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研读——错写字解析
  • 标题:汉字研读——错写字解析
  • 作者:刘常飞
  • 学校: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组别:文史
  • 评论:229 条
  • [101楼]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高美玉 - 评论于:2015-04-04 13:24:09

    高美玉的原贴:
    看了老师讲的这些平常容易写错的字,我深受启发,以前在这些字的细枝末节上并不甚留意,但稍微一深究就不敢确定、一知半解了。我觉得明确了老师讲的这几点,以后就能够很好地去避免这些会闹笑话的错误了。
    作者-刘常飞回复:
    看来我的课没白讲,能给你些许有用的东西,我就心安了。
  • [102楼]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李荣荣 - 评论于:2015-04-02 16:30:49

    李荣荣的原贴:
    老师讲的太好啦!原来有好多汉字我们平时都没注意到是错的,通过刘老师的讲解,了解到了一些关于汉字的知识,老师的课件也做的很好,能上老师的课好幸运的呢!
    作者-刘常飞回复:
    汉字需要探讨的东西很多。
  • [103楼]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尹晶晶 - 评论于:2015-04-02 16:21:39

    尹晶晶的原贴:
    看了老师的视频,我体会到了很多东西,我特别喜欢连笔,所以自己写的字很不规范。通过老师说文解字,自己对汉字有了更多的了解并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自己以后会规范自己写字。向老师请教一个字“睿智”的“睿”,很多地方对于这个字中间部分有很大的不同,希望老师能够指导一下。
    作者-刘常飞回复:
    会意。《说文》:" 从目,从谷省。空虚的山洼,有畅通义。'目'的作用是明察。合起来表示'明智'、'智慧'"。本义:通达;明智。
  • [104楼]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徐甜甜 - 评论于:2015-04-02 16:14:49

    徐甜甜的原贴:
    老师您讲的很明白,我一直以为‘尴尬’是‘九’字旁,原来一直都是错的。您能给我简单说一下‘丏’字的来源吗?谢谢。
    作者-刘常飞回复:
    ‘丏’不見也。象壅蔽之形。凡丏之蜀皆从丏。似人被一堵墙挡着
  • [105楼]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朱立娅 - 评论于:2015-04-02 16:10:59

    朱立娅的原贴:
    听了刘老师的微课,我知道了原来汉字的来源是那么神奇!了解每个字的意思对我们的书写真的很有帮助。老师,羊字是羊大为美的意思吗?
    作者-刘常飞回复:
    不是羊大为美,是人头上戴着羊头的修饰为美
  • [106楼]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李贤 - 评论于:2015-04-02 11:05:55

    李贤的原贴:
    老师讲得很细致,受益匪浅,对于老师提出的几个易错字,我以前真的没有注意到,说到底还是没有理解字的起源和本意,古人造字都是有依据的,汉字的确博大精深,很有研究的必要。但是,能写对这些字的人毕竟是少数,尤其是这个典型的冒字,我这么多年来一直写错,而且浑然不知,我很庆幸选对了这门课,发现了自己这么多年来的错误,可是还有太多的人是不明白的,他们还会错下去,所以我觉得这门课应该普及,应该成为我们的必修课,大力推广,因为汉字是我们的文化,我们必须搞懂它。
    作者-刘常飞回复:
    你真是一个有心的学生。
  • [107楼]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刘晓静 - 评论于:2015-04-02 10:47:32

    刘晓静的原贴:
    刘老师讲的错字十分典型,都是我们经常写的,讲的内容也十分有内涵,给我们讲了其来源,让我们印象深刻,很值得观看。
    作者-刘常飞回复:
    多谢
  • [108楼]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陈飒 - 评论于:2015-04-02 10:37:57

    陈飒的原贴:
    刘常飞老师的课讲的十分有趣,听了课之后发现我在平时写的字有好多都不是正确的写法。我也了解了好多字的来源及发展,很吸引人,让我也产生了学习古汉语的欲望。
    作者-刘常飞回复:
    我达到目的了,汉字需要人们探讨的东西太多
  • [109楼]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洪梅 - 评论于:2015-04-01 09:40:42

