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刻痕——中国版画的传承之旅
  • 标题:华夏刻痕——中国版画的传承之旅
  • 作者:洪玉晗
  • 学校: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 组别:文史
  • 评论:6 条
  • [1楼] 省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4-12-12 22:47:18

    教师对微课定义不清楚,视频中参赛教师并没有作为教学的主体出现来讲授知识,而是像纪录片解说人一样在讲述版画传承,不符合微课的教学性。
  • [2楼] 省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4-12-10 15:34:48

    视频内容完整,技术规范得当,媒体表达丰富,但视频配音与教师口型不一致,制作需要更加精良。
  • [3楼] 省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4-12-09 18:55:40

    微课选题与制作的音像效果较为突出,拥有吸引力,展现教学内容生动直观,且通过演示法能够使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版画制作过程和艺术特点,有助于实现课堂讲授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建议:部分语速稍显过快。
  • [4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4-11-18 09:11:05

    教师教态自然大方,微课呈现内容完整,以历史事件的故事性叙述引入课程,通过视频展现木版画的制作过程,帮助学生在实践层面认识木版画。
  • [5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4-11-18 00:05:22

    该作品以华夏刻痕为主题,巧妙地将敦煌藏经洞的历史与木刻版画的发展相结合,通过故事性叙述和时间线串联,清晰地展现了中国版画的传承之旅。视频制作技术专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效地运用了动静结合的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形象。建议在教学设计材料方面进一步丰富辅助资源,如习题、总结等,以增强学习者的互动体验和知识掌握。
  • [6楼] 校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24-11-16 11:21:20

    微课教学设计完整,教学思路清晰。微课制作能够充分运用音像技术表达教学内容。不足之处是个别影像画面略模糊,清晰度不够。教师的声音与微课内容不能严密贴合。微课选题过大,教学知识点过多。
1  第1/1页 

 姓名:

 学校:

 院系:

验证码: 2232

评论/评审说明:

·仅显示作者在个人中心-评论管理中审核公开的评论内容,未审核的不显示。

·交流活动分校级、省级、全国三个环节。校级由学校组织评审、省级由省厅或省级承办机构负责、全国由组委会负责组织。

·为了保障公平性,对各阶段的评审专家均采用匿名显示,分别为“校级评审专家”、“省级评审专家”、“全国评审专家”。

·专家评审意见均显示在“专家点评”里。其他用户的评论显示在“网络交流”里。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