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楼] 济南大学-常昭 - 评论于:2015-05-13 08:09:34
作者-宋作玲回复:常昭的原贴:
挺不错的,很好的课堂。
谢谢您的评论! -
[82楼] 济南大学-刘希国 - 评论于:2015-05-13 08:06:59
作者-宋作玲回复:刘希国的原贴:
浅显易懂,才是被学生容易喜欢接受的。
谢谢您的意见,将知识点梳理,把握好重点和难点,是备课和教学设计应不断思考和反思的。 -
[83楼] 济南大学-江文华 - 评论于:2015-05-13 08:04:57
作者-宋作玲回复:江文华的原贴:
很生动的课,值得借鉴。
谢谢,推荐给你的同学们一起来我的微课堂吧。 -
[84楼] 江西财经大学-詹艳 - 评论于:2015-05-12 15:59:23
作者-宋作玲回复:詹艳的原贴:
这个老师把枯燥、复杂的排队论用贴近生活的实例、动画展示得通俗易懂。教态自然,普通话标准,语速适中,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相信是一个善于动脑,善于学习的负责任的好老师。
谢谢詹老师的肯定和意见!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案例需要精挑细选、精雕细琢,是老师需要不断提高的技能。案例可以是联系科研项目的新锐感,可以是贴近生活的亲切感,目的都是激发学习者兴趣、帮助理解、启发思考。 -
[85楼] 山东科技大学-谢凤芹 - 评论于:2015-05-12 11:54:25
作者-宋作玲回复:谢凤芹的原贴:
宋老师选题新颖,结合科研项目,课堂气氛愉快,注重与学生互动,很精彩的微课!
感谢 谢老师您的支持!听您的机械设计基础公开课也受益良多,多多交流哦~ -
[86楼] 北京服装学院-杜运庆 - 评论于:2015-05-10 00:43:01
作者-宋作玲回复:杜运庆的原贴:
重点突出,注重实效;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思路清晰,对学习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教学内容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及教与学活动有机结合,严谨充实,条理清晰、逻辑性强,教学语言规范、清晰,富有感染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形式新颖,教学方式、方法恰当,教学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引导学习者思考,能够启迪学习者思维; 微课视频制作精良,画质清晰、图像稳定、声音与画面同步。强烈推荐!
谢谢杜老师,谢谢给出的肯定和意见,这些方面也是我今后课堂教学和微课制作要注意的要点。教学思路要清晰新颖,教学对象要关注互动。 -
[87楼] 山东科技大学-崔孟荣 - 评论于:2015-05-07 15:03:40
作者-宋作玲回复:崔孟荣的原贴:
能够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思路清晰,教学与科研结合,教学设计费了心思,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
谢谢崔老师,学校对教师进行了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自己也对现代化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感兴趣,潘振宽老师主编的《现代教育技术》放在办公桌,经常翻阅,每次都有新的发现,书中对visio,photoshop,flash,audition,premiere,dreamweaver讲解实用,在制作此微课实践中,一开始的电话语音采集,到ppt素材的photoshop处理,到仿真过程flash动画制作,最后非线性编辑加字幕等都受益于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
[88楼] 山东科技大学-刘文华 - 评论于:2015-05-07 14:38:42
作者-宋作玲回复:刘文华的原贴:
讲得非常好!排队论在现实中有相当广泛得应用,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是知识得最终落脚点。希望我们大家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知识,来为以后得工作打牢基础!
谢谢,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或市场需求为导向,或者称为目标导向,就是将行业和企业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协调统一起来,作为培养目标和课程大纲的目标,落实到教学各个环节。 -
[89楼] 山东科技大学-刘海英 - 评论于:2015-05-07 14:01:23
作者-宋作玲回复:刘海英的原贴:
通过与生活相关的实例引入排队论问题,层层递进,结合项目实例,逻辑清晰,视频和动画丰富,此微课可以作为学习模块重复使用和推广。
正如《中国高校微课研究报告》所说,微课作为“学习构件”,开展自助式学习或辅助开展翻转课堂。在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平台上,包括第一届和第二届的以及从2013年开始作为学校用户在线学习的课程,对教师自身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提高不少,而且还可以作为共享资源,辅助教学和研讨。 -
[90楼] 南京理工大学-宋巍 - 评论于:2015-05-06 09:14:27
作者-宋作玲回复:宋巍的原贴:
该微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包含了很大的信息量,深入浅出,值得借鉴!
