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楼] 省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16-07-12 22:03:44
作者-王秋妍回复:复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教学内容熟练,语言表述清晰,ppt设计规范,知识点表达清楚。但是,尚有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师背后的大幅板书文字,比较突出,会造成视觉的影响。讲授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知识点也不多,是否可以稍微增添一些内容,比方说,电桥在日常中的应用及其应用电路,感觉整个教学ppt中仅有一个电路图。另外,对于电桥的定义和应用范围应该加以限定。
感谢专家评委的点评和指导。对于视频制作方面缺乏经验,确实像您说得背景可能会造成视觉影响,今后制作视频会参考您的建议。内容方面不够丰富,如果添加一些应用,不仅可以扩充内容和知识面,而且对细节问题例如应用范围等有所涉及。您提出的这些建议和问题我会认真思考,并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加以改正和完善。非常感谢您的不吝赐教。 -
[2楼] 省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16-07-11 17:12:21
作者-王秋妍回复:复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1.语言简练,逻辑严谨,表达清晰,内容组织基本合理。 2.ppt设计规范、合理,注重与工程实际结合,注意到采用内容递进方式引导学生思维。 3.有几点值得思考:其一,在这部分教学中,桥式电路及其平衡条件是理论,惠斯登电桥是应用,从电阻测量到惠斯登电桥,再到电桥平衡条件的逻辑关系的教学思路值得商榷;其二,电阻测量、惠斯登电桥、电桥平衡条件三者中,教学主线不够清晰,重点不够明确,从标题来看,应该桥式电路是主线;其三,惠斯登电桥只适合于测量中值电阻,小电阻测量用卡文电桥,ppt中的电桥图片,只有一个是惠斯登电桥,其它不是,这会误导学生。
感谢评审专家的细致指导和指点,我会认真的分析您提出的几点思考。在教学设计时主要考虑惠斯通电桥平衡是如何实现高精度电阻测量的,对教学思路的思考不够清晰,导致教学主线不够明确,一些该强调的细节没有突出。您的建议和思考将对我今后在教学的设计上很多启发。再次感谢您的谆谆教导。 -
[3楼] 省级评审专家 - 评论于:2016-07-10 22:28:18
作者-王秋妍回复:复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整体设计符合教学基本要求,内容较为充实,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对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方面把握较好,教学进程组织较为合理,方法手段的运用较为恰当,文字表达阐述清楚。意见:基于更加吸引人的角度,建议在一开始就提出电缆故障的检测问题,然后逐渐展开,最后可以和学生讨论解决方案。这种来自工程实际的问题在一开始提出的话会一下子抓住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对于后面的听课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而放在最后给出来,只会使学生有一种做作业的感觉。ppt中,第10页求电流的时候,所用公式的分母中负载电阻的表达有错。另外也可以顺带提一下电桥除了测量电阻以外的其他用途。 关于教学视频: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语言教态等方面做得很好,整个教学过程逻辑性较好,教师全程表现沉稳,声音有感染力。意见:视频剪辑方面如果能够在阐述ppt内容的时候突出ppt本身可能会更好。希望进入决赛的话能够有更佳的表现。
首先非常感谢评审专家的鼓励。在教学设计方面,您的意见一语中的,录制完视频后也想到了,但是由于时间原因没来得及修改,如果有机会参加决赛,我将按照您的建议进行教学设计,谢谢您。ppt中第10页的错误我必须承认太不应该了,谢谢您指出,以后一定会注意。在内容方面,确实应该有所拓展,否则可能会造成电桥只能测电阻的这种局限性认识,谢谢您的指导,这对于我今后的教学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关于视频制作,考虑的不够全面,主要还是缺乏经验,您的建议对今后视频的录制有指导意义,谢谢您的意见和建议。 再次感谢您的细心指导,使我受益匪浅。
1
第1/1页
评论/评审说明:
·仅显示作者在个人中心-评论管理中审核公开的评论内容,未审核的不显示。
·交流活动分校级、省级、全国三个环节。校级由学校组织评审、省级由省厅或省级承办机构负责、全国由组委会负责组织。
·为了保障公平性,对各阶段的评审专家均采用匿名显示,分别为“校级评审专家”、“省级评审专家”、“全国评审专家”。
·专家评审意见均显示在“专家点评”里。其他用户的评论显示在“网络交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