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楼] 北京师范大学-徐晓舟 - 评论于:2015-03-18 20:13:53
作者-杨梅回复:徐晓舟的原贴:
太好啦
非常感谢鼓励! -
[22楼] - - 评论于:2015-03-18 20:04:29
作者-杨梅回复:的原贴:
真的很受用~!讲得不错!!!
谢谢点评和鼓励! -
[23楼] 化学化工学院-边莹 - 评论于:2015-03-18 19:33:15
作者-杨梅回复:边莹的原贴:
喜欢上杨老师的课,感觉她一上到讲台就不由自主的进入了教师的角色,会用启发教学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会讲些与专业相关的知识。通过该分子发光分析法的课程的讲解,我了解了分子吸收和发光的本质。
谢谢边莹同学,老师教学的进步和教学中的激情都来自于你们的激发,希望以后多交流! -
[24楼] 辽宁师范大学-林琪 - 评论于:2015-03-18 19:28:03
作者-杨梅回复:林琪的原贴:
杨老师讲课特别详细,生动形象,便于我们理解,特别喜欢杨老师的课
谢谢林琪同学,老师教学的进步和教学中的激情都来自于你们的激发,希望以后多交流! -
[25楼] 社会人士-wqyms - 评论于:2015-03-18 19:13:21
作者-杨梅回复:wqyms的原贴:
杨老师讲授的“分子发光分析法理论基础”很好,思路清晰、交代清楚,内容具有前沿性。对一位大学老师来说搞科研项目固然是好事,但讲好基础更是一项十分重要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位老师做到了这一点,很值得提倡。同时也告诫我们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学好基础知识尤为重要,切不可忽视。望师生们共同努力吧。
谢谢老先生的点评和鼓励!我会更加努力,坚守一线教学! -
[26楼] - - 评论于:2015-03-18 16:42:36
作者-杨梅回复:的原贴:
教师的语言表达准确,思路清晰
多谢鼓励!多交流 -
[27楼] - - 评论于:2015-03-18 16:33:06
作者-杨梅回复:的原贴:
杨老师很有亲和力,课讲很精彩!赞赞赞!
谢谢你的鼓励!老师教学的进步和教学中的激情都来自于你们的激发,希望以后多交流! -
[28楼] - - 评论于:2015-03-18 16:33:03
作者-杨梅回复:的原贴:
该课条理清晰 形象生动!很喜欢!
谢谢点评和鼓励,希望以后多交流! -
[29楼] 辽宁师范大学-杨莉莉 - 评论于:2015-03-18 16:32:21
作者-杨梅回复:杨莉莉的原贴:
通过听课学习,我了解了分子吸收和分子发光本质区别与联系,理解了分子发光行为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掌握了分子发光仪器的构造原理、分子发光分析法的应用。这是一门值得大家共同学习的微课,棒棒哒!!嘿嘿
谢谢杨莉莉同学,老师教学的进步和教学中的激情都来自于你们的激发,希望以后多交流! -
[30楼] 辽宁师范大学-杨雨竹 - 评论于:2015-03-18 16:28:03
作者-杨梅回复:杨雨竹的原贴:
条理清晰,形象生动,与生活紧密结合
谢谢杨雨竹同学,老师教学的进步和教学中的激情都来自于你们的激发,希望以后多交流! -
[31楼] 辽宁师范大学-陈同学 - 评论于:2015-03-18 16:25:04
作者-杨梅回复:陈同学的原贴:
是一位很敬业,很值得尊敬的老师,讲课思路清晰,易被接受,严肃又不失亲和力,是我学习的榜样!
谢谢陈同学,老师教学的进步和教学中的激情都来自于你们的激发,希望以后多交流! -
[32楼] 辽宁师范大学-安悦 - 评论于:2015-03-18 16:20:26
作者-杨梅回复:安悦的原贴:
认真学习了,这部分内容与有机化学关系较大,对本人教学很有启发!
多谢鼓励!说实在的,仪器分析这门课程综合性强,在分子光谱内容中涉及许多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已有还要向安教授多请教。 -
[33楼] 清华大学-杨楠 - 评论于:2015-03-18 15:57:56
作者-杨梅回复:杨楠的原贴:
语速适中,逻辑性强,表达清晰!
谢谢点评!以后要多向你这位语言学专家学习! -
[34楼] 辽宁师范大学-hcx - 评论于:2015-03-18 15:55:30
作者-杨梅回复:hcx的原贴:
从生活现象入手,提出发光分析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即接地气也有高度,导课方法很好。ppt制作简练、画面色彩和谐丰富,很好。
谢谢赫老师点评与鼓励!您是名师,在教学上还要向您多学习。也期待您能录制一些经典课程以便年轻教师学习。 -
[35楼] - - 评论于:2015-03-18 15:18:52
重点、难点讲解详细,调理清晰,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
[36楼] 辽宁师范大学-王珍妮 - 评论于:2015-03-18 15:15:43
作者-杨梅回复:王珍妮的原贴:
教师授课风格生动,讲授准确全面系统,循循善诱,有层次地启发学生思考,体现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语言规范,声音洪亮,互动热烈。
谢谢王珍妮同学,老师教学的进步和教学中的激情都来自于你们的激发,希望以后多交流!
评论/评审说明:
·仅显示作者在个人中心-评论管理中审核公开的评论内容,未审核的不显示。
·交流活动分校级、省级、全国三个环节。校级由学校组织评审、省级由省厅或省级承办机构负责、全国由组委会负责组织。
·为了保障公平性,对各阶段的评审专家均采用匿名显示,分别为“校级评审专家”、“省级评审专家”、“全国评审专家”。
·专家评审意见均显示在“专家点评”里。其他用户的评论显示在“网络交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