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楼] 哈尔滨师范大学-刘丽 - 评论于:2015-06-22 21:38:37
作者-张彩荣回复:刘丽的原贴:
非常好!
谢谢刘老师的支持! -
[22楼] 江南大学-金平 - 评论于:2015-06-22 07:55:32
作者-张彩荣回复:金平的原贴:
再次学习非常值得借鉴!
能对你有帮助我很高兴! -
[23楼] 江苏师范大学-惠康祥 - 评论于:2015-06-22 00:43:40
作者-张彩荣回复:惠康祥的原贴:
老师讲课讲的很精彩,很透彻。只是后期做实验时,自己做仿真时,时序仿真可以执行。进行功能仿真时设置参数后,执行仿真,但是经常得不出仿真结果,希望能够老师讲解一下出现问题的原因。
做功能仿真时,要执行一条命令processing/generate functional simulation netlist -
[24楼] 江苏大学-栾晔 - 评论于:2015-06-21 22:13:04
作者-张彩荣回复:栾晔的原贴:
张老师经验丰富、您的授课形式总是那么吸引学生!
谢谢鼓励! -
[25楼] 青岛科技大学-王华平 - 评论于:2015-06-21 02:33:19
作者-张彩荣回复:王华平的原贴:
数码管的微课,讲得很清晰,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互学习! -
[26楼] 江苏师范大学-许明明 - 评论于:2015-06-20 18:20:24
作者-张彩荣回复:许明明的原贴:
老师,我又来听您的课了,虽然有点疑惑,单我会尝试解决的。12电气1 许明明 128320143
请问有什么疑惑? -
[27楼] 哈尔滨师范大学-刘丽 - 评论于:2015-06-20 13:48:36
作者-张彩荣回复:刘丽的原贴:
学到很多!
多谢刘老师的评价. -
[28楼] 山东大学-卢平 - 评论于:2015-06-20 03:11:15
作者-张彩荣回复:卢平的原贴:
讲的清楚,通俗易懂,数码管的品牌微课,值得借鉴!
多谢点评! -
[29楼] 江苏师范大学-何文龙 - 评论于:2015-06-19 13:47:22
作者-张彩荣回复:何文龙的原贴:
又要放假了 提前祝老师粽子节快乐
谢谢!要考试了,放假不能太放松啊!还有,清明节和端午节不能祝快乐,可以祝安康! -
[30楼] 江苏师范大学-杨巍 - 评论于:2015-06-19 09:44:57
作者-张彩荣回复:杨巍的原贴:
老师加油
好的,加油! -
[31楼] 哈尔滨师范大学-刘丽 - 评论于:2015-06-19 09:18:00
作者-张彩荣回复:刘丽的原贴:
学到很多!
也向刘老师学习! -
[32楼] 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张海艳 - 评论于:2015-06-19 06:29:03
作者-张彩荣回复:张海艳的原贴:
张老师,你的师德师风是一流的,微课也是一流的,你永远是学生的榜样!
但世界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
[33楼] 中国矿业大学-路桂林 - 评论于:2015-06-18 21:56:11
作者-张彩荣回复:路桂林的原贴:
张老师讲的蛮详细的,强烈赞一个!
谢谢! -
[34楼] 哈尔滨师范大学-刘丽 - 评论于:2015-06-18 20:18:55
作者-张彩荣回复:刘丽的原贴:
值得学习!
相互学习! -
[35楼] 科文学院-顾健 - 评论于:2015-06-18 16:06:12
作者-张彩荣回复:顾健的原贴:
老师讲得真好
希望对你有帮助! -
[36楼] 江苏师范大学-耿玲 - 评论于:2015-06-18 15:16:52
作者-张彩荣回复:耿玲的原贴:
支持张老师~
谢谢耿玲同学. -
[37楼] 徐州师范大学-耿徐芳 - 评论于:2015-06-18 12:56:43
作者-张彩荣回复:耿徐芳的原贴:
非常不错,学习了!
谢谢,相互学习! -
[38楼] 苏州大学-卢禄 - 评论于:2015-06-18 01:41:18
作者-张彩荣回复:卢禄的原贴:
讲的很清晰,容易理解,值得学习!
谢谢点评! -
[39楼] 江苏师范大学-耿玲 - 评论于:2015-06-17 23:55:26
作者-张彩荣回复:耿玲的原贴:
上次的实验用v10接触发脉冲控制频率,交通灯实验也用到了,可我还是不大懂v10的用法和作用。张老师可以给我讲一下吗?
v10管脚产生的是50mhz的脉冲,经过分频,可以得到任意频率的脉冲.一般常用的是秒脉冲和1000hz的扫描脉冲. -
[40楼] 江苏师范大学-桂俊杰 - 评论于:2015-06-17 23:05:45
作者-张彩荣回复:桂俊杰的原贴:
老师这学期的教学让我受益匪浅。想问一下老师为什么程序编译时箭头为黑?
哪个箭头为黑?是编译的快捷键吗?
评论/评审说明:
·仅显示作者在个人中心-评论管理中审核公开的评论内容,未审核的不显示。
·交流活动分校级、省级、全国三个环节。校级由学校组织评审、省级由省厅或省级承办机构负责、全国由组委会负责组织。
·为了保障公平性,对各阶段的评审专家均采用匿名显示,分别为“校级评审专家”、“省级评审专家”、“全国评审专家”。
·专家评审意见均显示在“专家点评”里。其他用户的评论显示在“网络交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