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研读——错写字解析
  • 标题:汉字研读——错写字解析
  • 作者:刘常飞
  • 学校: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组别:文史
  • 评论:229 条
  • [141楼] -岳树燕 - 评论于:2015-03-18 21:03:13

    岳树燕的原贴:
    支持刘老师
    作者-刘常飞回复:
    多谢
  • [142楼]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张想 - 评论于:2015-03-18 17:50:41

    张想的原贴:
    老师,您讲的七个字,我只有“尴尬”写对了,但平时也不加区分,感觉听您讲课很有价值,希望还能听到您讲课!
    作者-刘常飞回复:
    正在录制其他内容,不用很久你能看到
  • [143楼] 辽宁师范大学-高娣 - 评论于:2015-03-18 17:28:47

    高娣的原贴:
    丰富深刻
    作者-刘常飞回复:
    多谢
  • [144楼]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邢素浩 - 评论于:2015-03-18 16:50:48

    邢素浩的原贴:
    讲解的非常清楚,对汉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非常好!
    作者-刘常飞回复:
    应该给我提点意见
  • [145楼]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高佳伟 - 评论于:2015-03-18 16:21:27

    高佳伟的原贴:
    刘老师的课总是能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最喜欢上刘老师的课了,,很棒
    作者-刘常飞回复:
    好好努力
  • [146楼]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姚安琪 - 评论于:2015-03-18 14:56:25

    姚安琪的原贴:
    观点明确 论据很细 身为汉语言学生 我觉得受益匪浅!
    作者-刘常飞回复:
    多关注汉字的本体
  • [147楼]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戚伟 - 评论于:2015-03-18 09:54:21

    戚伟的原贴:
    以前就很喜欢听刘老师讲的说文解字,这次的错别字解析依旧是那么精彩。为你点赞哦。
    作者-刘常飞回复:
    有的汉字本来是可以利用部首知识把字形和字义联系在一起,加以生动形象地讲解,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 [148楼]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韩巧凤 - 评论于:2015-03-17 23:46:08

    韩巧凤的原贴:
    当初因为您的选修课没名额还伤心呢,,现在在这里又听到了您的课,挺好
    作者-刘常飞回复:
    当初因为我的选修课没名额还伤心呢,很感动,
  • [149楼]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冯文一 - 评论于:2015-03-17 22:58:20

    冯文一的原贴:
    看了老师的视频,我原来把好多简单的字都写错了,给刘老师大赞一个
    作者-刘常飞回复:
    日常生活中,也会出现这类问题。例如,在家庭生活中,孩子学字、查字典,常常会向大人提出一些字形、字义方面的问题,大人们讲不讲出来,也会发窘。又如,老年了,竟提笔忘字。规范的jian设的jian怎么写?说不清,因为不知道这个部首叫什么,只好右手比划。这是弄不清楚。没办法,只好在纸上写出个“建”字对方才知道怎么写。
  • [150楼]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周书弘 - 评论于:2015-03-17 22:21:36

    周书弘的原贴:
    生活中有好多字被错读和错写,比如尴尬,能正确写出这两个字的人很少,提笔忘字的烦恼也有好多人都有,希望大家都可以从刘老师的课程中有所收获。
    作者-刘常飞回复:
    “儿”是古文字“人”。孔子解释说:“在字体中,“人”常在下部,所以显得弯曲。隶书定为“儿”。“兀、元、兄、兒、见”等字本从“儿”。新式字书的归部。“兀、元”有的就归首笔“一”、兄就归“口”部等
  • [151楼]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孙月萍 - 评论于:2015-03-17 22:18:37

    孙月萍的原贴:
    老师,小时候经常把不字写成不(dun)字,他们细微的写法差别与古字有何渊源?
    作者-刘常飞回复:
    小时候经常,把不字写成不(dun)字。这句话不太明白
  • [152楼]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王彬 - 评论于:2015-03-17 22:17:57

    王彬的原贴:
    我觉得古代的造字很有趣很聪明,我们经常使用的汉字原来蕴藏这么多的乐趣和知识,觉得很有意思,喜欢这门课程,也喜欢老师您的讲课方式。
    作者-刘常飞回复:
    谢谢观看
  • [153楼]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施倩 - 评论于:2015-03-17 22:05:46

    施倩的原贴:
    讲解清晰,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作者-刘常飞回复:
    無是舞的本字。按:“无”在《说文》中不是部首,过去有的字典立过“无”部,而现在不少字典也不立了。《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也不立“无”部。
  • [154楼]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王宝欢 - 评论于:2015-03-17 21:30:57

    王宝欢的原贴:
    刘老师讲课语速流畅,语言生动,讲述的内容对于我很有实用价值,希望能听到刘老师更多更好的课程。
    作者-刘常飞回复:
    这方面我还积累了一些,正在录制,给我你的邮箱,弄好后共同分享。
  • [155楼]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崔元肖 - 评论于:2015-03-17 18:42:41

    崔元肖的原贴:
    太有用了,让人认识到好多平时不知道的错误,受益匪浅啊!
    作者-刘常飞回复:
    多谢观看
  • [156楼]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郑欣灿 - 评论于:2015-03-17 18:35:10

    郑欣灿的原贴:
    老师的视频制作精致 字也漂亮 看了之后才知道自己“冒”字一直写错 视频非常值得一看
    作者-刘常飞回复:
    平时多探究,每个汉字都有其源。
  • [157楼]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胡佳琦 - 评论于:2015-03-17 18:33:51

    胡佳琦的原贴:
    讲解透彻,清晰,文字构造知识全面
    作者-刘常飞回复:
    多提宝贵意见
  • [158楼]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郭亚西 - 评论于:2015-03-17 18:30:10

    郭亚西的原贴:
    刘老师讲课一直很有意思,每次都受益匪浅。
    作者-刘常飞回复:
    过去的字书,“人”“入”一般分立两个部。与人有关的归入“人”部,如“从、众、介、企”等,与“入”有关的归入“入”部,如“内”“全(简化后作“全”)”等。现在字书有不少,已把“人”“入”归为一部。
  • [159楼]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封佳琦 - 评论于:2015-03-17 18:27:47

    封佳琦的原贴:
    支持支持支持~我们的刘老师💐💐
    作者-刘常飞回复:
    你是我教的学生吧
  • [160楼]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评论于:2015-03-17 16:00:18

    的原贴:
    非常好~很有兴趣!希望刘老师在比赛中有好成绩
    作者-刘常飞回复:
    多谢
第一页 6 7 8 9 10 最后一页  第8/11页 

 姓名:

 学校:

 院系:

验证码: 3205

评论/评审说明:

·仅显示作者在个人中心-评论管理中审核公开的评论内容,未审核的不显示。

·交流活动分校级、省级、全国三个环节。校级由学校组织评审、省级由省厅或省级承办机构负责、全国由组委会负责组织。

·为了保障公平性,对各阶段的评审专家均采用匿名显示,分别为“校级评审专家”、“省级评审专家”、“全国评审专家”。

·专家评审意见均显示在“专家点评”里。其他用户的评论显示在“网络交流”里。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