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楼] 西安邮电-卓妮 - 评论于:2015-05-28 13:35:49
作者-杨辉回复:卓妮的原贴:
上着班听着老师的课,熟悉的感觉,老师上课越来越生动了,老师,加油!
谢谢卓妮,很怀念给大家上课的日子,大家就是老师的一面镜子。老师将和你的学弟学妹一起努力,共同探讨,教学相长,进一步提高通信原理的教学质量。引领大家开启并进入通信的大门,在通信的世界自由翱翔。 -
[22楼] 桂林理工大学-刘银涛 - 评论于:2015-05-28 12:49:09
作者-杨辉回复:刘银涛的原贴:
课程内容比较有实质性,浅显易懂!
谢谢刘老师,非常感谢您能观看我的微课,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起着承上启下,顶天立体的重要作用,是最难教难学的一门课程,希望您能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交流,提高通信原理的教学质量。谢谢您。 -
[23楼] 桂林理工大学-刘月红 - 评论于:2015-05-28 12:07:56
作者-杨辉回复:刘月红的原贴:
使本来比较抽象的内容换一种方式让大家容易接受,值得借鉴!
谢谢月红,教育是相通的,每位老师在教学的过程都有自己的独门秘籍,希望大家能多讨论交流,集百家之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于我们亲爱的学生。 -
[24楼] 西安邮电大学-张凤 - 评论于:2015-05-28 10:10:44
作者-杨辉回复:张凤的原贴:
老师好可爱~学习起来也轻松啦~
谢谢张凤,老师会将这种风格一致延续下去,并根据大家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改进,摸索出一套能充分发挥大家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内主动学习,快乐学习。谢谢你。 -
[25楼]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王学丽 - 评论于:2015-05-28 09:15:52
作者-杨辉回复:王学丽的原贴:
杨老师上课深入浅出,很给力!
谢谢你,“给力”是对我极大的鞭策和鼓励,我将再接再厉,拍出更多“给力”的微课,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多交流,通信原理是一门和实际结合紧密的课程,杭电是一所以电子信息类为特色的高校,与西邮非常类似,希望能多讨论合作,找出更多贴近理论,更加“给力”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通信原理,提高教学质量。谢谢你。 -
[26楼] 西安技师学院-王松松 - 评论于:2015-05-28 00:34:18
作者-杨辉回复:王松松的原贴:
挺不错哦!非常有用…
谢谢你,希望借助于解决“如何提高手机上网速率”的问题让大家对通信原理感兴趣,同时关注下一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大规模mimo。贵校一体化教学做得非常好,希望能多交流,吸取你们一体化教学的经验。谢谢。 -
[27楼] 北航-郭永祥 - 评论于:2015-05-27 23:20:26
作者-杨辉回复:郭永祥的原贴:
观看了杨老师的讲课视频,感觉讲解的很透彻,很生动形象!很容易理解。杨老师,加油,全力支持你!
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很透彻、很生动形象、很容易理解是对我教学的更高要求和期待,我将继续努力向这个目标迈进。希望得到您的更多认可,也希望您能提出更多的意见和建议,鞭策我努力提高教学水平,谢谢您。 -
[28楼] 北京邮电-张轩 - 评论于:2015-05-27 22:42:27
作者-杨辉回复:张轩的原贴:
该课件思路清晰,让人一看即一目了然。值得推荐给广大师生!
谢谢你,我将继续构思更好的微课与大家分享。激发大家学习通信原理的热情和兴趣,引导大家逐步进入通信原理的世界,自由飞翔。希望能推荐给你的同学和朋友,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谢谢。 -
[29楼]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赵拓 - 评论于:2015-05-27 22:36:38
作者-杨辉回复:赵拓的原贴:
看了之后我对通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谢谢!
