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楼] 百色学院-李自尊 - 评论于:2015-04-24 14:09:10
作者-巩荣芬回复:李自尊的原贴:
支持山东老乡的讲课,思路清晰,引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
感谢老乡的支持。随不曾相识,但这份来自千里之外的好评,让我很受感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同学们的吸引不大,如何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和工具来提高同学们学习的兴趣是每个老师思考的问题。参加此次微课大赛,从中学到了很多,从微课准备过程中收获了更多。享受过程、注重过程,才能成长。感谢微课大赛是平台。 -
[2楼] 辽宁科技大学-张微 - 评论于:2015-04-14 20:49:07
作者-巩荣芬回复:张微的原贴:
个人认为这位老师讲得不错,最起码一开始就吸引了我,让我想继续看下去,想知道后文,想通过另一种方式了解卷积
为了吸引同学注意力、设置一些问题,循序渐进式的将问题层层展现,这种方式更利于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感谢支持! -
[3楼] 辽宁科技大学-倪鹤 - 评论于:2015-04-12 20:48:26
课程幽默风趣吸引人的眼球 -
[4楼] 辽宁科技大学-张继忠 - 评论于:2015-04-12 20:39:10
作者-巩荣芬回复:张继忠的原贴:
内容生动 语言清晰 采用动画的方式讲课能更吸引人!
感谢支持!教学形式和设计固然重要 ,好的形式和设计能够帮助同学理解和掌握!但同学对知识的渴求才是最好的动力! -
[5楼] 辽宁科技大学-王鹏 - 评论于:2015-04-12 20:36:26
故事新颖 引人入胜 -
[6楼] 辽宁科技大学-石翠隆 - 评论于:2015-04-10 22:02:18
作者-巩荣芬回复:石翠隆的原贴:
时而观习之,不亦乐乎!
温故而知新!熟能生巧!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
[7楼] 辽宁科技大学-李淑瑶 - 评论于:2015-04-09 18:34:46
作者-巩荣芬回复:李淑瑶的原贴:
老师所讲述的内容,通过动画,更加生动易于理解!赞!
看来开头的动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能够让学生更好更快的理解知识点是每个老师教学设计的核心! -
[8楼] 辽宁科技大学-李淑瑶 - 评论于:2015-04-09 18:28:48
老师讲课内容很生动,很容易理解!赞! -
[9楼] -汪高霞 - 评论于:2015-04-08 17:41:55
作者-巩荣芬回复:汪高霞的原贴:
以前学习信号与系统的课程总是很难理解,好复杂。巩老师的讲解通俗易懂,将复杂的理论简单化,让人很容易理解掌握。
感谢参与讨论和支持。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程我已经讲解了近10年了,每次的讲解感受都不同。其实这门课程,同学们觉得难学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该课程与数学联系较大,尤其是微积分计算。2.该课程与电路系统的联系很大。由于前面两门课程没有学好,所以学这门课程,就会感到吃力。其实这门课程的框架架构很清晰。 连续信号和系统,离散信号与系统,系统的分析方法和信号的分析方法是对应的。 -
[10楼] - - 评论于:2015-04-08 17:30:58
作者-巩荣芬回复:的原贴:
同学支持!
谢谢赞赏和支持。希望这种讲解公式的思维方式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
[11楼] 辽宁科技大学-冯拓 - 评论于:2015-04-08 13:37:54
作者-巩荣芬回复:冯拓的原贴:
生动活泼,深入浅出,让人耳目一新
在教学设计上,我花了不少心思。教学设计是微课的核心,全国微课大赛网站上,很多的优秀作品的教学设计都非常巧妙。大家有需要的、或者感兴趣的话题,都可以通过微课大赛的网站,免费观看和学习。微课大赛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同行交流和学生学习的平台。对微课大赛的平台真心赞一个! -
[12楼] 重庆科技学院-杨君玲 - 评论于:2015-04-08 11:21:21
作者-巩荣芬回复:杨君玲的原贴:
讲得很精彩,值得学习。动画很生动。巩老师把卷积的讲得很透切,具体,生动,值得同行学习,赞一个!
