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框架的构造
  • 标题:研究框架的构造
  • 作者:裴少峰
  • 学校:河南工业大学
  • 组别:文史
  • 评论:289 条
  • [1楼] 福清职业学校-周强明 - 评论于:2015-07-18 22:46:21

    周强明的原贴:
    听了您的课,觉得讲的很好。内容具有启发性,方法具有操作性,信息具有专业性。鼓励!
    作者-裴少峰回复:
    感谢您对高度评价,谢谢您对热情鼓励!
    作者-裴少峰回复:
    感谢您的高度评价,谢谢您的热情鼓励!
    匿名回复:
    对任何一个专业的微课而言。为了保障比赛的公平性,对各阶段的评审专家(包括决赛评审专家)不应采用匿名显示,否则,会产生暗箱操作!而是应公开评审专家的姓名、所在工作单位,以便所有人看到评审专家是否公正、公平。同时,让所有看任何一个微课的人既可以对一个微课进行客观评论,也可以对评审专家给与评论!让不公正、不公平的评审专家暴露在公众之中,让公正、公平的评审专家在公众面前得到认可和赞扬!让好的作品经得住评论。产生出真正优秀的作品!
  • [2楼] 吉大珠海学院-刘志勇 - 评论于:2015-06-20 15:38:04

    刘志勇的原贴:
    课程新颖,内容信息量大,逻辑清晰。听了有教益,受启发。与我对大学老师讲课的想象吻合。12个赞!
    作者-裴少峰回复:
    谢谢您的肯定与鼓励!
  • [3楼] 扬州大学-秦时月 - 评论于:2015-06-11 06:36:03

    秦时月的原贴:
    很受启发。有创意,有格局;内容丰富,讲解到位。好课程!
    作者-裴少峰回复:
    谢谢您的肯定与支持!希望多多交流!
  • [4楼] 江南大学-陈豫东 - 评论于:2015-06-09 17:36:24

    陈豫东的原贴:
    开始论文选题了,和在母校读研的同学交流,知道了裴老师的课,听了很给力,虽然短,但打开了我的思路。我感觉您在讲一种方法,同时也让我体会到了一种思路。谢谢老师!您有出这方面的教材吗,想拜读!
    作者-裴少峰回复:
    很高兴对您有所裨益。的确,就研究而言,无非是思路与方法的结合;其实并非课程有什么神奇的作用,而是您读书的积累和积极的思考,使您在豁然之间有了开朗。祝多读书,学习进步!
  • [5楼] 扬州大学-石彤航 - 评论于:2015-06-08 20:25:54

    石彤航的原贴:
    听了您的课,又特别查阅了您的教学设计和教案,给我的感觉是,您已经超越了讲课的水平达到了讲学的水准,对您深表敬意!就内容设计而言,三个案例的串联,不仅展现了知识的丰富多彩性,而且为推导研究路径,顺理成章的铺平了逻辑通路;特别是再度复盘案例三(聂利的研究),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有看大片的感觉,能够清晰感觉到您精巧的结构设计,由此,使研究框架的推导,入情入理,易于接受,来龙去脉清晰可见。就表达方式而言,四个实验,用简洁的视频演示和精道的陈述解说,在极短的时间内,以高效方式将听众引入了深度思考的互动交流之中,堪称完美;尤其是两杯水结晶结构的实验,颇具颠覆性,使我对自己已有知识的依赖性产生了深度质疑,授课能够产生如此效果,的确难能可贵,堪称高手。优点是:一个目标充分实现,两项结论印象深刻,三个案例堪称经典,四个实验运用恰当。不足是:语速快了点儿,表情僵了点儿,拍摄弱了点儿。结论两点:一、赞,二、顶!(希望有机会谋面讨教)
    作者-裴少峰回复:
    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观看我的微课,感谢您细致入微的点评;您的鼓励和肯定是我今后进步的动力,您的指正是我今后提升的方向。希望与您多交流多沟通。
  • [6楼] 河南大学-赵长滨 - 评论于:2015-06-05 11:01:14

    赵长滨的原贴:
    语言流畅,课件简洁,主题鲜明,语言流畅,听后对研究方法,思路,过程有较大的提升,对写作方法,文字表述有较深的认识和提高.
    作者-裴少峰回复:
    谢谢您的高度评价,恰当的鼓励会让我更有信心钻研教学,以不枉听课者。谢谢!
    匿名回复:
    一部作品的采用人数等指标最关心的应该是作者自己。任何一个作者只要每天不停的鼓动自己的学生等等给自己拉票,都可以使自己的采用人数等指标异常增高。优秀的作品应能代表国内最好的教学水平,能得到国际上的认可。是不受人为因素拉票多少的影响。。。。等。以上评论绝不争对某一具题的作品。
  • [7楼] 河南工业大学-学生 - 评论于:2015-06-04 11:07:46

    学生的原贴:
    老师讲的很好,对我的学习很有帮助!
    作者-裴少峰回复:
    谢谢您的肯定与支持!
  • [8楼] 升达大学-刘文杰 - 评论于:2015-06-03 15:40:05

