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楼] 三江学院-丰帆 - 评论于:2015-06-02 15:45:48
作者-梁军回复:丰帆的原贴:
老师,作业4计算题我做出的答案是m1=(+1,+1,+1,-1),m2=(+1,-1,-1,-1)请问是对的吗?
哪位同学能回答丰帆同学的问题?大家可以讨论讨论。 -
[202楼] 三江学院-常建慧 - 评论于:2015-06-02 14:03:15
作者-梁军回复:常建慧的原贴:
讲课的形式非常生动,也很别样,听了老师的深刻分析后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以前不是太明白的现在也明白了,希望老师以后多做这样的讲解。
通过微课学习,能搞懂以前不懂的的地方,这就是收获。 -
[203楼] 三江学院-施懿伦 - 评论于:2015-06-02 13:44:04
作者-梁军回复:施懿伦的原贴:
视频很短,感觉还是意犹未尽,但是内容丰富,受益匪浅。希望老师以后在视频加入字幕,可以达到更好视觉效果,也希望在视频最后简单介绍下视频中使用的软件,以便我们自己去摸索,探究,谢谢。
第一次尝试,以后微课资源渐渐丰富了,你就可能“过瘾”了。但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总结一下,到底是什么地方不太清楚。仿真软件是matlab/simulink.如果没学过,没关系,不太难,但很有用! -
[204楼] 三江学院-李睿 - 评论于:2015-06-01 21:21:18
作者-梁军回复:李睿的原贴:
看了视频之后,我很喜欢微课这种教学方式,简单明晰,让我们自主学习,通过大量的图片和软件仿真来佐证原理,感觉制作起来还是比较麻烦的。我现在对正交的原理有了更清楚的理解。同时我也很喜欢这种老师与学生之间能够便捷交流、畅言的方式。
李睿同学,你能喜欢,我很高兴!其实,我一直积极倡导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认为这种情况下教学效果应该最好。但平时的互动有时候却并不太乐观。这次大家能积极参与网上教学互动,我觉得很有意义。 -
[205楼] 三江学院-季林裕 - 评论于:2015-06-01 20:54:53
作者-梁军回复:季林裕的原贴:
看了梁老师的微课,我知道了码分复用的关键就是用正交码组用于区分信道和提取信号,提取出所需的信号,同时将其他的一切当作随机噪声抛弃。梁老师讲的深入浅出,很不错!微课这种教学方式还是很好的,可以让学生在网上畅言,不必那么拘谨。
我对你的观点完全支持。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不必太过拘谨。大家也可以相互讨论,发表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 -
[206楼] 三江学院-张子文 - 评论于:2015-06-01 20:48:40
作者-梁军回复:张子文的原贴:
首先谢谢梁老师的认真授课,并且在这一个微课堂中,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清晰的向我们讲解了码分复用的原理,这使得原本枯燥的课本内容变得生动起来,这样使我们更加清晰的了解了码分复用的原理而不是死套公示,希望梁老师以后能多多出这样的视频。
希望你们逐步远离“死套公式”。 -
[207楼] 三江学院-秦恋雯 - 评论于:2015-06-01 19:42:54
作者-梁军回复:秦恋雯的原贴:
梁老师的微课令我受益匪浅,上学期学习码分复用时对概念并不清晰,这学期又学到并且在看完微课以后终于茅塞顿开。我知道了码分复用的关键点在于正交,码分复用的原理方框图和波形图之前还只停留于图形记忆,现在可以理解并简单表述。老师,您的视频做的非常有意义,希望可以有更多这种形式的教学使大家渐渐化被动为主动,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谢谢!
很好!理解了,还能表述出来,这正是我们教学所期望的。要想表述得好,要有深刻理解的基础。 -
[208楼] 三江学院-于宁珊 - 评论于:2015-06-01 19:25:41
作者-梁军回复:于宁珊的原贴:
看了视频,,短短七分十五秒,简洁易懂,听了老师的详细讲解感觉理解了码分复用的精髓,其实码分复用就是靠不同的编码来区分各路原始信号的一种复用方式,正交的知识很重要也是核心,视频讲课的优点就是听不懂可以反复听,也便于复习,希望这种方式可以得到推广
你说得很对,微课短小精悍,便于时时、处处学习。也便于在校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不理解还可以重复播放,因此比较适合于重点难学的内容教学。 -
[209楼] 三江学院-周文彬 - 评论于:2015-06-01 18:58:53
作者-梁军回复:周文彬的原贴:
梁老师,fdma,cdma,tdma相互兼容?都可以通过正交?还有正交路数多会对通讯质量产生影响 吗?
是的,fdma,cdma,tdma相互兼容的依据仍然是彼此正交。以amps、d-amps和is-95为例,amps是fdma技术,d-amps是fdma/tdma技术,is-95是fdma/cdma技术,各系统之间彼此在频率上正交。在各自系统内则分别按fdma、tdma和cdma正交。 -
[210楼] 三江学院-周文彬 - 评论于:2015-06-01 17:38:24
作者-梁军回复:周文彬的原贴:
现在懂了,就是课上练习的那道综合题,让我们用波形图说明cdma的原理,并用数学表达式推导出第二路信号
周文彬同学,你能联系课上练习进行学习很好!今天顾聪聪同学在qq上提问,我发现他在做练习时,有一道题缺了积分这一步,这就不完整了。 -
[211楼] 三江学院-王莹巧 - 评论于:2015-06-01 11:37:51
作者-梁军回复:王莹巧的原贴:
梁老师的微课内容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能够采用现实生活中简单的粒子使我们轻松地掌握码分复用的原理,是一次成功的微课,以后会继续支持!