感谢同行的支持。卷积在信号与系统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的分析中都用到了卷积概念和定理。而且卷积在图像处理、声音领域以及辐射程度计算,甚至科学家用北极冰川的厚度来推测地球4000亿年前地球的模样,这些知识都是卷积的例子。 -
[13楼] 辽宁科技大学-张继忠 - 评论于:2015-04-08 09:28:58
作者-巩荣芬回复:张继忠的原贴:
内容生动 语言清楚 能吸引读者对内容的了解
卷积的内容其实还有很多,本次微课只是卷积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卷积公式的由来和意义。我老家是山东,在讲课过程中还有乡音,真是离家十年,乡音未改呀!也许这就是根深蒂固吧!平时穿运动服多一些、穿上正装录相多少有些紧张!人靠衣裳马靠鞍、穿上正装感觉更自信了! -
[14楼] 辽宁科技大学-张微 - 评论于:2015-04-08 08:53:46
作者-巩荣芬回复:张微的原贴:
卷积对于我的专业来说是常识,但以往我总是靠死记硬背,现在有了吃糖打手的生动例子,记忆起来顺利多了。
像你这样的观众,我期待很久了,不知你研究的领域是什么,很欣慰我的这个微课对你有用。能帮助你更容易的记住卷积公式,是对我微课的肯定。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15楼] - - 评论于:2015-04-08 08:36:27
作者-巩荣芬回复:的原贴:
讲的真的挺精彩,比我们老师讲的好多了
其实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讲课风格和特点。每个人的感觉也不一样,感觉哪个老师好,哪种方式更适合自己,也因人而异。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情人眼里出西施”。感谢你对我微课的肯定。 -
[16楼] 桐城师范-王志发 - 评论于:2015-04-08 08:24:14
作者-巩荣芬回复:王志发的原贴:
真好,太好了
用“好”这个字,对我微课做评价。不知这位朋友从哪个角度来看的。不知你有没有彻底看懂卷积的公式和意义?举例教学是同学们乐意接受的形式。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经常用。感谢支持。 -
[17楼] 辽宁科技大学-杜海涛 - 评论于:2015-04-08 08:15:07
作者-巩荣芬回复:杜海涛的原贴:
值得学习
感谢支持。用一环套一环的微课设计,就是为了让学生始终带着问题和思考来学习。 我想让大家学习的不仅是卷积的概念和意义,更重要的是教会大家学习的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 -
[18楼] 辽宁科技大学-贾越明 - 评论于:2015-04-08 08:07:18
作者-巩荣芬回复:贾越明的原贴:
对我学习卷积有很大的帮助,讲解深入浅出,帮助极大
感谢支持。“深入浅出”是对专家、大牛的修饰,用在我这里,感觉有点过奖了。不过声音算是自己的一个先天优势吧!当老师,正好能用上。当然,需要做的还有很多。比如思路清晰,巧妙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等。 -
[19楼] 辽宁科技大学-王家兴 - 评论于:2015-04-08 08:04:44
作者-巩荣芬回复:王家兴的原贴:
举例生动形象,是我们对知识的认知更加深刻,很喜欢!
全篇围绕“吃糖果”讲解卷积,是我这次微课设计的核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喜欢这种公式讲解方式,是对我最大的肯定。谢谢赞赏。 -
[20楼] 辽宁科技大学-陈韶彧 - 评论于:2015-04-08 07:57:43
作者-巩荣芬回复:陈韶彧的原贴:
大众化语言,通俗易懂,简单明了~
抛开了传统讲解公式的套路,感谢你能接受!以动画开头,一来是想要吸引同学的注意力,二来是找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便进行数学建模。
评论/评审说明:
·仅显示作者在个人中心-评论管理中审核公开的评论内容,未审核的不显示。
·交流活动分校级、省级、全国三个环节。校级由学校组织评审、省级由省厅或省级承办机构负责、全国由组委会负责组织。
·为了保障公平性,对各阶段的评审专家均采用匿名显示,分别为“校级评审专家”、“省级评审专家”、“全国评审专家”。
·专家评审意见均显示在“专家点评”里。其他用户的评论显示在“网络交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