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连续信道容量
  • 标题:如何提高连续信道容量
  • 作者:杨辉
  • 学校:西安邮电大学
  • 组别:理工
  • 评论:224 条
  • [141楼]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gly - 评论于:2015-03-19 11:12:29

    gly的原贴:
    听杨老师的课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教室,熟悉的声音,耳目一新的感觉。该课程理论联系实际,很好的诠释了香农公式的原理,浅显易懂,引人入胜。赞一个!
    作者-杨辉回复:
    谢谢,很欣慰,此次微课的讲授方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我今后将继续保持这种风格,多和大家交流,取长补短,找到更多更好的实际例子来诠释通信原理,把课讲得更加精彩。
  • [142楼] - - 评论于:2015-03-19 10:09:54

    的原贴:
    讲课风格详实生动,对前沿移动通信技术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作者-杨辉回复:
    谢谢,很惊喜通过该微课,您能对前沿移动通信技术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 [143楼] 西电-王雪 - 评论于:2015-03-19 10:01:55

    王雪的原贴:
    杨辉老师的课很不错,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情形相结合,启发思考,深入探索,对所学内容有更好的理解。
    作者-杨辉回复:
    谢谢王雪,希望能有助于大家对通信原理的理解。
  • [144楼] 西安邮电大学-谢守伟 - 评论于:2015-03-19 09:10:11

    谢守伟的原贴:
    非常赞,生动形象,容易理解,顶一下
    作者-杨辉回复:
    谢谢,很高兴能给大家带来新的体验和收获。
  • [145楼] 西安邮电学院-王冰洁 - 评论于:2015-03-19 09:04:29

    王冰洁的原贴:
    杨辉老师是我们的通原老师,之前还带过matlab实验和理论课,老师是很负责任,每次都讲的很细致,而且喜欢同学们提问,支持老师,也推荐大家去看老师的微课件,会学到不少!感谢老师
    作者-杨辉回复:
    谢谢小王,很怀念给大家上课的日子,教你们通原是我进行的一次大胆尝试,大家表现都很好,在后续的matlab与通信仿真中表现优异。为你们骄傲。
  • [146楼] - - 评论于:2015-03-19 08:52:52

    的原贴:
    加油
    作者-杨辉回复:
    谢谢您的鼓励。
  • [147楼] 西安邮电大学-徐乐 - 评论于:2015-03-18 22:10:42

    徐乐的原贴:
    看了杨老师的视频教程,回想现在的生活与工作,发射与接收信号的问题在移动通信中确实是一个热点话题,目前中国三大运营商在信息化的圈子里存在很激烈的竞争。杨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能够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很快地接受知识,堪称是一种良方!杨老师,加油,学弟学妹们加油,为母校争光!
    作者-杨辉回复:
    谢谢徐乐,很怀念给大家上课的日子。老师在不断改进和创新讲课风格,努力在发掘更多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的例子,找到提高教学效果,启发大家创造性思维的良方。更好的奉献给大家。和大家在一起的日子很快乐。
    作者-杨辉回复:
    大家一起加油,为西邮争光。
  • [148楼] - - 评论于:2015-03-18 20:53:54

    的原贴:
    讲课很深入,通过杨辉老师的课程 让我对通信原理课程又有了新的认识!
    作者-杨辉回复:
    谢谢,能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里有新的收获,重新认识学过的课程,我感到很有成就感,谢谢。
  • [149楼] - - 评论于:2015-03-18 12:53:55

    的原贴:
    讲解生动活泼,容易理解,加油
    作者-杨辉回复:
    谢谢鼓励。我会继续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吸取同行的优秀经验,设计更多生动活波,容易理解,启发性强的课程。
  • [150楼] - - 评论于:2015-03-18 10:46:00

    的原贴:
    非常精彩的一堂微课!可见杨老师在教学上下了不少功夫!
    作者-杨辉回复:
    谢谢,我在教学中经常会思考,如何用简单恰当的生活现象来诠释教学内容。这次微课中所用的收音机的例子就是在休息期间突然想到的。以前常碰到这样的现象,但是没深入思考。这次觉得收音机这个例子和分集接收是非常贴近的,于是就设计出来了。
  • [151楼] 西安邮电大学-董占龙 - 评论于:2015-03-18 10:04:25

    董占龙的原贴:
    上学期上的杨辉老师的通信原理,他的课条理清晰,能够抓住重点,积极与学生互动,而不是一味的照本宣科,是大学以来遇到的最喜欢的老师(没有之一)!
    作者-杨辉回复:
    谢谢占龙,很享受给你们上课的感觉,我和我的同事们正一起努力把课讲的更精彩。
  • [152楼]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李育 - 评论于:2015-03-18 09:35:45