谢谢宋老师,2004年我们一起毕业的时候就进行“微格”教学录制,十年之后正如2014年发布的《中国高校微课研究报告》中所说:“当把‘微格’教学法从培训教师某些技能的培训实验场拿到寻常教学环境而成为常态教学活动的时候,便成了微课教学。”微课形式微,但是内容丰富、意义丰富,提供自助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对建立学习型组织具有实用意义。好的微课是学校和专业的一张名片。 -
[91楼] 山东管理学院-阮梦黎 - 评论于:2015-05-05 22:26:58
作者-宋作玲回复:阮梦黎的原贴:
宋老师把运筹学中的复杂问题深入浅出的讲解透彻,课件制作精美形象,案例教学让学生愉悦的接受理论难题,值得学习,值得推广!
谢谢阮老师精彩点评。选择排队论这一部分时,考虑到一是公式模型有难度抽象,另一方面是它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如去银行、餐厅、门诊、景区、火车站等直接排队现象,也十分有趣,有意义,因此,弱化公式推导,讲明原理,加以应用,推荐了winqsb使得求解不再望而生畏。此外,案例教学法一定要精选案例,选取的物流装卸系统、港口泊位、交通规划都是来源实践项目或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使学生更具参与感。 -
[92楼] 山师大-李炎 - 评论于:2015-05-05 21:42:10
作者-宋作玲回复:李炎的原贴:
不错不错,简单的事情蕴含着规律,值得学习
谢谢李老师,运筹学很多理论用于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例如线性规划寻找最优投资组合,决策分析中的层次分析法可以帮我们选择方案,图论可以求解最优路线,网络分析替我们找出关键工作路径,朴素d对策论来自田忌与齐王赛马,动态规划优化背包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导入可以提高学习兴趣,任务导向使学习目标更明确。 -
[93楼] 山东科技大学-王焕盛 - 评论于:2015-05-05 21:21:17
作者-宋作玲回复:王焕盛的原贴:
宋老师的课讲得特别好,看完后受益匪浅。
谢谢王老师,我写观摩了您的微靠作品,感谢这个自由开放的平台我们可以互相学习,共享资源! -
[94楼] 山东农业大学-宋清华 - 评论于:2015-05-04 13:14:38
作者-宋作玲回复:宋清华的原贴:
好好好。
谢谢支持,欢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
[95楼] 济南大学-梁艳伟 - 评论于:2015-05-04 12:25:22
作者-宋作玲回复:梁艳伟的原贴:
挺好的!
谢谢,我将继续努力。 -
[96楼] 山东科技大学-王建芬 - 评论于:2015-05-04 10:16:12
作者-宋作玲回复:王建芬的原贴:
很喜欢宋老师的课!
学生永远是老师讲好课的动力,调动学生兴趣,满足学生需求是需要积累和灵感的。 -
[97楼] 山东大学-孙健 - 评论于:2015-05-04 10:05:04
作者-宋作玲回复:孙健的原贴:
很棒!
谢谢支持,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
[98楼] 山科大-徐大东 - 评论于:2015-05-04 09:08:26
作者-宋作玲回复:徐大东的原贴:
讲的很好!
谢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
[99楼] 山东科技大学-曹亚萍 - 评论于:2015-05-04 09:02:45
作者-宋作玲回复:曹亚萍的原贴:
支持宋老师!老师的课无论是问题的引入还是知识点的讲解等方面,都很不错,跟着老师的思路听课,结合看老师精心制作的ppt,真是收获颇丰。以后用到这方面知识,大概都会想到这节特殊的课,我想这就是宋老师这节课的成功~
谢谢,教学是互动过程,教学相长,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加强互动,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学生才更有效的吸收知识,通过任务驱动,将所学知识加以拓展和巩固。 -
[100楼]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剡海静 - 评论于:2015-05-04 08:40:33
作者-宋作玲回复:剡海静的原贴:
宋老师的课程条理清晰,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思路,引出排队理论的概念,并通过添加的物流案例,通过该行业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很好的诠释了排队理论。小视频的加入,也能抓住学生眼球,更易吸收和掌握,向宋老师学习学习。
谢谢剡老师,加入视频经过剪辑,可以直观的表现排队系统的多样性,对行业发展及存在问题的关注,对学习物流专业十分必要。围绕排队论,将新技术、新理念融合一起,个人决定还需平衡内容和形式,力求做到避免过度设计的痕迹,这是我需要反思的,以后多多交流物流教学方法和资源。
评论/评审说明:
·仅显示作者在个人中心-评论管理中审核公开的评论内容,未审核的不显示。
·交流活动分校级、省级、全国三个环节。校级由学校组织评审、省级由省厅或省级承办机构负责、全国由组委会负责组织。
·为了保障公平性,对各阶段的评审专家均采用匿名显示,分别为“校级评审专家”、“省级评审专家”、“全国评审专家”。
·专家评审意见均显示在“专家点评”里。其他用户的评论显示在“网络交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