[534楼] - - 评论于:2015-03-06 11:19:59
作者-林莉回复:的原贴:
这个微笑很有学问啊!
礼仪与生活密不可分,细节决定成败,俯拾皆学问。 -
[535楼] 西南石油大学-吴雪峰 - 评论于:2015-03-06 10:50:36
非常实用,赞一个!! -
[536楼] 西南石油大学-吴雪峰 - 评论于:2015-03-06 10:47:59
非常好,继续赞!!! -
[537楼] - - 评论于:2015-03-06 09:09:51
作者-林莉回复:的原贴:
教态自然大方,很有亲和力,互动性强,学生参与性高,很棒的作品。
礼仪,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谢谢关注。 -
[538楼] - - 评论于:2015-03-06 09:07:11
讲得不错!贊 -
[539楼] 河北师范大学-雷婷 - 评论于:2015-03-06 08:49:40
作者-林莉回复:雷婷的原贴:
受益匪浅的一堂课,向林老师学习!大赞!
礼仪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谢谢支持! -
[540楼] -黄清 - 评论于:2015-03-06 08:16:12
作者-林莉回复:黄清的原贴:
课堂内容充实,简单明了,做为学生能够轻松掌握知识,老师上课有理论,有互动,节奏明快。
针对90后学生特点进行教学改革,我们一直在努力。谢谢支持!
评论/评审说明:
·仅显示作者在个人中心-评论管理中审核公开的评论内容,未审核的不显示。
·交流活动分校级、省级、全国三个环节。校级由学校组织评审、省级由省厅或省级承办机构负责、全国由组委会负责组织。
·为了保障公平性,对各阶段的评审专家均采用匿名显示,分别为“校级评审专家”、“省级评审专家”、“全国评审专家”。
·专家评审意见均显示在“专家点评”里。其他用户的评论显示在“网络交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