    刘文杰的原贴:
    同学听了老师的课后,说很有收获,对毕业论文的写作很有帮助,我听后确实有同感,非常不错,很想让老师再多讲些。
    作者-裴少峰回复:
    谢谢您的肯定!今年是钱老先生提出“钱学森问题”的第十年,我在写一篇纪念文章,主题是研究与问题,希望以微薄之力加强钱先生的警示,让我们的学习与研究回归良知与务实。希望多有交流。谢谢!
  • [9楼] 郑州大学-孙太行 - 评论于:2015-06-02 15:48:40

    孙太行的原贴:
    还有,认识并分析复杂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回归本源。这句名言也非常个性,很经典啊,我记住了。
    作者-裴少峰回复:
    调侃一下,这个判断,在我的课堂授课程中被戏称为,裴氏第一定律,这门课共三个定律。
  • [10楼] 郑州大学-孙太行 - 评论于:2015-06-02 15:43:32

    孙太行的原贴:
    又看了一遍,最喜欢,“没有方向的船,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这句名言。还有,那几个实验,文科老师很少用实验的,特别是两杯水结晶的实验,对我原有的认识和观点真的具有颠覆性。再次谢谢老师!
    作者-裴少峰回复:
    也再次谢谢你的分享!
  • [11楼] 郑州大学-孙太行 - 评论于:2015-06-02 15:20:55

    孙太行的原贴:
    同学推荐看的,看到一半时,倒回来重新看,觉得有内容。作为研究生,我常陷于一项具体的写作与描述中,一些分析和推导也是拍脑门,难免牵强附会,自己都难以说服自己,很难接近创新或有独到见解。裴老师的这节课,虽然只有15分钟,但让我有从低头拉车到抬头看路的感觉,让我对正在写的论文有了全新的方法与方案的想法。原来论文不是写出来的,是通过设计研究路径、构造研究框架、开展分问题研究,之后,叙述研究过程,这样一个工作过程的结果。感谢老师的点拨,明白了这个并不难懂,但一直不明白的道理,谢谢您!希望老师写出教材让我们有更多的收获。
    作者-裴少峰回复:
    谢谢你这篇估计最长的评论与鼓励,从你的叙述中我明确的感受到你听出味道了,也是我期望的那种受众应有的认知和体会。为你高兴,谢谢你为我点赞!
  • [12楼] 中原工学院-王静茹 - 评论于:2015-06-02 15:08:54

    王静茹的原贴:
    老师讲的特别好,听后受益匪浅,可以感受到老师对所讲内容的精准把握,讲述的非常到位,对我们的毕业论文写作很有启发和帮助,谢谢老师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课程。
    作者-裴少峰回复:
    谢谢你的肯定与鼓励,能够对受众有所助益,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 [13楼] 河南工业大学-吴法振 - 评论于:2015-06-01 14:20:33

    吴法振的原贴:
    裴老师,您的课程教的很好,膜拜,膜拜啊。
    作者-裴少峰回复:
    谢谢支持!
  • [14楼] 西安财经学院-阮毅 - 评论于:2015-06-01 14:17:19

    阮毅的原贴:
    裴老师,您的教学态度令学生们感到欣慰,能听到这么精彩的课程,实在是太美妙的一种感受。希望能多一些您这样毕恭毕敬教学的老师。
    作者-裴少峰回复:
    回复见对于丽娜的回帖。
  • [15楼] 河南工业大学-于丽娜 - 评论于:2015-06-01 14:10:19

    于丽娜的原贴:
    裴老师,您的讲课水平实在是令人难忘,教学内容浅显易懂。很新鲜,学生都有动力去学习。多一点您这样的老师就好。
    作者-裴少峰回复:
    回复见对王博的回帖。
  • [16楼] 河南工业大学-王博 - 评论于:2015-06-01 14:05:58

    王博的原贴:
    裴老师,我对您的教学水平表示膜拜。觉得您太牛了,我在您这感受到了您良好的教学态度,学到了东西。
    作者-裴少峰回复:
    谢谢王博的鼓励! 公正客观的点评,会让我舒心的接受,失真的过度赞美,令人不悦。 还是坦诚的好。
  • [17楼] 河南工业大学-刘涛 - 评论于:2015-06-01 13:56:32

    刘涛的原贴:
    老师,您讲的真是太好了,跟平时上课一样真实,哈哈。
    作者-裴少峰回复:
    谢谢刘涛的鼓励!
  • [18楼] 上海大学-郭建忠 - 评论于:2015-05-31 20:30:29

    郭建忠的原贴:
    非常好
    作者-裴少峰回复:
    谢谢关注!
  • [19楼] 南阳师院-未知数 - 评论于:2015-05-31 06:13:25

    未知数的原贴:
    不错不错
    作者-裴少峰回复:
    谢谢!
  • [20楼] 南阳师院-张勉 - 评论于:2015-05-30 11:00:45

    张勉的原贴:
    好,推荐
    作者-裴少峰回复:
    谢谢肯定!
1 2 3 最后一页  第1/15页 

 姓名:

 学校:

 院系:

验证码: 3315

评论/评审说明:

·仅显示作者在个人中心-评论管理中审核公开的评论内容,未审核的不显示。

·交流活动分校级、省级、全国三个环节。校级由学校组织评审、省级由省厅或省级承办机构负责、全国由组委会负责组织。

·为了保障公平性,对各阶段的评审专家均采用匿名显示,分别为“校级评审专家”、“省级评审专家”、“全国评审专家”。

·专家评审意见均显示在“专家点评”里。其他用户的评论显示在“网络交流”里。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