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 标题: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 作者:王宇
  • 学校:河北大学
  • 组别:理工
  • 评论:91 条
  • [41楼] -谢伴燊 - 评论于:2015-03-19 23:10:38

    谢伴燊的原贴: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是“基础医学”中让医学生几乎发神经的抽象知识,王博联系临床讲解,更能提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作者-王宇回复:
    谢谢
  • [42楼] 护理学院-吴丽平 - 评论于:2015-03-19 23:09:21

    吴丽平的原贴:
    真棒!向王老师学习。
    作者-王宇回复:
    谢谢吴老师
  • [43楼] - - 评论于:2015-03-19 22:57:07

    的原贴:
    王老师课准备得认真,讲得生动!!工作了十六年了,又重温了一下大学时光!!!真羡慕你的学生们!!!!赞!!!!!
    作者-王宇回复:
    谢谢
  • [44楼] - - 评论于:2015-03-19 21:58:35

    讲的非常棒,形象生动,学生容易消化。赞
  • [45楼] 河北医科大学-刘素真 - 评论于:2015-03-19 21:26:55

    刘素真的原贴:
    王老师讲课好用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枯燥的问题有趣化……使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让听者易于理解--掌握--应用,受益颇深!若有机会好想再听王老师相关课程!
    作者-王宇回复:
    谢谢刘
  • [46楼] 滨州医学院-贾恩霞 - 评论于:2015-03-19 20:18:52

    很形象,清楚、易懂,
  • [47楼] - - 评论于:2015-03-19 18:56:36

    讲课生动,有吸引力,重点突出!
  • [48楼] 河北大学-戎瑞雪 - 评论于:2015-03-19 17:17:05

    戎瑞雪的原贴:
    动画吸引人,生动有趣。
    作者-王宇回复:
    谢谢你 提到了动画 的确动画是对一些生理过程形象化很好的手段
  • [49楼] - - 评论于:2015-03-19 10:59:08

    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十分精彩的一堂课!
  • [50楼] - - 评论于:2015-03-19 10:08:21

    从生活到知识,从实际到理论,严丝合缝,老师讲的很棒,学生听的清楚,学的很明白!给王宇老师点赞!!
  • [51楼] 河北医大-王晓星 - 评论于:2015-03-19 10:07:08

    内容丰富,语言流利 对于我本人来说有很大的帮助
  • [52楼] -岳季平 - 评论于:2015-03-19 09:44:16

    好!非常好!讲解条理清楚、引人入胜。
  • [53楼] - - 评论于:2015-03-19 09:36:54

    讲的不错!非常赞!
  • [54楼] - - 评论于:2015-03-19 09:22:15

    内容生动鲜活,化复杂为简单,板书与ppt结合,课堂气氛活跃!
  • [55楼] - - 评论于:2015-03-19 09:21:15

    从实际生活引入到课堂知识,讲的很棒!大家可以认真观看!很受益哦!
  • [56楼]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郝迪 - 评论于:2015-03-19 09:15:19

    非常好,生动,流畅,易懂,很好的课件。
  • [57楼] - - 评论于:2015-03-19 08:49:09

    王老师讲课非常细腻,能够完全带动同学思路,听完后豁然开朗。
  • [58楼] 河北农业大学-李俊杰 - 评论于:2015-03-19 08:36:33

    李俊杰的原贴:
    以每人想年轻这一事例为切入点,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效果不错。讲课条理分明,引人入胜,我这非本专业人也听明白了,真的不错。强力推荐!
    作者-王宇回复:
    谢谢您 让教授见笑了
  • [59楼] 河北大学-李英 - 评论于:2015-03-19 08:29:31

    李英的原贴:
    很认真的听完了王老师的课程,每次都会带给我们惊喜,而且所讲的内容非常细,简单易懂.
    作者-王宇回复:
    谢谢
  • [60楼] 河北大学-马飞龙 - 评论于:2015-03-19 08:05:17

    马飞龙的原贴:
    王老师,讲课生动,有趣,我们很喜欢!
    作者-王宇回复:
    谢谢
第一页 1 2 3 4 5 最后一页  第3/5页 

 姓名:

 学校:

 院系:

验证码: 5080

评论/评审说明:

·仅显示作者在个人中心-评论管理中审核公开的评论内容,未审核的不显示。

·交流活动分校级、省级、全国三个环节。校级由学校组织评审、省级由省厅或省级承办机构负责、全国由组委会负责组织。

·为了保障公平性,对各阶段的评审专家均采用匿名显示,分别为“校级评审专家”、“省级评审专家”、“全国评审专家”。

·专家评审意见均显示在“专家点评”里。其他用户的评论显示在“网络交流”里。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