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楼] 北京理工大学-东苗 - 评论于:2015-03-30 19:38:54
作者-邹建龙回复:东苗的原贴:
真心觉得不错!本科期间电路学的一塌糊涂的我,觉得电路变简单了!好神奇的说~
谢谢肯定~ -
[2楼] - - 评论于:2015-03-26 22:24:06
作者-邹建龙回复:的原贴:
很不错
谢谢~ -
[3楼] - - 评论于:2015-03-26 19:54:43
作者-邹建龙回复:的原贴:
很棒
谢谢~ -
[4楼] 西安交通大学-沈瑶 - 评论于:2015-03-26 11:04:45
作者-邹建龙回复:沈瑶的原贴:
思路清晰,有条理,例子生动形象,还有例题,赞
谢谢^_^ -
[5楼] 西安交通大学-吴晓东 - 评论于:2015-03-25 19:12:18
作者-邹建龙回复:吴晓东的原贴:
内容充实,讲解到位,深入浅出。
谢谢~ -
[6楼] 西安交通大学-李泽群 - 评论于:2015-03-25 17:18:24
作者-邹建龙回复:李泽群的原贴:
棒!我目前正在学习邹老师的电路课程。邹老师让我原以为的一门比较严肃的课程变得生动有趣。他讲课的时候总能通过幽默的方式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潜移默化地加深着我们的理解。在看国外的公开课的时候总是有评论说外国的教授更注重我们对问题的理解而不是解题技巧。而邹老师就是这样,引入一个新概念新定律的时候总是用最简单的例子来试图让我们理解它的本质。除此之外,邹老师收放自如,能够很好地控制课堂的节奏。虽然真正的课堂状态视频难以展示出来,但也可见一斑了。谢谢邹老师!老师继续加油!
嗯,加油~ -
[7楼]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曹媛 - 评论于:2015-03-25 14:37:26
作者-邹建龙回复:曹媛的原贴:
很好
谢谢~ -
[8楼]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今凤 - 评论于:2015-03-25 14:27:44
作者-邹建龙回复:黄今凤的原贴:
老师很棒!给力!
谢谢~ -
[9楼] - - 评论于:2015-03-25 11:36:24
作者-邹建龙回复:的原贴:
思路清晰,简单易懂
谢谢~ -
[10楼] 西安交通大学-赵金 - 评论于:2015-03-25 11:32:05
作者-邹建龙回复:赵金的原贴:
邹老师授课的方式非常适合我们,他根据本课程知识结构的特点,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邹老师清晰的讲课思路及深入浅出的表达,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将实验与电路的知识相结合,有助于我们学生对电路知识更好的理解。
谢谢~ -
[11楼] 西安交通大学-尤晔 - 评论于:2015-03-25 10:45:38
作者-邹建龙回复:尤晔的原贴:
支持邹老师!讲解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吃苹果也是萌萌哒~
谢谢^_^ -
[12楼] 长安大学-崔泽 - 评论于:2015-03-25 10:22:44
作者-邹建龙回复:崔泽的原贴:
通过现场教学的方法,使晦涩抽象的问题变得清晰明了,邹老师的课确实不错!
谢谢肯定~ -
[13楼] 西安交通大学-张卓飒 - 评论于:2015-03-25 09:54:29
作者-邹建龙回复:张卓飒的原贴:
邹老师讲课生动形象,思路清晰,必须顶一下。
谢谢~ -
[14楼] 西安交通大学-无名小生 - 评论于:2015-03-25 09:17:04
作者-邹建龙回复:无名小生的原贴:
老师很帅很幽默 继续支持邹老师
谢谢~ -
[15楼] 哈尔滨工业大学-高唯峰 - 评论于:2015-03-25 09:05:50
作者-邹建龙回复:高唯峰的原贴:
老师讲的深入浅出,逻辑清晰。让我对有功与无功功率的基本概念有了更深的了解。很好的教程!
谢谢~ -
[16楼] 西安交通大学-赵为犁 - 评论于:2015-03-25 08:27:57
作者-邹建龙回复:赵为犁的原贴:
简单易懂,条理清楚,厉害!
谢谢~ -
[17楼] 河北工业大学-王晓阳 - 评论于:2015-03-25 00:19:59
作者-邹建龙回复:王晓阳的原贴:
讲得很好,容易理解,很有水平!
谢谢~ -
[18楼] 西安交通大学-刘威 - 评论于:2015-03-25 00:06:24
作者-邹建龙回复:刘威的原贴:
老师很帅,课程给力啊,赞一个(((o(*゚▽゚*)o)))
谢谢~ -
[19楼] 西安交通大学-钟旭 - 评论于:2015-03-24 23:45:57
作者-邹建龙回复:钟旭的原贴:
邹老师教得很好的,本科电路就是他教的,特别喜欢他,那时一学期下来电路课不怎么复习就可以参加期末考试了,因为平时课堂上都学懂了。邹老师加油!!!
谢谢肯定~ -
[20楼] 中南大学-大侠 - 评论于:2015-03-24 22:39:59
作者-邹建龙回复:大侠的原贴:
很好,很强大
谢谢~
评论/评审说明:
·仅显示作者在个人中心-评论管理中审核公开的评论内容,未审核的不显示。
·交流活动分校级、省级、全国三个环节。校级由学校组织评审、省级由省厅或省级承办机构负责、全国由组委会负责组织。
·为了保障公平性,对各阶段的评审专家均采用匿名显示,分别为“校级评审专家”、“省级评审专家”、“全国评审专家”。
·专家评审意见均显示在“专家点评”里。其他用户的评论显示在“网络交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