谢谢支持新的教学形式! -
[212楼] 三江学院-丰帆 - 评论于:2015-06-01 10:50:14
作者-梁军回复:丰帆的原贴:
梁老师,学习了您的码分复用原理,我更加深刻理解了“正交”,然后我复习移动通信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wcdma下行是正交的,而上行为什么是非正交的?希望您能帮我讲解一下,谢谢!
你问的是不是is-95? -
[213楼] 三江学院-丰帆 - 评论于:2015-06-01 10:40:56
作者-梁军回复:丰帆的原贴:
梁老师,您的微课讲解的清晰有条理,内容简明扼要,真正的帮助了我们对知识点的学习。听完您的课,让我更加理解了码分复用原理,而且让我感受到您对我们的用心,觉得您的教学不像传统教学那样单一化、模式化,让我们的学习由“被动”渐渐变为“主动”,真正调动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我们的“因材施教”,谢谢您对我们的用心良苦!
丰帆同学,你的理解很好!其实“好学”真的要比“学好”更重要,始终保持很强的求知欲很重要。大学生活对于一生的影响,就在于素质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谢谢你的理解! -
[214楼] 三江学院-梅宝文 - 评论于:2015-06-01 10:39:34
作者-梁军回复:梅宝文的原贴:
梁老师,码分复用和码分多址是一样的吗?如果不是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多址技术是指把处于不同地点的多个用户接入一个公共传输媒质,实现各用户之间通信的技术。多址技术多用于无线通信。多址技术是多路复用技术的一种应用。同一地点的多个用户也可以接入一个公共传输媒质,实现多路传输。例如,电信局有线通信的局间中继一般采用pcm,就是一种多路复用技术。同样,码分多址应用的是码分复用技术,不过码分复用技术常常用于码分多址(cdma)而已。 -
[215楼] 三江学院-姚书蓓 - 评论于:2015-06-01 09:59:09
作者-梁军回复:姚书蓓的原贴:
梁老师讲解主线清晰,逻辑性强,难易适当,讲解透彻。让我对原来不太理解的这部分内容有了很大进步,原来对这部分用一组包含互相正交的码字的码组携带多路信号的码分复用和各种多址技术结合产生了各种接入技术之间的关系和运用比较混乱,但是通过这次微课,有了形象生动的理解。
多路复用加多址技术的确内容比较多,也比较难,有点容易相互混淆。其中要数码分复用最难,如果你通过学习有了进步,就要祝贺你了! -
[216楼] 三江学院-李倩 - 评论于:2015-06-01 09:16:12
作者-梁军回复:李倩的原贴:
观看了梁老师的视频,生动形象的讲述了码分多址这项内容,希望老师以后多多开展这样的课。
谢谢!虽然酝酿了很长时间,但这次只是初步尝试。希望能对教学质量有所改善。 -
[217楼] 三江学院-邢玉华 - 评论于:2015-06-01 09:13:51
作者-梁军回复:邢玉华的原贴:
老师讲的很好 通过老师的这个视频 我理解了码分复用原理 希望老师以后可以多一点这样的视频
谢谢!有机会一定会多制作点此类教学资源,搞好专业和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
[218楼] 无锡开放大学-侯宁 - 评论于:2015-05-31 23:39:05
作者-梁军回复:侯宁的原贴:
教学设计符合认知过程,微课导入有吸引力,知识点讲解过程中采用大量图片,对难点的化简非常有效。通过仿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讲解思路清楚,表达内容有节奏感。建议重点内容处加入字幕和标注。
感谢侯教授的关注、点评和指导!建议非常好,技术手段合理应用很值得推敲和采纳。谢谢! -
[219楼] 三江学院-王洁 - 评论于:2015-05-31 23:37:01
作者-梁军回复:王洁的原贴:
梁老师的微课形象生动,条理清晰,循序渐进地引导我们了解了码分复用原理,相互正交的码组靠不同的编码来区分原始信号的一种复用方式,频谱资源利用率高,增加了系统容量,具有广泛应用。以后还会继续关注这方面的教学。
现代通信离不开多路复用技术。相对于fdma和tdma,cdma具有更大的信道容量。实质就是“频谱资源利用率高”。微课刚刚开始不久,可以预料,一定会改进我们的教学的,以后可以继续关注。 -
[220楼] 三江学院-李凯 - 评论于:2015-05-31 23:00:13
作者-梁军回复:李凯的原贴:
梁老师上课趣味十足,通过许多例子来讲解cdma,用好莱坞女星的发明来引入,并且还用了计算机仿真来模拟,更加生动形象,很容易理解!
好莱坞女星海蒂.拉玛被称作最漂亮的女科学家,本身就是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或者说这件事的“信息量很大”。更何况她对军事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对当今通信技术的贡献都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应该加以介绍。而且也赋予教学了人文历史的元素。
评论/评审说明:
·仅显示作者在个人中心-评论管理中审核公开的评论内容,未审核的不显示。
·交流活动分校级、省级、全国三个环节。校级由学校组织评审、省级由省厅或省级承办机构负责、全国由组委会负责组织。
·为了保障公平性,对各阶段的评审专家均采用匿名显示,分别为“校级评审专家”、“省级评审专家”、“全国评审专家”。
·专家评审意见均显示在“专家点评”里。其他用户的评论显示在“网络交流”里。