    洪梅的原贴:
    许多专家也提倡中小学生应适当追本溯源学习汉字。本视频能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奇妙,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刘老师不但课讲得好,而且微课视频制作也非常专业。
    作者-刘常飞回复:
    许多专家也提倡中小学生应适当追本溯源学习汉字,是可行的。只是授课方法需要深刻研讨。
  • [110楼] 临沂大学-苗守艳 - 评论于:2015-04-01 09:33:47

    苗守艳的原贴:
    讲解细致到位,赞一个!
    作者-刘常飞回复:
    谢谢
  • [111楼] -南风 - 评论于:2015-04-01 00:40:06

    南风的原贴:
    很受启发,刘老师讲得太好了!
    作者-刘常飞回复:
    多谢
  • [112楼]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刘 - 评论于:2015-03-31 23:47:31

    刘的原贴:
    教师语言简明,ppt制作生动,内容既有专业水准又有普及汉字文化的意义。
    作者-刘常飞回复:
    其实有不足,你应该给我指出。这有利于我以后的视频制作。
  • [113楼] 临沂大学-苗守艳 - 评论于:2015-03-31 15:05:20

    苗守艳的原贴:
    很好,对我们有启发。
    作者-刘常飞回复:
    你的研究方向应该也在这方面吧?
  • [114楼]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董业铎 - 评论于:2015-03-29 08:08:55

    董业铎的原贴:
    刘教授讲解细致、精当,重点突出!颇具学者风范!
    作者-刘常飞回复:
    谢谢
    作者-刘常飞回复:
    我也看到你的微课了,我认为微课是讲给看视频的人的。不单单是讲给你的学生
  • [115楼]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宿敏 - 评论于:2015-03-26 22:03:55

    宿敏的原贴:
    老师对错字错音的讲解详细,又让人印象深刻,看过后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颇为受益。而这堂课虽短暂却也让我明白在治学,教学中应该始终有一种认真钻研的态度。
    作者-刘常飞回复:
    说得很中肯
  • [116楼]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赵一凡 - 评论于:2015-03-26 21:53:00

    赵一凡的原贴:
    老师讲的太好了\^o^/,原来我一直写的是错字。到现在才发现正确的写法。还有一个字,梁字右边那一点我原来总不写,有一次写字帖才发现梁的正确写法。老师梁字的由来是什么呢?
    作者-刘常飞回复:
    从甲骨文形体看,一人盖房子架梁之形。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
  • [117楼]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庞欣娜 - 评论于:2015-03-26 21:52:37

    庞欣娜的原贴:
    老师讲得很精彩,听了之后受益匪浅,教会我在今后的学习研究中一定要有大胆质疑,追根溯源的精神,才能在未来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知识基础。
    作者-刘常飞回复:
    在今后的学习研究中一定要有大胆质疑,追根溯源的精神,才能在未来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知识基础。看来是明白了
  • [118楼]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郭智 - 评论于:2015-03-26 18:42:17

    还挺喜欢刘老师讲课的,觉得他讲的很有意思,能激起我们的兴趣,让我知道了汉字的奇妙也领略了古人造字的智慧。
  • [119楼]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高雅 - 评论于:2015-03-26 10:12:58

    高雅的原贴:
    讲解十分精准,令我领悟到汉语的博大精深。
    作者-刘常飞回复:
    谢谢
  • [120楼]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周燚群 - 评论于:2015-03-24 19:53:32

    周燚群的原贴:
    刘老师讲得很好,例子很典型,提醒我们以后对文字的书写要有更多的注意,要追本溯源。
    作者-刘常飞回复:
    追本溯源真得很重要
第一页 4 5 6 7 8 最后一页  第6/11页 

 姓名:

 学校:

 院系:

验证码: 7872

评论/评审说明:

·仅显示作者在个人中心-评论管理中审核公开的评论内容,未审核的不显示。

·交流活动分校级、省级、全国三个环节。校级由学校组织评审、省级由省厅或省级承办机构负责、全国由组委会负责组织。

·为了保障公平性,对各阶段的评审专家均采用匿名显示,分别为“校级评审专家”、“省级评审专家”、“全国评审专家”。

·专家评审意见均显示在“专家点评”里。其他用户的评论显示在“网络交流”里。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