    李育的原贴:
    从生活中的现象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大家理解通信中的问题和当前正在研究的通信新技术。杨老师的课很有启发性。
    作者-杨辉回复:
    谢谢李育,老师将继续保持这种风格,启发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
    作者-杨辉回复:
    同时,集思广益,深入观察,找到更多启发大家创新性思维的例子。
  • [153楼] - - 评论于:2015-03-18 08:23:39

    的原贴:
    以前也学通信,十多年全还给老师了。今天看了杨老师的课,扫盲了!
    作者-杨辉回复:
    谢谢,您太谦虚了。能让大家从中得到收获,并勾起对美好的大学时光的回顾,是对我意外的鼓励。
  • [154楼] 西安邮电大学-刘攀 - 评论于:2015-03-18 03:16:10

    刘攀的原贴:
    现在虽然已经毕业,远在南美,但是怀念在学校在杨辉老师课堂上的日子,正是因为扎实的专业基础,才能在今天在海外服务跨国运营商客户,现在的工作是网络优化工程师,与老师今天所讲的可能内容关系很大,是提升网络kpi 以及用户感受的重要手段!
    作者-杨辉回复:
    老师也非常怀念和大家在一起的日子。毕业前,你们在学校努力孵化自己;毕业后,你们靠自己的勤奋开辟了一片崭新天地。老师为你们自豪。
  • [155楼] 西安邮电大学-杨强强 - 评论于:2015-03-17 23:48:33

    杨强强的原贴:
    杨老师之前给我带过课,是大学里面教过我的老师里面,讲课很好的老师…杨老师讲课每个知识点都尽量让每个人都听懂…能够照顾到每个同学!
    作者-杨辉回复:
    谢谢小杨,由于课程的难度和特殊性,老师不希望每一位同学掉队,尽量照顾到每位同学的同时,也给了接受快的同学思索时间。老师会一直坚持这种风格。
  • [156楼] - - 评论于:2015-03-17 20:51:13

    的原贴:
    作品实用性强,条理清晰,我采用了
    作者-杨辉回复:
    谢谢,我今后会设计出更好的理论和实际自然融合的微课,奉献给大家。
  • [157楼] 西安邮电大学-罗腾飞 - 评论于:2015-03-17 17:37:54

    罗腾飞的原贴:
    讲课幽默风趣,将不易理解的知识用直观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去掌握和理解,使得课堂不再枯燥乏味,生动有趣。
    作者-杨辉回复:
    谢谢,老师备课应该从学生的思维角度考虑问题,将角色互换,备出让学生满意的精品之作。
  • [158楼] 西安邮电大学-王宁 - 评论于:2015-03-17 17:20:17

    王宁的原贴:
    杨老师讲课不仅幽默风趣,而且十分严谨,能把某些乏味的专业原理讲的很有吸引力,易于学生理解。比如能用生活中的例子解释专业知识,使我们轻松掌握许多复杂的框图。同时老师对学生认真负责,监督很到位。课后还会提一些实际应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我们的能力。ppt做的也很好,是学习通原很好的资料。
    作者-杨辉回复:
    谢谢王宁,你一直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学生,老师为有你们而骄傲。
  • [159楼] - - 评论于:2015-03-17 16:34:58

    的原贴:
     杨老师的讲课一直很生动,有活力,现在的大学课程好多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杨老师的课互动比较多,大家上课也比较活跃!
    作者-杨辉回复:
    谢谢,你一定是我带过的学生,怀念和大家在一起的日子。我以后要设计更好的互动环节,这也需要大家在课下做好相应的准备,我们共同努力,把课讲活。
  • [160楼] 西安邮电大学-管苡锋 - 评论于:2015-03-17 16:25:27

    管苡锋的原贴:
    老师讲的很好!!!以前不懂的东西都明白了很多
    作者-杨辉回复:
    祝贺你,大家能有收获,是老师最高兴的。
第一页 6 7 8 9 10 最后一页  第8/11页 

 姓名:

 学校:

 院系:

验证码: 4488

评论/评审说明:

·仅显示作者在个人中心-评论管理中审核公开的评论内容,未审核的不显示。

·交流活动分校级、省级、全国三个环节。校级由学校组织评审、省级由省厅或省级承办机构负责、全国由组委会负责组织。

·为了保障公平性,对各阶段的评审专家均采用匿名显示,分别为“校级评审专家”、“省级评审专家”、“全国评审专家”。

·专家评审意见均显示在“专家点评”里。其他用户的评论显示在“网络交流”里。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