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1楼] 三江学院-周文彬 - 评论于:2015-06-02 21:14:25
作者-梁军回复:周文彬的原贴:
老师,丰帆那题下午讨论了,感觉不知道怎么解决
先给点提示,你想想看发送的m1和m2是什么样的?现在做得一样吗?为什么? -
[182楼] 三江学院-王佳艳 - 评论于:2015-06-02 21:13:19
作者-梁军回复:王佳艳的原贴:
很有收获
考试临近,希望能很收获。 -
[183楼] 三江学院-闫梦涛 - 评论于:2015-06-02 21:12:08
作者-梁军回复:闫梦涛的原贴:
老师棒棒的
闫梦涛同学,什么“棒棒的”?你能不能解答丰帆、周文彬、顾聪聪等同学的问题? -
[184楼] 三江学院-徐向君 - 评论于:2015-06-02 21:10:19
作者-梁军回复:徐向君的原贴:
微课这一教学形式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用最少的时间教授同学所必须的知识,一定大力支持,多多分享。
说得很有道理,所以看来今后老师又多了一件事,做微课教材。 -
[185楼] 三江学院-谭伶俐 - 评论于:2015-06-02 21:10:11
作者-梁军回复:谭伶俐的原贴:
看了梁老师的微课视频真的很有用处,一直觉得码分复用是个难点,而梁老师用动态化的形象描述让我深刻地理解了其中的原理,不再因为理解不了码分复用原理而困扰,很感谢老师用心的教学,希望梁老师以后能多录点这么好的视频,造福广大学子!
能为大家排忧解难就好。 -
[186楼] 三江学院-杨乐 - 评论于:2015-06-02 21:06:59
作者-梁军回复:杨乐的原贴:
老师 思考题第四题怎么做 把由cdma的原理 得到的mj中的j换位1 和2对吗?
不少同学问这题,你觉得应该怎么做?j是什么?动动脑子。 -
[187楼] 三江学院-史帆 - 评论于:2015-06-02 21:04:51
作者-梁军回复:史帆的原贴:
梁老师的这节码分复用的微课非常好,平时上课会开小差,听的不是很认真,但是通过这节微课,把码分复用这章节的内容都有了深刻理解,而且不懂还能重复看,这样的微课非常好,希望老师多出这样的课,越做越好!
所以说现在提倡碎片化的教学资源,习主席说,便于时时处处学习。就不怕开小车了。 -
[188楼] 三江学院-丁彤 - 评论于:2015-06-02 21:04:41
作者-梁军回复:丁彤的原贴:
说的特别好,特别实用
谢谢!希望能对你学习有用处。 -
[189楼] 三江学院-戚敬鸿 - 评论于:2015-06-02 21:02:16
作者-梁军回复:戚敬鸿的原贴:
这次微课短小精悍直击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重点为己任。让我们更深入理解了码分复用的原理。
我们一直在为重点和难点学习努力,这还只是一次新的尝试。 -
[190楼] 南京三江学院-嵇帅 - 评论于:2015-06-02 21:00:09
作者-梁军回复:嵇帅的原贴:
新的教学方法,和普通教学方法相比,更能激发学习兴趣,支持! 感谢梁老师一直以来的付出。
谢谢支持! -
[191楼] 三江学院-李龙 - 评论于:2015-06-02 20:59:30
作者-梁军回复:李龙的原贴:
可以的,赞赞赞
李龙同学,微课看懂了吗?习题会做了吗?欢迎交流! -
[192楼] 三江学院-华赟 - 评论于:2015-06-02 20:56:44
作者-梁军回复:华赟的原贴:
要是所有课都有这么精悍,易懂就真的是太好了
我们一起努力! -
[193楼] 三江学院-杨志雄 - 评论于:2015-06-02 20:55:16
作者-梁军回复:杨志雄的原贴:
说的很详细明白
考考你,看看前面丰帆同学下午做得那题对不对? -
[194楼] 三江学院-刘宁 - 评论于:2015-06-02 20:51:27
作者-梁军回复:刘宁的原贴:
讲的很明白易懂啊
真的很明白吗?会应用了吗? -
[195楼] 三江学院-蔡蒙 - 评论于:2015-06-02 20:06:20
作者-梁军回复:蔡蒙的原贴:
首先感谢梁老师这次的微课教学,码分复用一直是一个难点,以前学习的时候也是出于一种半懂半不懂的状态,而这个 微课却通过图形以及波形之间的联系形象生动的阐明了码分复用的原理,并强调了其关键在于正交性,获益匪浅。这种教学形式,能记得更牢固,并且调动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希望老师以后多出一些微课,谢谢老师
同意你的观点,首先是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如果不是很被动,其实,学习是一种很快乐的事情! -
[196楼] 三江学院-陈兰 - 评论于:2015-06-02 19:16:14
作者-梁军回复:陈兰的原贴:
根据男女登记为例来引出码分复用的原理,我也知道了码分复用的核心是两两正交。老师的微课让我更好地学习并掌握了这一部分的相关内容,希望老师以后多出微课,谢谢啦~
具体的男女生登记问题便于防止过于抽象。类似的,“举手表决”类似于多路通信,通过表决能了解谁赞成,谁反对。“投票选举”就不一样了,只能知道统计结果,多少只支持,多少反对。但不知道谁支持,谁反对? -
[197楼] 三江学院-曹亮 - 评论于:2015-06-02 19:09:46
作者-梁军回复:曹亮的原贴: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码分复用技术的核心在于两两正交的扩频码。再用数学推导了任意第j路接收端收到码分复用信号后提取本路信号的结果。微课视频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却将重要的知识点都讲的清晰有理,还适合我们课后多次查看复习自己没有理解的地方。
希望你能喜欢这种教学形式,使用起来也能比较方便。 -
[198楼] 三江学院-丁彤 - 评论于:2015-06-02 17:18:36
作者-梁军回复:丁彤的原贴:
老师说的挺好的,特别实用,以前一直搞不懂,现在能理清大概了
大概就是进步,再接再厉! -
[199楼] 三江学院-王杉杉 - 评论于:2015-06-02 16:47:15
作者-梁军回复:王杉杉的原贴:
加深理解。。。
要会应用。 -
[200楼] 三江学院-徐怀志 - 评论于:2015-06-02 15:47:09
作者-梁军回复:徐怀志的原贴:
这样讲解,结合原理图挺好懂的,有点困惑的是这里的s1,s2,s3,s4是不是只局限于沃尔什函数
si扩频码只要是两两正交的正交码组即可。沃尔什函数是两两正交的,但因为来源于哈达玛矩阵,所以不能说只局限于沃尔什函数。明白了吗?
评论/评审说明:
·仅显示作者在个人中心-评论管理中审核公开的评论内容,未审核的不显示。
·交流活动分校级、省级、全国三个环节。校级由学校组织评审、省级由省厅或省级承办机构负责、全国由组委会负责组织。
·为了保障公平性,对各阶段的评审专家均采用匿名显示,分别为“校级评审专家”、“省级评审专家”、“全国评审专家”。
·专家评审意见均显示在“专家点评”里。其他用户的评论显示在“网络交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