谢谢,很高兴能让大家对通信原理有进一步的了解。希望我所提供的案例和学习方法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帮助大家开启了解和进入通信世界的一扇窗户。谢谢。 -
[30楼] 西安工业大学-让星 - 评论于:2015-05-27 20:51:55
作者-杨辉回复:让星的原贴:
几年前我也学过通信原理。感觉很枯燥,难以理解。无意间观看了杨老师的讲课视频,感觉讲解的很透彻,很生动形象!杨老师,加油,全力支持你!
谢谢你,《通信原理》的确是一门难教、难学难理解的课程,需要老师潜心专研,才能把课讲好。我也是在多年教学的基础上逐步体会理解出来的,能将我理解的通信原理教给我的学生,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主动学、乐意学,且能就一些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谢谢你,希望能多讨论交流。 -
[31楼] 西安技师学院-罗书敏 - 评论于:2015-05-27 20:38:48
作者-杨辉回复:罗书敏的原贴:
作为一个电气专业的毕业生对计算机技术非常感兴趣,通过杨辉老师对“如何提高连续信道容量”讲解,利用生活现象引发了信道容量的问题,生动 形象,了解了“提高信道容量”的方法。
谢谢你,西安技师学院的电气专业是一个积淀深厚,实力雄厚的专业,毕业生非常受社会欢迎。感谢你能观看我的微课并作出评论。希望能给你打开一扇了解通信世界的大门。谢谢。 -
[32楼] 西安邮电大学-田磊 - 评论于:2015-05-27 15:08:01
作者-杨辉回复:田磊的原贴:
讲得非常好,对信道容量的理解很深,让人很容易从香农公式入手深刻理解本节知识。
谢谢田磊,您过誉了,我只是以生活常见的现象出发,引出mimo,让学生在理想情况下进行了简单的讨论,实际由于无线信道的复杂性,mimo,特别是大规模mimo还有许多问题还没解决,限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只能逐步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目前感兴趣且有能力继续深入学习的学生创造一个深入了解mimo的机会。再次感谢您。 -
[33楼] 下峪口中学-耿继梅 - 评论于:2015-05-27 13:10:27
作者-杨辉回复:耿继梅的原贴:
首先感谢杨辉老师的作品,听后我受益非浅。我做为一名中学信息老教师,深深体会到高效课堂教学的使命,在有限的时间里,要把知识有效的传播给学习者,需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杨辉老师做到了,我相信学习者能积极接受这些知识并为其所用,这正是“好的教育源于用心”的体现!”。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得到你的指指点和提示。
谢谢耿老师,很惊喜能收到您和李老师的评价。感谢您能观看我的微课,您的教学经验远比我丰富,希望您能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高效课堂教学是每一个老师梦寐以求的,需要用心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不断探索和实践。有机会回到下峪口一定去拜访您和李老师,聆听你们宝贵的建议和意见。谢谢您。 -
[34楼] 下峪口中学-李翠萍 - 评论于:2015-05-27 12:46:49
作者-杨辉回复:李翠萍的原贴:
身为一个中学老教师,深深体会到课堂教学的艰辛,在有限的时间里,要把知识有效的传播给学生,需要提前做好工作,杨老师做到了,所以,我相信杨老师课堂上的学生能积极接受这些知识并加以应用,这正是“好的教育源于用心”的体现!
谢谢李老师,很惊喜能收到您的评价。正如您所说的“好的教育源于用心”,真心对待学生,为学生舍得投入的教师一定能把课讲好,能把学生带好,因为,心灵是相通的,学生是能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的。谢谢您,我将更加用心对待我的学生,拍出走心的作品奉献给大家。 -
[35楼] 西安技师学院-李瑞华 - 评论于:2015-05-27 08:14:54
作者-杨辉回复:
作者-杨辉回复:李瑞华的原贴:
身为大学老教师,面对工科的理论基础教学,深深体会到好的课堂教学的不易,抽象难懂枯燥无味的知识,在有限的时间里,要让学生接受并应用,需要提前做足准备,杨老师做到了。知识点的环环相扣,有效的互动,学生的积极反应,造就了这堂课的成功。最后以一句话来结束我的评论“好的教育源于用心”!
谢谢李老师,我非常赞同您的观点——“好的教育源自用心”,我知道西安技师学院是原西电高级技工学校和机电学院合并而成,历史积淀深厚,特色鲜明,一体化教学做得非常好,多次获奖,学生能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练中学,学中练,特别是预备技师学生,各方面能力很强,就业表现非常抢眼。您在这方面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希望能和您多交流,向您学习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融进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谢谢您,李老师。
有机会到贵校去交流学习时,我去拜访您,谢谢。 -
[36楼] 西安邮电大学-王宁 - 评论于:2015-05-27 00:10:03
作者-杨辉回复:王宁的原贴:
利用生活现象引发了信道容量的问题,十分吸引人的眼球。
谢谢王宁,你给了老师很高的评价,老师将再接再厉,把通信原理讲成“十分吸引人眼球”的精品之作。希望能和大家多探讨交流,把大家好的体会、想法和建议融进老师的教学中,互联网时代,大家都是网上冲浪的高手,信息的获取量及见识都要比老师多,有许多新的构思是老师所不具备的。老师需要的大家的鼎力相助。 -
[37楼] 西安邮电大学-张亮 - 评论于:2015-05-26 22:51:39
作者-杨辉回复:张亮的原贴:
手机上网速率慢”,采用道具——收音机,生动形象的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如何提高连续信道容量”的问题,引出mimo;通过由学生主持的交互讨论让学生对mimo信道容量有了直观的认识;
谢谢张亮,你是一个聪明的学生,把老师的微课简介直接搬上来了。希望能向你的同学朋友多推荐。共同关注我国5g的发展。 -
[38楼] 西安邮电大学-杨阳 - 评论于:2015-05-26 22:50:21
作者-杨辉回复:杨阳的原贴:
生动 形象,了解了“提高信道容量”的方法
谢谢,非常高兴能让大家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了解“如何提高连续信道容量”,老师将会努力发现,细心筛选更多贴近于理论的生活现象和实例,让大家从生活到理论,继而用理论更好的指导实践,提升生活品质,吸引大家的眼球,把课讲好,大家学好。 -
[39楼] 西安邮电大学-李涛 - 评论于:2015-05-26 22:44:42
作者-杨辉回复:李涛的原贴:
如何提高连续信道容量,很直观生动。
谢谢你的评价,能直观生动的将通信原理的故事徐徐展开,呈现在大家的面前,一直是我的梦想和努力的方向。希望和大家共同努力,把这件事做好,做精。谢谢。 -
[40楼]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张嘉 - 评论于:2015-05-26 22:43:27
作者-杨辉回复:张嘉的原贴:
多用户信道容量问题要复杂一些。以二址接入信道为例, 这种信道有两个输入 x2∈a1和x2∈a2,分别与两个信源联结,发送信息率分别为r1和r2;有一个输出y,用它去提取这两个信源的信息。
谢谢,你说的很对,多用户信道容量问题要复杂一些, 这次微课是针对刚学完信道容量的大二学生设计的,他们还不具备深入分析多用户信道容量的条件。我只能以直观易懂的方式让大家初步讨论和得到mimo信道容量的近似结论。详细的分析留到了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里面,学生将认识到通信环境的复杂性,深入认识为什么要采用mimo技术,如何分析其信道容量,同时了解mimo技术的应用及面临挑战等,这有利于学生自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关于mimo的话题,希望能和你多交流讨论,共同努力,找到更好的方案。
评论/评审说明:
·仅显示作者在个人中心-评论管理中审核公开的评论内容,未审核的不显示。
·交流活动分校级、省级、全国三个环节。校级由学校组织评审、省级由省厅或省级承办机构负责、全国由组委会负责组织。
·为了保障公平性,对各阶段的评审专家均采用匿名显示,分别为“校级评审专家”、“省级评审专家”、“全国评审专家”。
·专家评审意见均显示在“专家点评”里。其他用户的评论显示在“网络交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